2024年生物中考一轮复习课件 (共20张PPT)济南版 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第1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生物中考一轮复习课件 (共20张PPT)济南版 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第1课时)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第六单元 生物与环境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为 _________和 ___________。
知识点1
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环境因素 举例
非生物 因素 光 朵朵葵花向太阳;春兰秋菊
_____ 南橘北枳;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___ 荒漠中植被稀少
空气 人时时刻刻都在呼吸
温度

生物 因素 种 间 关 系 ______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______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共生 根瘤菌和豆科植物
寄生 猪和猪肉绦虫
种内 关系 互助 蚂蚁合作搬运食物
斗争 同种植物不同个体间争夺水、养分、光照等
捕食
竞争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①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例如:荒漠骆驼尿液少,适应干旱环境;秋冬季节桦树落叶,适应寒冷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厚,适应低温环境;莲藕的根状茎和叶柄内都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适应水域环境。
②生物的适应性是有一定限度的
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定的___ ___,只有在这个范围内,生物才能存活。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的生命活动不断地改变着环境的存在状况,影响着环境的发展变化。
例如:植物能防风固沙、降温,被称为“绿色长城”;蚯蚓使土壤疏松肥沃。
耐受范围
1、(2022·菏泽)下列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有机农场通过饲养蚯蚓改善土质
C.地衣能够加速岩石的风化,促进地球土壤层的形成
D.莲藕生长在水中,其根状茎和叶柄内部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
2、(2021·菏泽)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下列属于受生物因素影响的是( )
①葵花朵朵向太阳  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③荒漠中的植被稀少
④草盛豆苗稀 ⑤蚂蚁合作搬运食物 ⑥北雁南飞 ⑦草尽狐兔愁        
A.②④⑤⑦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④⑤⑥⑦
D
例题
A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1.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一定的地域内,_______与_______形成的统一整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知识点2
组成部分 作用
非生物成分 包括_______________ 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
生物成分 _______ 主要是绿色植物   进行_________,为各种生物提供氧气和食物来源,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
包括各种动物 直接或间接地以生产者为食。依据食性将动物分为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
腐生细菌和真菌等 微生物 将动植物遗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物质的循环
生物
环境
光、空气、水和土壤等
生产者
光合作用
生物圈
消费者
分解者
真题演练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有关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的描述合理的是( )
A.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B.草原上的牛群是一个生态系统
C.生物圈内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各自独立,彼此互不相干
D.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个角色组成的
D
1.食物链
(1)概念:在生态系统内,各种_ ___之间由于 关系
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作食物链。
(2)组成: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含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3)写法: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级消费者。
(4)数法:从生产者一直到最高级消费者才是一条食物链,中间不能停顿,也不能漏数。
(5)箭头指向:“→”指向捕食者,表示生物间的捕食关系,也是能量流动的方向。
2.营养级: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叫作一个营养级。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随食物链营养级一次为第二、三、四营养级。
3.生物富集: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的现象。
知识点3
生物
食物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4.食物网
(1)生态系统中各种_______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复杂的食物网。
(2)_______和_______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食物链
食物链
食物网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1、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有机汞情况如下表所列,那么该生态系统中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
生物体 A B C D E
有机汞浓度(ppm) 0.05 7 0.51 68 0.39
A.D→B→C→E→A
B.D→B→C→A
E
C.A→C→B→D
E
D.A→E→C→B→D
C
例题
E
2、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2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A.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C.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A
3、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草→兔→狐 B.泥→小虾→小鱼→大鱼
C.蝉→螳螂→黄雀 D.田鼠→猫头鹰
4、右图为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简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蛇和鹰之间只构成捕食关系
B.图中最长的食物链:草←鼠←蛇←鹰
C.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
D.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的污染,体内积累汞最多的是鹰
D
A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________ ,能量流动的起点 ,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 _____。一般地说,上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只有_ ______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2)每一营养级能量的去路(如图):生物自身的 ____ _____;
植物的残枝落叶和动物的骨骼、皮毛等被 _______分解;
流入 _________ ____。
知识点4
太阳能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10%~20%
呼吸消耗
分解者
下一个营养级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就完成了一个循环过程。与能量流动不同的是,物质循环是 ___________。
(2)碳在生物之间主要以______的形式流动,在无机环境和生物之间主要以_________的形式流动。
(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 ____ ___和 ___ __实现的,这两个过程同时进行,密切相关、不可分割。
(4) ________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它们将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联系成了一个
统一的整体。
周而复始的
有机物
二氧化碳
食物链
食物网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1.食物链中生物数量、能量、有机物、有毒物质的关系
比较项目 生产者 消费者 最高级消费者
生物数量 (通常情况) 最多 越来越少 最少
体内总能量 最多 越来越少 最少
体内有机物 最多 越来越少 最少
体内有毒物质 最少 越来越多 最多
2.根据自然界碳循环简图,判断A、B、C、D所代表的生态系统成分:
①所有的箭头都指向B,则B是无机环境,B的箭头指向A,则A为生产者。
②A和C的箭头都指向D,则D是分解者,C是消费者。
③图中的食物链是A→C。
(1)图一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若此食物网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
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图二中的______。
(2)若图二中的a、b、c代表图一中具有食物关系的三种生物,则b代表__________ 。碳在a、b、c三种生物体内以______的形式存在。
(3)在“草→鼠→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猫头鹰获得1千焦能量,则至少需要消耗草______千焦能量。
真题演练
4

鼠或食草昆虫
有机物
125
1.(2022·山东滨州)
(4)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强的原因
是_ ____。
(5)为了我国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
作为中学生的你应该怎样做?_____ (答出一条即可)。
生物种类和数量较多
节约用电
2.(2022 山东泰安)我市非常重视保护泰山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努力实现“为所有生命构建共同的未来”的愿景。下图是泰山某地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山雀与蜘蛛的关系是______,体温恒定的脊椎动物是______。请写出与鼠有关的食物链__________。
竞争和捕食
山雀、鼠
植株→鼠→蛇
(2)研究人员在上述生态系统中,分别在A、B、C三个区域采集相同面积、相同重量的表层泥土样本,收集其中5种动物并称量其重量,结果如下图:
B、C区域与A区域相比,______的重量增加了,依据食物网中生物之间的关系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跳虫
蜘蛛数量减少
分析B、C区域中5种动物的重量变化,推断化学药物X和Y可能导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_________减少,从而影响生态平衡。为保护环境,在既不伤害天敌又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可以利用________方法,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种类和数量
生物防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