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练习使用显微镜课件(共28张PPT+内嵌视频1个)2023年秋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1练习使用显微镜课件(共28张PPT+内嵌视频1个)2023年秋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有人说,如果把生物体比作一座房子,细胞就相当于建造这座房子的砖块。这个比喻并不十分恰当,因为细胞是活的。细胞会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会从小长大,能由一个变成两个,也有衰老和死亡……许许多多活细胞有组织有秩序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生物体的各种结构,构成一个个充满生命活力的生物。因此,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的发现
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制造出能放大140倍的显微镜;并用于观察软木薄切片,发现细胞
普通光学显微镜
双目光学显微镜
人类探索微观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活动一:
结合教材37页图2—1,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1
目镜
2
镜筒
3
转换器
4
物 镜
5
载物台
6
通光孔
7
压片夹
8
遮光器(光圈)
9
反光镜
10
镜座
粗准焦螺旋
11
12
细准焦螺旋
13
镜 臂
14
镜 柱
一、显微镜的构造
放大物像
放大物像
升降镜筒
(较大范围)
升降镜筒
(较小范围)
调节光线强弱
反射光线
总结思考:
1、与放大物像有关的结构是:
2、与调节焦距、看清物像有关的结构是:
3、调节光线明暗的结构是:
目镜和物镜
粗、细准焦螺旋
反光镜、遮光器(光圈)
二、显微镜的使用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3、观察
4、整理
1、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外界光线通过显微镜的哪些结构到达我们眼睛?
光源
反光镜
光圈
通光孔
物镜
镜筒
目镜
注意:
1、直射太阳光不能作为光源,可能灼伤眼睛
2、周围人、物体不要遮挡住光源
2、对光:
1、一转: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不要用手扳物镜)
2、二转: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两眼都睁开)
“对光三转“
一转转换器,选低倍物镜
二转遮光器,选较大光圈
三转反光镜,找明亮视野
(物镜、光圈对准通光孔)
3、三转: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对光成功的标志 )
2、对光:
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转动粗准焦螺旋,顺时针旋转,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
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防止压碎玻片标本,
损伤镜头。
放 降 升 调
3、观察(镜检)
先粗后细,先降后升
(1)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擦拭目镜和物镜要用擦镜纸
(2)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
(3)将镜筒缓缓下降至最低处。
(4)将反光镜竖立
(5)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4、清洁收镜
练习使用显微镜
根据教材37页~39页的步骤练习使用显微镜
活动二:
目标:小组每位成员都能正确完整操作显微镜
任务:观察永久装片(物象清晰并在视野中央)
物镜
粗准焦螺旋
载物台
细准焦螺旋
放 压 降 升 调
放大的倒像
1、成像特点:
物像和实际物体相比:
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显微镜使用原则:
1、先粗调后细调
2、先降后升
3、先低倍后高倍
e
e
重复播放
视野中的物像不位于视野中央,如何移动玻片,物象才能到视野中央?
物像:
玻片:
2、移动方向:
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的方法规律:物像位于视野的什么方向,玻片标本就向什么方向移动
(1)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物像在哪个方向就往哪个方向移)
(2)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3)调节反光镜和遮光器,使视野变亮
(4)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不可动粗)
3、低倍转高倍
小 结
1、光学显微镜必须要在______的条件下才能使用,使用过程中必须要先______ 。
3.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像为 。
4.显微镜放大倍数= ×__________
6.移动问题:图像在哪个方向,玻片标本就____________ 。
2.视野的明暗,应调节 和________ 。
遮光器
对光
反光镜
目镜放大倍数
放大的倒像
有光
物镜放大倍数
往哪个方向移
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像就_____,
但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_____。
越大
越少
考考你 ???
1、在显微镜下观察印有“F”字的装片,看到的物像是( )
A、 B、 C、 D、
F
F
F
F
2、一物像处于显微镜视野右上方,要使该物像移至视野的正中央,应向( )方向推玻片。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3、遮光器上光圈的作用是( )
A.调节焦距 B.调节进光量
C.调节光线角度 D.调节图像清晰度
C
A
B
4、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显微镜是( )
如果使用使用上面的四组镜头,并且不对光圈和反光镜进行调整,视野最暗的是哪一组( )
显微镜序号 目镜 物镜
A 5× 8 ×
B 10× 40 ×
C 15 × 10 ×
D 20 × 45 ×
D
D
5. 如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③→①→②→④ D. ③→①→④→②
8.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A. 2个 B. 4个 C. 16个 D. 32个
A
C
重要结构之一:目镜和物镜
5X
10X
15X
目镜没有螺纹,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有螺纹,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
物镜
=
微镜的放大倍数:
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越大 ,所观察到的物像 ,视野范围越 ,细胞数目越 ,,视野亮度越 ,
越少
越暗
越小
10X
15X
越大
◆遮光器
作用:调节穿过通光孔的光线的多少。
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
光圈
重要结构之二:遮光器及光圈、反光镜
遮光器
反光镜
平面镜
凹面镜(聚光)
光圈
:反射光线
:光线强时用
:光线弱时用
:光圈能调节进光量
光线强:小光圈;光线弱:大光圈
重要结构之二:遮光器及光圈、反光镜
遮 光 器(光圈)
反 光 镜
光 强
光 弱
大光圈
小光圈
平面镜
凹面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