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5张PPT)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3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习目标转换法一、声音的产生演示实验一:把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实验二: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里。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记下来以上事例及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介质传声二、声音的传播1.通过《真空罩》演示实验:可知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真空不能______。以上事例及实验说明:固体和液体都能传播____________。声音土电话你敲我听听水中声音二、声音的传播观察图片回答: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 ,并以_____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真空不能______。传声介质波了解:在介质中,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水波声波从声速表可以知道:1.声速和介质的________以及________有关。2.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速度最大,液体中的声速______,气体中的声速____。最小次之温 度种 类三、声速记下来1.回声的形成: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_______回来,形成了回声。反射从发声到回声回到人耳,比原声晚____以内,听不到回声;比原声晚____以上,能听到回声。0.1s0.1s四、拓展:回声2.人要想听到回声,人离障碍物至少多远?因为人耳能听到回声的条件是回声比原声至少晚0.1s所以听到回声时距离障碍物的距离为17m.因为34m是声音传播来回的总路程3.回声的作用(1)回声可以加强原声。原声从发出到被障碍物反射回来,回声到达人耳在0.1s以内,人耳区分不开原声和回声;则原声和回声叠加,使原声加强。例如,音乐厅常使用这种原理。(2)利用回声可以测量距离。原声从发出反射回来,回声到达人耳在0.1s以上,人耳可以区分开原声和回声。距离计算公式:课堂小结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产生传播振动介质:固体、液体或气体以声波的形式声速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说话发声是靠空气振动产生的B.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说明液体也能传声C.固体传声一般比气体慢D.能区分自己讲话的回音和原声,人与障碍物的距离不得小于34m随堂训练B2.在相同的条件下,声音在下列三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铝、海水、空气B.铝、空气、海水C.空气、铝、海水D.以上说法都不对D随堂训练3.《解放军报》刊发题为《亚丁湾,记者体验护航“十八般兵器”》的报道称,中国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的护航舰艇上,出现了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金嗓子”对索马里海盗构成了有效威慑。若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可以用薄薄的一层 ( )A.半导体网 B.磁性物质网C.真空网 D.金属物质网随堂训练C随堂训练4.蛟龙号在探测海深,下潜的速度20m/s,某时刻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4s时收到信息。(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求此时距离海底距离。解:s1s2s1=v蛟龙t=20m/s×4s=80ms=s1+s2=3040m随堂训练赶紧回家,整理错题集吧。日清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