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题目 圆弧连接课程 机械制图 学时安排 2课时(共90分钟) 班级所选教材 《机械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 授课类型 理论课教材分析《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本课程我校选用了王幼龙老师主编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机械制图》第三版教材。本书以识图为主,读画结合,学以致用。 本课选自第二章第三节圆弧连接。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掌握运用圆弧连接形式作图,为今后学习平面图形的作图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情分析基本情况:15级数控1班,男生班有个性有创意,思维敏捷。 知识储备:已掌握作图工具基本的使用方法。作为升入高中后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所有同学都是同一起跑线。 心理需求:兴趣广泛而不稳定对待新事物好奇心比较大,动手能力极强。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知圆弧连接的概念和作图步骤。 2.掌握三种形式的圆弧连接。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前视频,掌握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 2.学会利用小组的力量探讨问题,发现并弥补不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逐渐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态度。 2.通过小组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感知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1.圆弧连接的步骤; 2.掌握三种圆弧连接方式。教学难点 1.两圆弧的内接,外接; 2.熟练运用圆弧连接的三种形式作图。关键点 圆心,切点的寻找创新点 企业导师进课堂教学用具 多媒体,圆规,尺子教学方法 教法 翻转课堂,分层教学,提问设疑, 讲授演示等教法学法 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实践操作,讨论归纳板书设计 2.3圆弧连接 圆弧连接的概念 锐角钝角直角圆弧连接的形式 两直线间的圆弧连接 圆弧与直线间的圆弧连接 两圆弧间的圆弧连接 (1)定圆心(2)找切点(3)作圆弧圆弧连接步骤课前准备资源准备:微课,导学案 教 师:将微课放在云盘中,创建云盘链接,将32个学生4人一组分成8组。 学 生:课外时间打开云链接,在线或下载相应文件,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并相互批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 (约3min) 问:生活中圆弧随处可见,那同学们能否举些例子来说明我们生活中的圆弧呢? (学生举例,教师多媒体演示例子) 问:好,非常好。那如果我们把这些圆弧去掉呢?用其他形状来表示,会变成什么样子? (教师演示多媒体) 述:由此可见,圆弧在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非常重要。 答: 变成带棱角的图 不再圆滑 引用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情反馈(约12min) 述:课外,同学们通过微课的学习,并完成了相应的作业。老师通过抽查,发现大家非常棒! 问:通过微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要跟大家分享的吗? 述:很好!同学们课外学习的收获都很大呢!从刚才大家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发现,圆弧连接可以分成三种形式。 问:有没有哪位同学可以用概括的语言来表达下圆弧连接三种形式? 问:既然知道了圆弧连接的三种形式。那我们的圆弧具体的连接步骤呢? 问:同学们的掌握情况非常好呢!那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碰到什么疑难的地方呢?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下。 答: 学会了两直线间的圆弧连接。 学会了直线圆弧间的圆弧连接。 学会了圆弧与圆弧间的圆弧连接 …… 答: 两直线间的圆弧连接。 直线与圆弧间的圆弧连接。 两圆弧间的圆弧连接。 ………… 答: 求连接圆弧的圆心; 找出连接点的位置; 在两连接点间画出连接圆弧。 答: 没办法很好的区分圆弧的内连接和外连接。 ………… 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课外自学情况。 旨在突出本课的重点内容,完成教学基础的学习。 为了发现学生的漏洞,了解盲区。依学而教(约20min) 述:既然同学们有这样的疑惑,我们再回顾下微课中相关的内容,共同探讨一下。 师对相应知识点辅助讲解。 述:通过刚刚的共同学习,相信同学们都掌握了内接,外接的连接形式。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一道习题: 请学生上黑板做练习 生看微课; 生小组间讨论共同做练习; 生上黑板做练习,同学对完成的题目做评价。 通过微课重播放,为学生解惑。 小组协作,相互提点。 锻炼同学上台胆量;薄弱知识点显性化,突破难点拓展测试(30min) 任务一: 简答 1.圆弧连接时,连接点应在什么地方? 2.圆弧连接中,如何求连接弧的圆心与已知弧的切点? 任务二: 作图题 任务三: 大家都知道,我们数控专业的实训课跟金星机械公司有合作。本节课,我们请到了该公司的叶师傅,他今天为我们带来了他们公司生产的一个零件,需要我们同学帮助完成图纸的绘制。下面,请叶师傅讲解下要求。 叶师傅:同学们可以看到我手中的这个零件,跟你们课本32页的图2-19是一样的。现在需要你们对照实物,将老师发给大家的图纸,补充完整。要求连接处自然,光滑,无缝隙。 教师与导师巡回指导; 要求作品展示。 自主完成,小组内互改; 自主完成,小组间互改; 小组同学共同讨论完成图纸绘制; 同学上台展示作品。 检测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组内成员形成个人竞争意识; 检测重难点题目的掌握,力求当堂达标。形成组间竞争,激发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联系到生活中的实例,综合运用圆弧连接知识,增加任务难度,使学生能感知学有所用。 理清上课思路,锻炼自我语言表达能力。多元评价 (约10min) 企业导师评价任务三的完成情况,评选出最合标准的图纸。教师根据学生自评互评情况,结合课堂效果以及导师的评价,对学生进行评价。选出最佳个人和最优小组,并颁发流动红旗。 根据评价表自评,根据作业互改,作品展示,组间互评。 激励学生,取长补短,提高自我。课堂小结 (约10min) 教师对学生的总结再加以概括,总结本堂课知识技能点,并借用名言渗透德育内容: 人生之路不是坦途,更不会是一条直线,所以要学会变通,要前进就要学会转弯,再转弯,但从来不会改变自己人生的半径,更不会改变人生的轨迹。 根据课堂学习情况,学生归纳本节课的学习心得,分享自己在课外学习方法。 梳理概括本课知识,引导学生逐步养成总结反思学习过程的能力,促进同学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渗透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正确把我自己的人生。课后作业 (约5min) 1.读一读 圆弧连接步骤: 定圆心 找切点 画圆弧 2.练一练 采用下节课所需学习的内容,补全手柄图纸。 3.想一想 思考生活中常见的圆弧有哪些? 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巩固本课知识。教学反思收获: 1.翻转课堂,学生可以在课堂之外,利用碎片时间,随时可以学习。 2.依学而教,教师在学生的“学中教”,而非传统的“随教而学”。 3.企业导师进课堂,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感知学有所用。不足: 1.布置的课堂练习过于固定,缺少学生自主想象环节。 2.课外自主学习环节,有些学生还欠缺学习的意识。改进措施: 1.进行灵活性的课堂练习,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2.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经常提供一些比较优秀并且活泼的视频供学生课外学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