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学习目标:1.结合案例理解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2.结合实例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生产、稳定等);3.结合实例,说明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过程;通过对比,说明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正确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树立人地协调观。一、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1、要素: ; ; ; ; ; 等。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途径: ; ; ; 。案例探究一:读右图1、图中有几种自然环境要素?2、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迁移的?二、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1.生产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 ___。2.稳定功能:自然环境要素通过____和____交换,使自然环境具有能够_____、____的功能。案例探究二: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海拔多在4500米以上,是藏羚羊的主要栖息地。藏羚羊的繁殖率各年变化不明显,存活率却变化显著。若冬季食物、水源充足,寒潮少发,藏羚羊存活率上升,数量增加。当藏羚羊数量增加后,食物、水源相对不足,避风处相对缺乏,藏羚羊存活率下降,数量减少。因此,在自然状态下,藏羚羊的数量虽然随着环境变化有所波动,但基本稳定。(1)推测可可西里地区的气候与植被特点。(2)说明可可西里地区藏羚羊的数量更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的原因。(3)藏羚羊的数量所有波动,但基本稳定。这种现象符合这么地理原理。三、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1. :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2. :一个要素的演化必然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各个要素的演化是统一的。案例探究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地质、地貌、生物、大气、水等其中一项特色突出的山,就能美名远扬,而黄山松、石、云、泉俱绝。黄山拥有“四绝”的神奇组合是偶然现象吗?请做出解释?四、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案例探究四:修建大坝会对自然环境产生诸多影响。根据提供的线索讨论完成课堂练习北京某中学学生暑假期间在北京延庆世界园艺博览会植物馆拍摄了一张“沙漠玫瑰”的照片(下图),经查阅得知因其原产地接近沙漠且花朵红如玫瑰而得名。该植物喜高温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酷暑,不耐寒。据此完成1~2题。1.该植物可能生长在以下哪个地区( )2.该同学也养殖了一盆沙漠玫瑰。半年后发现植株慢慢枯萎,原因可能是( )A.花土中掺入沙粒 B.长时间阳光下暴晒 C.花土干裂才浇水 D.室内温度比较低某干旱地区通过引水灌溉扩大耕地面积,下图示意农田灌溉初期该地区环境要素的关联。据此完成3.图中甲乙丙丁,表示蒸发增大和云量增多的依次为(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4.长期来看,图示地区空气湿度变化表现为( )A.一直减小 B.一直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5.下列举措,有利于促进退耕还草的是( )A.实现河流梯级开发 B.实现土地生态恢复C.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D.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效率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山脉南部,上游冰川广布,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的居延海。居延海后期因湖面缩小被分裂成两个湖泊,即东居延海和西居延海。下图为黑河流域示意图。6.说明灌区的分布特点。7.分析居延海被分裂成两个湖泊的原因。8.分析居延海面积萎缩对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