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上4.2 凝聚法治共识 教学设计学习目标:法治意识:了解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理解法治的本质和特征。在生活中能够自觉遵纪守法,增强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政治认同:明确政府的宗旨及原则,法治政府的要求。道德素养:意识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公民在建设法治社会中的职责。体会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明确法治与德治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政府如何做到依法行政。难点:如何建设法治社会以及德治的重要性。教学过程:导入:视频: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再紧急预拨14.6亿元支持京津冀黑吉救灾投影展示:中央财政已下达防汛救灾资金96.84亿元8月10号财政部、水利部紧急下达15.05亿元水利救灾资金支持13省份受灾地区修复水利水毁设施。入汛以来,中央财政已下达各项防汛救灾资金62.78亿元。8月11号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再次紧急预拨14.6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京津冀及黑龙江、吉林5省(市)防汛救灾工作,重点用于受灾群众救助,保障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迅速启动倒损住房恢复重建等事项。入汛以来,中央财政已下达各项防汛救灾资金77.38亿元。8月19号财政部会同应急管理部再次预拨19.46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重点支持京津冀及黑龙江、吉林等受灾严重地区做好受灾群众救助等工作,保障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及早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入冬前能回家或搬入新居。入汛以来,中央财政已下达各项防汛救灾资金96.84亿元。问题1:材料中的“财政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机关?生:师:行政机关 政府问题2:忆一忆,除此之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生:师:权力机关、司法机关、监察机关今天我们通过“抗洪救灾”中党和政府及公民的努力来一起探究学习“凝聚法治共识”一、法治政府 探究一:我国政府的作用、宗旨、权力来源及工作?运用你的经验:生活中我们经常和政府打交道,你知道下列情况是政府的哪个部门负责的吗?生:师:思考: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能体会到政府的作用是什么?生:师: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课堂笔记:政府的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可概括为“管理社会生活、提供公共服务”)温故知新:行政机关如何产生?宗旨是什么?权力来源于哪里?投影展示:思维导图生:师:政府权力来源、宗旨、工作要求课堂笔记:政府的权力来源、宗旨和工作原则?(1)权力来源: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2)宗旨: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3)工作原则: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探究二:法治政府投影展示:2023年6月1日江西高校饭菜疑吃出异物事件凭你的经验,猜猜这位学生吃到的是什么?生:师:视频:央媒4问”指鼠为鸭“,江局长将被开除投影展示:法治在线:“6·1”食品安全事件,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成的联合调查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吊销涉事食堂食品经营许可证,处以5-10万罚款,对涉事企业和法定代表人除了处以罚款之外还会处以5-15日拘留处罚。对南昌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开除公职处分。在对资料讨论中,有同学认为:“民以食为天,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学生食品安全无小事,对各方处罚力度太小,导致违法现象频繁。建议国家交警部门应该加大处罚力度,对违反法规的食堂、学校、地方市场监督管理局都给予刑事拘留。”结合课本谈谈这位同学的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生:师:课堂笔记:法治政府的内涵?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则运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努力建设法治政府。相关链接:政府要建立”三张清单“的目的是什么?生:师:用”清单“明确政府权责,规范政府的行政权——依法行政课堂笔记: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要求及核心是什么?(1)★重要性: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2)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3)★核心: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投影展示:江西鼠头鸭脖事情引起广泛关注问题:从公民、政府角度分析建设法治政府需要如何做?生:师: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公民)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政府)视频:河北发布灾后重建时间表:入冬前受灾群众回家或搬入新居河北省防汛救灾暨灾后重建新闻发布会介绍: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重建工作。9月1日前,保证每一名受灾学生都能按时开学返校;今年入冬前,确保受灾群众能够回家或搬入新居,安全温暖过冬;........问题:河北省政府的做法对建设法治政府有何启示?生:师: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课堂笔记:怎样建设法治政府?(P52-P53)①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政府)②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公民)③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政府)二、厉行法治探究三:如何厉行法治牛刀小试:厉行法治——依法治国的十六字方针投影展示:如何解决明星不遵守法律乱象读材料 悟道理新闻一:2023年8月8日,北京门头沟区龙泉镇副镇长刘捷在防汛抢险时,不幸被卷入激流遇难,年仅48岁。村民回忆当时一幕不禁落泪,副镇长生前最后语音挂念着群众。致敬,一路走好!新闻二:K396共1938人被困期间,铁路工作人员,有序组织旅客和铁路乘务人员下车避险,没有拥挤,也没有发生踩踏事件。大家都很有默契地拿到救济物资优先分给了老人和小孩,接到转移命令后,优先安排老人、妇女和儿童旅客下车。截至2023年7月31日13时许,滞留旅客和铁路工作人员已全部有序转移疏散到安全地点。新闻三:为预防有组织犯罪,进一步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常态化,同时提高群众安全防范意识,有效预防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8月23日,前卫路社区派出所在辖区开展一期“反有组织犯罪和反诈宣传活动”。思考:阅读新闻材料,结合课本谈谈如何建设法治国家?生:师:课堂笔记:如何厉行法治?(如何建设法治社会?)①★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②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个人)③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党和政府)④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社会)探究四:法治和德治关系视频:鼠头鸭脖涉事方成立新公司食品安全问题是民生问题,关系到我们每个人。请你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建言献策?生:师:国家: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加大对生产不合格食品地打击力度。消费者:发现食品存在安全问题要举报,维护自觉地合法权益生产者:遵纪守法,诚信经营.......课堂笔记:★法治与德治的关系?(P55)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②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③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课堂笔记:如何厉行法治?(如何建设法治社会?)(P53-P55)⑤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即: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本课小结通过本课学习,我们认识到依法行政的重要性,知道政府如何做到依法行政,以及公民在建设法治社会中如何去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