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9.2 增强生命的韧性课件(40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9.2 增强生命的韧性课件(40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道德与法治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九课 珍视生命
9.2 增强生命的韧性
核心素养
目标
1.政治认同:学会正确分析自己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各种挫折,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2.道德修养:通过学生分享遇到的挫折等活动,让学生懂得挫折的意义,热爱生活。
3.法治观念:引导学生客观地分析挫折和逆境,理解挫折对人生影响的两重性。
4.健全人格: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自尊自信的人生态度,在生活中磨砺意志,形成良好的抗挫折能力。
教学重点:挫折的影响。
教学难点:增强发掘生命力量的能力。
自学导航
1.什么是挫折?
2.面对挫折的不同表现及原因是什么?
3.挫折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有哪些?
4.如何面对挫折
新知导入
生命是宝贵的,守住生命,我们才能感受四季的冷暖变换,体验生活的千姿百态,追求人生幸福的种种可能;生命是有韧性的,经历了生活的风雨之后,我们会变得更加坚强,更有力量。走进今天的课堂学习
第九课 珍视生命
第二节 增强生命的韧性
第一目
一、生活难免有挫折
运用经验
感受挫折
(1)在你的记忆中,有哪些不愉快的事情?
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因为玩网络游戏而耽误写作业被爸爸训斥;马路上闯红灯被交警叔叔教育。
(2)这些事情对你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这些不愉快的事情让我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感到失落和难过。
(3)你是怎样面对它们的?
面对这些困难和负面情绪,我会向朋友倾诉,寻求安慰,或者向家长和老师寻求帮助,走出困境。
新知讲解
盘点生活中那些让我们感觉不愉快的事
上课听不懂
考试不及格
学习压力大
和老师存在矛盾
父母争吵不断自己很难过
求职失败
比赛失败
新知讲解
1.挫折的含义是什么?
阻碍
失利
受阻
失败
愿望
目标
期待
努力实现
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失利乃至失败。这些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探究分享
(1)你认为上面的情景中哪些是挫折,哪些不是挫折?为什么?
①我认为图一是挫折,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亲情缺失,不利于自己的成长。
②我认为图二不是挫折,偶尔的一次考试失利不能证明自己的学低,只要认真学习会取得好成绩的。
③我认为图三不是挫折,可能是因为自己的交往态度和方式得不到同学的认可,通过反思自己的行为,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同学交往,就会获得真挚的友谊。
新知讲解
坐以待毙是不会有出路的
思考:漫画说明了什么?
①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
相关链接
一般来说,挫折包括三个方面挫折情境、挫折认知、挫折反应。
挫折情境:一般指构成挫折的外部情境或外在条件,可能是某人或某物,也可能是各种自然、社会环境。(客观的,是难以控制和改变)
挫折认知:一般指人们对挫折情境的认识和评价。(主观的,可以控制和改变)
挫折反应:主要指人在挫折情境下产生的烦恼、焦虑、愤怒等负面的情绪感受,以及相应的行为表现。
其中,挫折认知是关键因素。因为只有当挫折情境被我们感知时,才会在我们的心理上产生挫折反应。如果出现了挫折情境,而我们没有意识到,或者虽然意识到了,但并不认为很严重,那么,也不会产生挫折反应,或者只产生轻微的挫折反应。因此,挫折反应的性质、程度主要取决于个体对挫折情境的认知。
挫折三要素
给我们什么启示?
挫折是一种情绪状态,即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一种焦急、沮丧或紧张、失意的情绪状态。
新知讲解
面对挫折时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
(1)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
(2)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
(3)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产生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课堂笔记
面对挫折的不同表现及原因是什么?
①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
②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
③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表现:
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原因:
探究分享
惊慌
焦虑
气馁
无助
紧张
悲伤
愤怒
担忧
着急
烦恼
沮丧
……
(1)请选择你面对挫折时的感受(可以多选)。
(2)面对挫折,你会采取哪些行动?
