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木蜻蜓》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年级上册《木蜻蜓》教案

资源简介

《木蜻蜓》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木蜻蜓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2. 学会正确使用木蜻蜓进行简单的制作和操作。
3. 掌握木蜻蜓的基本原理和飞行技巧。
过程与方法:
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践和合作学习。
3.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和积极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木蜻蜓进行简单的制作和操作。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木蜻蜓的基本原理和飞行技巧。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五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第三节课,学生年龄大约为10-11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他们对新奇的事物和动手制作活动有一定的兴趣,但也存在一些学生对动手操作的不熟悉和不自信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践,提供充分的练习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 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特殊的飞行器——木蜻蜓。你们知道木蜻蜓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
学生A:木蜻蜓是一种玩具飞行器,用木材制成的。它有一个主体和两个翅膀。
学生B:木蜻蜓特点是只需用手指快速旋转,就可以让它飞起来。
2. 展示木蜻蜓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老师:请大家看这些木蜻蜓的图片,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和构造。谁能描述一下木蜻蜓的特点呢?
二、讲解与示范
1. 介绍木蜻蜓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老师:木蜻蜓是由木材制成的,它有一个主体和两个翅膀。我们需要用手指夹住主体并快速旋转它,就可以让它飞起来。
2. 示范正确的使用方法:
老师:我来给大家演示一下如何使用木蜻蜓。首先,用你们的手指夹住木蜻蜓的主体部分,然后快速旋转它。注意力度要适中,不要旋转得太快或太慢,也要注意控制旋转的方向。看,木蜻蜓飞起来了!
三、实践操作
1.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放一些木蜻蜓和纸张。
2. 引导学生按照示范的方法使用木蜻蜓,并观察木蜻蜓的飞行情况。
老师:现在,同学们请按照我刚才演示的方法,使用手中的木蜻蜓进行飞行实验。观察木蜻蜓的飞行路径和高度,看看是否有什么规律。
3. 学生尝试自己制作木蜻蜓:
老师:为了更好地理解木蜻蜓的构造原理,我们现在来制作自己的木蜻蜓吧!给大家发放一些木材和工具,你们可以按照示范的方法制作木蜻蜓,并进行飞行测试。
4. 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制作木蜻蜓的经验和技巧:
学生A:我们用较轻的木材制作的木蜻蜓飞行得更高,可能是因为重量轻,旋转时阻力小。
学生B:我们注意到,木蜻蜓的翅膀形状不同,有些是扁平的,有些是弯曲的,这对飞行高度和稳定性产生了影响。
四、总结归纳
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制作和飞行经验,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提问。
老师:现在请几位同学分享一下你们的制作和飞行经验。其他同学可以提出问题或给予评价。
学生C:我们制作了一个更大尺寸的木蜻蜓,发现它的飞行距离比普通尺寸的木蜻蜓更远,可能是由于它的翅膀面积更大,产生了更多的升力。
学生D:我们在木蜻蜓的主体上加了一些装饰物,发现它的飞行轨迹更加优美,可能是由于装饰物改变了气流分布,使得飞行更加稳定。
2. 强调木蜻蜓的原理和飞行技巧:
老师:非常好!你们提出的观察和实验现象都非常有意思。让我们来总结一下木蜻蜓的飞行原理和一些技巧。木蜻蜓的飞行原理是快速旋转产生的气流推动它飞行,而旋转的速度和方向也会对飞行结果产生影响。要想让木蜻蜓飞得更高更远,我们需要用力旋转,并注意控制好旋转的速度和方向。
学生E:还有一点要注意,旋转的方向也会影响飞行的稳定性。我们发现,如果旋转方向不一致,木蜻蜓容易偏离前进方向。
老师:非常正确!旋转方向对于木蜻蜓的飞行路径确实有影响。大家在实践中要多加注意,尝试不同的旋转力度和方向,观察飞行结果的变化。
板书设计:
- 木蜻蜓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 木蜻蜓的飞行原理和技巧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制作和操作木蜻蜓,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交流和分享经验,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然而,在实践操作环节,一些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特别是在控制木蜻蜓的飞行方向和高度上。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木蜻蜓的操作技巧。总体而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学生对木蜻蜓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