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液化,了解液化的实际应用。2.知道液化放热。这里面包含了怎样的原理?课堂导入课堂探究实验: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加有酒精的保鲜袋体积变大放入热水后从热水中取出后把装有少量酒精的保鲜袋扎紧袋口后,放入热水中,保鲜袋体积增大,从热水取出后,保鲜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气态的酒精液态的酒精向空气中放出热量恢复原状体积变大从热水中取出后课堂探究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热的水蒸气遇冷成为液体一、液化1.使气体液化的方法:① 降低温度课堂探究浴室镜子上的雾气冷饮杯外的水夏季清晨的露珠生活中有哪些液化的例子?课堂探究①冬天,室外的人不断地呼出“白气”②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蒙上一层小水珠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雾滴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课堂探究在北方冬天的晚上,窗玻璃上会出现液化的小水珠,想一想,它在窗玻璃的内侧还是外侧?还是两面都有?内侧。因为内侧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思考1:哪一侧的热空气能够遇冷发生了液化?课堂探究思考2:在炎热的夏天,开有空调的汽车,其玻璃上出现的小水珠,它在窗玻璃的内侧还是外侧?答:外侧。因为外侧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课堂探究思考:打火机使用的气体叫做丁烷(常温下为气态),它又是如何被液化成液体装在打火机里面的呢?课堂探究1.使气体液化的方法:② 压缩气体的体积。打火机、液化石油气、空调等你能举出哪些事例?课堂探究演示实验:课堂探究气体液化的好处:气体液化后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火箭课堂探究100℃的水蒸气烫伤更严重。因为100℃的水蒸气液化为水时,要放出大量的热。2. 液化放热问题:被100 ℃的水和100 ℃的水蒸气烫伤,哪个更严重 课堂探究空调由室内机和室外机组成,通过管道相连。室外机中有压缩机。夏季制冷时,室内机吹冷风,室外机吹热风,你能简单解释其中的原理吗?室外机压缩气体,使其液化放热;气体传到室内机里发生汽化吸热。课堂探究科学.技术.社会电冰箱与臭氧层冰箱中热的“搬运工”是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制冷剂)。液态的工作物质经过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冷冻室的管子汽化、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然后汽化的蒸气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在这里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来的热通过冰箱壁上的管子放出。制冷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很低的温度。但是氟利昂也有其危害:它是臭氧层破坏的元凶。课堂探究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方式降低温度液化过程放热压缩体积课堂总结1.如图所示,小玲在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烧开水时壶嘴中冒“热气”的情景。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冷气”和“热气”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B.“冷气”和“热气”都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C.“冷气”是液化形成的,“热气”是汽化形成的D.“冷气”形成的过程要放热,“热气”形成的过程要吸热A课堂练习2.下表列出了标准大气压下3种气体的沸点。现把这3种气体的混合气体通过液化后再逐渐提高温度的方法分离出来,则先后得到的气体的顺序是( )A.氧、氢、氮 B.氢、氧、氮C.氢、氮、氧 D.氧、氮、氢C物质 氧 氢 氮沸点 -183 -253 -196课堂练习3.小明家的电热水器下面连接有热水管和冷水管,小明洗热水澡时经常发现右水管外壁上有水珠,而左水管的外壁上却没有水珠,仔细观察这些水珠并不是溅上去的,这些水珠的形成属于______现象,该现象是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过程,由此可知右水管是______(选填“冷”或“热”)水管。液化放热冷课堂练习4.揭开泡好茶的茶杯盖时,常常有水从盖的内侧流下,如图所示。这些水是由杯中的热水先_______后_______而形成的。杯盖的温度比刚刚盖上时要高一些,这说明______过程要放热。汽化液化液化课堂练习5.异丁烷和甲基丙烷作为新的制冷剂,已经代替氟利昂成为电冰箱中新的热量“搬运工”(较多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当液态制冷剂进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后,吸走热量,此时制冷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熔化A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