①正确对待挫折,认识到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②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避免负面情绪的蔓延,以积极的眼光看待挫折,认识到挫折也有积极的一面,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新知讲解
挫折的消极影响
(1)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
(2)产生这些负面的情绪感受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
探究分享
爱迪生与电灯
爱迪生发明灯泡时,失败了很多次。当他用了一千多种材料做灯丝的时候,助手对他说:“你已经失败一千多次了,成功已经变得渺茫,还是放弃吧!”爱迪生却说:“到现在我的收获还不错,起码我发现有一千多种材料不能做灯丝。”最后,经过几千次的实验,他终于成功了。
从爱迪生的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1)爱迪生勇敢面对挫折的事迹,说明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失败和成功对我们来说都是有价值的,启示我们正确对待挫折。
(2)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失败并不可怕,只要可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将失败看成自己生命成长的一部分,让失败丰富我们的人生,坚持下去,最后终究会取得胜利。
新知讲解
挫折的积极影响
(1)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2)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
(3)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课堂笔记
挫折的影响是什么
①消极影响: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产生这些负面的情绪感受是正常的,但如果一味沉浸在其中,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P107
②积极影响: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P107
结论:挫折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对待挫折的态度,挫折是把双刃剑,我们要正视挫折,把挫折变成人生的财富。
课堂笔记
如何正确认识挫折?
①生活难免有挫折。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②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③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请你辨析:
挫折有益无害
挫折越多越好
消极影响: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消极:令人意志消沉、丧失斗志,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
积极影响: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积极:有利于我们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使人更强大。
第二目
二. 发掘生命的力量
新知讲解
(1)面对挫折,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2)人生之路祸福难定,崎岖坎坷,我们能够做的就是一颗不放弃的心,勇往直前。
(3)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失败之后没有再战的勇气和信心。
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
曾国藩“屡败屡战”的顽强
阅读感悟
给我们什么启示?
(1)上场踢球没有不带伤的,真正能治愈自己内心恐惧的,只有自己。生命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2)我们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要善于发掘生命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以及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父与子的对话
新知讲解
4.如何面对挫折
①面对挫折,我们需要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新知讲解
习近平: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首先强调的是刚健有为,积极进取。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
(2)自强不息还蕴含了创新的要求。越是伟大的事业,往往越是充满艰难险阻,越是需要开拓创新。
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
名言探究
释义:天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事,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给我们什么启示?
人类社会总是在不断创新创造中前进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与“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之源和力量之源。
新知讲解
4.如何面对挫折
清代作家蒲松龄落第后,并没有被落第造成的挫折击垮,他及时调整自己,下决心干一番事业,写下了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他这样写了,也这样做了。终于完成了传世名著《聊斋志异》。
②面对挫折,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新知讲解
4.如何面对挫折
有一批登山者从不同的路线接近峰顶。突然,一阵猛烈的风暴压住了他们。有一位业余登山者,当风暴开始袭击时,几次试图站起来都没有成功,最终他屈服了,也就永远地倒下了。另一位登山者,因失去知觉倒在雪地中。当他清醒过来,马上意识到自己面临生与死的抉择,这时,他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努力活下来。他知道停下来就意味着死亡,所以,一直不停地走着。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好似几个世纪,他一步一步艰难地挪动着。最后,他回到营地,迷迷糊糊地倒在帐篷前,队友最终把他救活了。
③发掘力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学会向他人寻求帮助。
方法与技能
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1、欣赏、培养幽默感。笑一笑可以帮助你放松肌肉,缓解压力,同时可以从中体悟生活智慧、人生哲理。
2、和自己信任的人谈一谈。和信任的人谈自己的问题,可以舒缓紧张感,在增进信任感的同时获得心理的支持,以及一些具体的经验、建议。
3、考虑并接受最糟糕的结果。预料挫折情境可能带给你的最糟糕的结果,接受它,你就已经开始。转向问题的解决。
4、关心、帮助他人。向他人提供帮助,可以让眼前的挫折显得不是那么严重。
5、培养某方面的兴趣。选择一项自己感兴趣的技艺,加以培养和发展,使之成为自己的专长。有了这项专长,你自然就自信心大增,耐挫力也就增强了。
给我们什么启示?
