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 年级 上 册教案备课序号:第 5节主备教师 备课组长执行教学 上课时间教学内容 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课 型 新授教学目标 1.了解民主,感知民主,增强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情感。2.自觉参与社会主义民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3.了解我国民主发展历程;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了解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和具体的民主制度。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教学难点 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教学模式 “一心二导三力”教学模式教学准备 多媒体、视频、课件、教材教 学 过 程 个性思考【故事导入】——故事提兴趣,学习更有趣 故事分享:让外卖餐盒循环使用- 这份中学生提案已被政协委员带上全国两会 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祁志峰针对学生的提案进行指导。这份提案是由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南校区2023届模拟政协社团6位同学撰写而成。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走进繁华的商超,对路人、餐厅工作人员进行海量采访。“外卖行业飞速发展,无接触配送需求大大增加,一次性餐盒加剧了环境污染、城市固体垃圾处理的难度,也造成了极大的浪费”“目前采用循环餐盒的实践案例较少,构建循环体系的相关企业没有实现资源整合”“文创可循环使用外卖餐盒从供给侧为外卖行业绿色发展赋能,提升环保意识和‘碳普惠’参与度”…… 中学生提案被带上全国两会,你有什么感悟? 教师总结:我们要自觉参与社会主义民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热爱社会主义民主。 我们生活在一个民主国家,进入九年级的我们越来越多地参与家庭、学校、社会问题的解决。那么究竟什么是民主 民主的实现形式怎样才是大家都乐于接受的呢 要想揭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进入新课的学习。 【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学习更有效 1.了解民主,感知民主,增强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情感。 2.自觉参与社会主义民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3.了解我国民主发展历程;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了解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和具体的民主制度。 必备知识清单 1. 如何正确认识民主? 2.为什么民主的发展需要法治的保障? 3.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一种新型的民主? 4.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是什么? 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是什么 一、民主的足音 【教学故事一】——故事呈案例,快乐好学习 思考1: 如何正确认识民主? 结合你的经验,说说你知道的体现了民主的案例? (2)班干部选举要不要体现民主?如何体现? 故事交流会:结合你搜集到的故事,说说你对民主的理解。 1.“民主”一词起源: 民主一词起源于古希腊,但在古希腊社会,民主代表的是公民主权。只有在城邦中获得公民资格的人才能参与民主政治,换言之,妇女、奴隶和外邦人不能参与民主政治。 直接民主:古希腊民主以所有公民共同讨论、少数服从多数的投票表决方式来操作的。当民众意志高于法律,容易造成极端民主制,演变成多数人的暴政。 2.我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 《尚书》: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孟子》: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政得其民) 《老子》: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提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虽然历经几千年,至今仍然是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 3.民主价值的要求和实现形式 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4.民主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改良思想家:民主就是变中国当时的专制制度为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 资产阶级维新派:民主就是“主权在民”“以法律限制权力”。 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就是通过建立民主国家,确立人民的主权地位以及各种具体的民主权利。 近代民主革命的思想实现了吗 中国人民对民主的追求步伐停止了吗 回溯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不惜献出生命,但这些艰辛尝试并没有实现“还权于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愿望在近代没能实现。这个历史任务交给了中国共产党。 5.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探索 ①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不断探索适合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民主实现形式。 ②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③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 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和教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 ⑤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教学故事二】——故事呈案例,快乐好学习 思考2:为什么民主的发展需要法治(宪法)的保障? (结合八年级下册宪法知识) “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人民当家作主更为扎实。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二十大报告 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补: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宪法规定了国家性质: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法; 二、新型的民主 【教学故事三】——故事呈案例,快乐好学习 中西对比看民主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确保人民当家作主。 美国:民主共和制,总统、国会、联邦法院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英国:君主立宪制,国王无实权,首相领导内阁管理国家。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具有强大生命力。 【小组合作】——互帮又互学,小组力量大 思考3.: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一种新型的民主?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符合国情)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具有强大生命力。(符合实际)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全过程人民民主(教材新增内容)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 思考:(1)为什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都是群众关心的问题? (2)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的相关内容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哪些特点? (1)人大代表是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的利益和要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都是群众关心的问题正是人民意愿的充分反映。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做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解释: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 主体的广泛性——享有权利的人多(参加两会代表的构成) 权利的广泛性——享有的权利多(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受教育权、财产权等等) 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充分彰显人民主体地位。 使人民意志得到更好体现、人民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 【教学故事四】——故事呈案例,快乐好学习 思考4: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是什么? 2023年3月10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全票当选! 11时许,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的29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习近平总书记继续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思考:国家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由选举产生,体现了哪种民主形式? 提示: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之一:选举民主 【教学故事五】——故事呈案例,快乐好学习 故事分享交流——小小议事厅,解决群众烦心事 思考:议事厅、理事会的设立说明了什么? 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哪种形式? 当前,中国基层民主实践更加广泛、生动,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村民议事会、居民议事会等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基层民主形式在城乡社区蓬勃发展。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提示: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之二:协商民主。还有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等协商渠道等方式。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村民说事制度是我国基层民主治理的一种创新尝试。 说一说:为什么说这种制度有利于村民实现基层民主 我国还有哪些民主制度 ①在我国,人民享有越来越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人民越来越多地参与民主管理。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思考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是什么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更为扎实,基层民主活力增强,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教材新增内容)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新型民主“新”在哪里? (本质特征、民主特点、民主形式、民主制度) 【知识梳理】——学会思维法,知识全概括 【课堂训练】——掌握怎么样,我来试一试 1.《中国的民主》白皮书指出,从民主听证会到人大代表进社区,从线下“圆桌会”到线上“议事群”,中国人民在火热的基层生活中,摸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民主形式。这表明我国人民民主的真谛是( A ) A.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B.人民能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C.人民的各种要求都能得到实现 D.民主监督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民主,这说明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 D ) A.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 B. 领导阶级的执政意愿 C. 它的民主实现形式 D. 它的具体国情 3.2022年4月15日至5月16日开展的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得到了人民群众广泛响应,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网友积极建言献策,共收集意见建议留言超过854.2万条、2.9亿字。这表明( A ) ①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②我国公民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积极参与民主生活③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④人民政协履行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发扬民主建言献策) 4.2022年5月16日,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正式结束。一个月的时间里,社会各界的民智民慧通过网络汇聚一堂,为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提供民意参考。两年前,党中央通过互联网就“十四五”规划编制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总结这次活动的经验和做法,在今后工作中更好发挥互联网在倾听人民呼声、汇聚人民智慧方面的作用,更好集思广益、凝心聚力。两年后,围绕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党中央再次面向全社会开展网络征求意见。活动中,人民日报推出“我为党的二十大建言献策”专栏,广大党员和各界群众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人民日报客户端踊跃参与,一条条来自基层的金点子,通过网络从基层直抵中央,每一条都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1)材料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哪些特点。 (2)请说说为国家大政方针建言献策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答案】(1)材料反映了我国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2)①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②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③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多,较为抽象,不容易理解。学习民主的足音要结合具体案例,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学习,有利于对民主的发展有全景式的把握;对于新型的民主,可从三个方面来学习,即新型民主的特点、新型民主的形式、新型民主制度,三个部分都要选取恰当的典型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提高认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