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4.2 凝聚法治共识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4.2 凝聚法治共识 教案

资源简介

九上4.2 凝聚法治共识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法治意识:了解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理解法治的本质和特征。在生活中能够自觉遵纪守法,增强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政治认同:明确政府的宗旨及原则,法治政府的要求。
道德素养:意识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公民在建设法治社会中的职责。体会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明确法治与德治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政府如何做到依法行政。
难点:如何建设法治社会以及德治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导入:
视频: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再紧急预拨14.6亿元支持京津冀黑吉救灾
投影展示:中央财政已下达防汛救灾资金96.84亿元
8月10号财政部、水利部紧急下达15.05亿元水利救灾资金支持13省份受灾地区修复水利水毁设施。入汛以来,中央财政已下达各项防汛救灾资金62.78亿元。
8月11号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再次紧急预拨14.6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京津冀及黑龙江、吉林5省(市)防汛救灾工作,重点用于受灾群众救助,保障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迅速启动倒损住房恢复重建等事项。入汛以来,中央财政已下达各项防汛救灾资金77.38亿元。
8月19号财政部会同应急管理部再次预拨19.46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重点支持京津冀及黑龙江、吉林等受灾严重地区做好受灾群众救助等工作,保障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及早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入冬前能回家或搬入新居。入汛以来,中央财政已下达各项防汛救灾资金96.84亿元。
问题1:材料中的“财政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机关?
生:
师:行政机关 政府
问题2:忆一忆,除此之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
生:
师:权力机关、司法机关、监察机关
今天我们通过“抗洪救灾”中党和政府及公民的努力来一起探究学习“凝聚法治共识”
一、法治政府
探究一:我国政府的作用、宗旨、权力来源及工作?
运用你的经验:生活中我们经常和政府打交道,你知道下列情况是政府的哪个部门负责的吗?
生:
师:
思考: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能体会到政府的作用是什么?
生:
师: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课堂笔记:政府的作用
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可概括为“管理社会生活、提供公共服务”)
温故知新:行政机关如何产生?宗旨是什么?权力来源于哪里?
投影展示:思维导图
生:
师:政府权力来源、宗旨、工作要求
课堂笔记:政府的权力来源、宗旨和工作原则?
(1)权力来源: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2)宗旨: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3)工作原则: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
探究二:法治政府
投影展示:2023年6月1日江西高校饭菜疑吃出异物事件
凭你的经验,猜猜这位学生吃到的是什么?
生:
师:
视频:央媒4问”指鼠为鸭“,江局长将被开除
投影展示:法治在线:
“6·1”食品安全事件,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成的联合调查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吊销涉事食堂食品经营许可证,处以5-10万罚款,对涉事企业和法定代表人除了处以罚款之外还会处以5-15日拘留处罚。对南昌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开除公职处分。在对资料讨论中,有同学认为:“民以食为天,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学生食品安全无小事,对各方处罚力度太小,导致违法现象频繁。建议国家交警部门应该加大处罚力度,对违反法规的食堂、学校、地方市场监督管理局都给予刑事拘留。”
结合课本谈谈这位同学的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生:
师:
课堂笔记:法治政府的内涵?
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则运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相关链接:政府要建立”三张清单“的目的是什么?
生:
师:用”清单“明确政府权责,规范政府的行政权——依法行政
课堂笔记: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要求及核心是什么?
(1)★重要性: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2)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3)★核心: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投影展示:江西鼠头鸭脖事情引起广泛关注
问题:从公民、政府角度分析建设法治政府需要如何做?
生:
师: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公民)
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政府)
视频:河北发布灾后重建时间表:入冬前受灾群众回家或搬入新居
河北省防汛救灾暨灾后重建新闻发布会介绍: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重建工作。9月1日前,保证每一名受灾学生都能按时开学返校;今年入冬前,确保受灾群众能够回家或搬入新居,安全温暖过冬;........
问题:河北省政府的做法对建设法治政府有何启示?
生:
师: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课堂笔记:怎样建设法治政府?(P52-P53)
①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政府)
②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公民)
③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政府)
二、厉行法治
探究三:如何厉行法治
牛刀小试:厉行法治——依法治国的十六字方针
投影展示:如何解决明星不遵守法律乱象
读材料 悟道理
新闻一:2023年8月8日,北京门头沟区龙泉镇副镇长刘捷在防汛抢险时,不幸被卷入激流遇难,年仅48岁。村民回忆当时一幕不禁落泪,副镇长生前最后语音挂念着群众。致敬,一路走好!
新闻二:K396共1938人被困期间,铁路工作人员,有序组织旅客和铁路乘务人员下车避险,没有拥挤,也没有发生踩踏事件。大家都很有默契地拿到救济物资优先分给了老人和小孩,接到转移命令后,优先安排老人、妇女和儿童旅客下车。截至2023年7月31日13时许,滞留旅客和铁路工作人员已全部有序转移疏散到安全地点。
新闻三:为预防有组织犯罪,进一步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常态化,同时提高群众安全防范意识,有效预防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8月23日,前卫路社区派出所在辖区开展一期“反有组织犯罪和反诈宣传活动”。
思考:阅读新闻材料,结合课本谈谈如何建设法治国家?
生:
师:
课堂笔记:如何厉行法治?(如何建设法治社会?)
①★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②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个人)
③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党和政府)
④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社会)
探究四:法治和德治关系
视频:鼠头鸭脖涉事方成立新公司
食品安全问题是民生问题,关系到我们每个人。请你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建言献策?
生:
师:国家: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加大对生产不合格食品地打击力度。
消费者:发现食品存在安全问题要举报,维护自觉地合法权益
生产者:遵纪守法,诚信经营.......
课堂笔记:★法治与德治的关系?(P55)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②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③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课堂笔记:如何厉行法治?(如何建设法治社会?)(P53-P55)
⑤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即: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本课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认识到依法行政的重要性,知道政府如何做到依法行政,以及公民在建设法治社会中如何去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