(1)我们要掌握一些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挫折承受能力。
(2)提高自己对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的认识,自觉增强自己生命的韧性。
课堂笔记
(1)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2)面对挫折,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3)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
(4)掌握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面对挫折,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
课堂小结
增强生命的韧性
生活难免有挫折
发掘生命的力量
挫折的含义
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反应
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生命蕴含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
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发掘自身的力量可以向他人寻求帮助,学习他人的经验
课堂练习
1.2022年两会期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有代表建议开设挫折教育实践类课程,把挫折教育融入课堂。把挫折教育融入课堂是因为( )
A.面对挫折,每个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都不一样
B.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每个人都会碰到同样的挫折
C.课堂上经历了挫折就可以避免社会上的挫折
D.挫折教育能使我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
D
课堂练习
2.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面对挫折,正确的做法有
①发现、发掘自己生命的力量
②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③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④可以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D
课堂练习
3.“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挫折是生命成长的一部分,要勇于直面挫折
②发掘自身的力量非借助外力不可
③及时调整自己,发掘生命的力量,增强生命的韧性
④生命蕴含强大的承受力和自我修复能力,要敬畏生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课堂练习
4.(2023年贵州省黔西南州)有一支“轮椅大军”组成的运动员队伍,成员都是脊髓损伤的重度残疾人。从瘫痪在床到会投标枪、竞速,从社会“隐形人”到金牌运动员,他们实现了生命的蜕变与绽放。他们的事迹启示我们( )
①自强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
②挫折是我们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
③成长是一个不断磨砺自己的过程
④面对困难要善于发掘生命的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面对挫折。①③④:分析题文,“轮椅大军”组成重度残疾人运动员队伍,从社会“隐形人”到金牌运动员,实现了生命的蜕变与绽放;结合教材知识可知,他们的事迹启示我们自强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成长是一个不断磨砺自己的过程;面对困难要善于发掘生命的力量;①③④符合题意;②:挫折不是我们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挫折具有双重作用;②错误;故本题选C。
C
课堂练习
5.(2023年甘肃省金昌)2022年感动中国人物陆鸿,幼时因病导致脑瘫,不愿成为家人累赘的他,经历了摆摊、开店、学影视后期,练就一手绝活。2017年,他带领残疾人做自媒体、开网店。如今,他的工厂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残疾人扶贫创业基地。陆鸿的事迹告诉我们( )
A.只有成长为大学生,才能实现人生真正价值
B.生命是独特的,我们只需要关注自己的生命
C.要正确对待挫折,勇于发掘自己生命的力量
D.挫折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挫折越大越成功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C:结合题干描述可知,陆鸿的感人事迹告诉我们要正确对待挫折,勇于发据自己生命的力量,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说法不符合实际,普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照样可以实现人生价值;A错误B:我们同样要关注他人的生命;B错误D:说法太绝对;D错误故本题选C。
C
课堂练习
6.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左腿的“芭蕾女孩”李月,坐在轮椅上,面对挫折没有放弃,作为残疾人代表先后参加了北京两次残奥会的闭幕式表演。李月圆了自己的“芭蕾梦”的事迹体现了( )
A.相信自己的人都能够成功实现人生的逆袭
B.人生总是不平坦的,历经挫折必定能成功
C.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
D.挫折往往成为意志坚强的人成功的垫脚石
D
课堂练习
7.张亮患有先天性成骨不全症,“脆骨病”带来的频繁骨折,让他饱受苦痛的同时,也失去了独立行走的能力。为了能自由“行走”,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毕业,他一直借助“扭扭车”代步,十年间他用坏了10辆扭扭车,也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扭扭车男孩”张亮用行动告诉我们( )
①挫折孕育成功,挫折越多越好 ②直面人生逆境,发掘生命力量
③学会自立自强,拒绝他人帮助 ④磨砺坚强意志,敢于迎接挑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