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4.11《变废为宝有妙招》第二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上册4.11《变废为宝有妙招》第二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变废为宝有妙招》第二课时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2. 掌握如何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
3. 学会将废物变废为宝,进行回收再利用。
过程与方法:
1. 观察和思考: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3.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环境保护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废物回收再利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法的介绍。
2. 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
教学难点:
1. 如何引导学生将废物变废为宝,进行回收再利用。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一节的第二课时,学生年龄大约为9-10岁。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认识。他们对废物回收再利用的概念可能还不够清晰,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将废物变废为宝,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 教师展示一些垃圾分类的场景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垃圾分类吗?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
教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关于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法的知识。首先,我通过一些图片或视频来展示一些垃圾分类的场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请大家思考一下,你们知道什么是垃圾分类吗?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
学生1:垃圾分类是将不同种类的垃圾分别归类的行为,比如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等。垃圾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垃圾的处理和回收利用,保护环境。
学生2:垃圾分类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教师:非常好!你们已经对垃圾分类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学习垃圾分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
2. 讲解垃圾分类
- 教师介绍垃圾分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包括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 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示范,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垃圾的特点和处理方式。
教师:现在,我将向大家介绍垃圾分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垃圾可以分为四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张、塑料瓶、玻璃瓶等可以再次利用的物品。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灯管、过期药品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的物品。厨余垃圾是指厨房和餐厅产生的食物残渣、果皮等有机垃圾。其他垃圾包括无法归类到以上三类的垃圾。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图片(或实物),了解不同类型垃圾的特点和处理方式。
3. 活动一:减少垃圾产生
- 学生分小组讨论:你们平时在生活中有哪些方法可以减少垃圾的产生?
- 小组展示讨论结果,共同总结出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并记录在黑板上。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采取这些方法。
教师:现在,我将你们分成小组,你们一起讨论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方法可以减少垃圾的产生?学生A:我们可以使用可重复使用的水杯和餐具,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杯和餐具。
学生B:还可以自带购物袋去超市购物,避免使用塑料袋。
学生C:在购买物品时,选择包装较少或无包装的产品,减少包装垃圾的产生。
学生D:我们可以尽量使用电子邮件或电子文档来减少纸张的使用。
教师:非常好!你们提到的方法都是非常有效的。现在,每个小组请派一位代表来向大家展示你们讨论的结果和总结出的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
学生代表1:我们小组讨论出了几个方法: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如水杯、餐具和袋子;选择包装较少或无包装的产品;节约用水和用电,减少资源浪费等。
教师:非常棒!你们的总结非常到位。现在我们一起将这些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教师和学生合作将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教师:现在让我们思考一下,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采取这些方法呢?请大家思考一下。
学生1:我们可以在家里设置垃圾分类桶,将不同类型的垃圾分别收集起来。
学生2:在学校,可以组织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提高同学们的意识。
学生3:我们可以主动参与社区的垃圾分类行动,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
教师:非常好!你们的思考非常有建设性。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地实践垃圾分类和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
4. 活动二:变废为宝
- 教师分发一些废旧材料和工具,如纸板、瓶盖、纸张等。
-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这些废旧材料还能用来做什么?
- 学生分组合作: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创意手工制作,如纸板玩具、瓶盖画等。
-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和创意。
-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回收再利用废物,我们可以做到什么?
教师:现在,我将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些废旧材料和工具,比如纸板、瓶盖、纸张等。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废旧材料,思考一下,你们认为这些废旧材料还能用来做什么?
学生A:我们可以用纸板做一个迷宫游戏,利用瓶盖做小球。
学生B:我们可以用纸张做一些折纸手工,比如飞机、动物等。
学生C:我们可以利用瓶盖制作一幅拼贴画。
教师:非常好的创意!现在,每个小组请合作利用所分发的废旧材料进行创意手工制作。你们可以制作纸板玩具、瓶盖画或其他有创意的作品。
(学生分组合作,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创意手工制作)
代表1:我们小组制作了一个纸板迷宫游戏,利用瓶盖作为小球,玩家可以通过倾斜迷宫来控制小球的移动,非常有趣。
代表2:我们小组用纸张制作了一只折纸鹤,并在鹤的身上画上了美丽的图案。
代表3:我们小组利用瓶盖和纸板制作了一个小型城市模型,有房屋、道路和树木,让人感受到城市的繁华和生机。
教师:太棒了!你们的创意作品非常精彩。通过回收再利用废物,你们不仅减少了垃圾的产生,还创造出了有趣和有用的物品。这也是我们学习垃圾分类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创新和想象力,将废物转化为宝贵的资源。
5. 总结和展望
- 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并强调垃圾分类和减少垃圾产生的重要性。
-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垃圾分类和环保?
教师: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垃圾分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并通过讨论和实践操作,深入了解了如何减少垃圾的产生和利用废物进行创意再利用。
垃圾分类和减少垃圾产生对于保护环境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非常重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垃圾分类和环保,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来减少垃圾的产生,选择可回收的物品并正确投放,以及通过创新和想象力将废物转化为有用的资源。
希望大家能够将今天学习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做到垃圾分类与减少垃圾产生的实际行动中。
6. 课堂作业
- 教师布置课堂作业:请同学们写一篇短文,介绍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垃圾分类和环保。
- 提醒学生注意语言表达和文字规范。
教师:最后,我给大家布置一个小作业。请同学们写一篇短文,介绍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以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垃圾分类和环保。请注意语言表达和文字规范。下节课我们会互相分享并讨论这些短文。
五、板书设计:
减少垃圾产生 变废为宝
- 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法 - 创意手工制作
- 减少可回收垃圾产生 - 回收再利用废物
- 减少有害垃圾产生 - 环保意识与创新思维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并通过实践操作体验了废物回收再利用的过程。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展示了创意和合作能力,并培养了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然而,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难是有些学生可能对创意制作的过程不够熟悉,需要教师提供一些示范和指导。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实践和分享自己的废物回收再利用的经验和创意作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