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表达内形的方法——剖视图》教学设计课题 表达内形的方法——剖视图 学时 1课时设计理念 职业教育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在推动制造业发展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对我们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技能操作的必要环节。本节课围绕“做中学,学中做”教学理念以任务驱动法为主线、辅以分层递进法、交流评价法开展教学。教材学情 教材分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主编的《机械识图》第二版,本教材是数控加工专业学习的重要指导教材,是机械类专业必修课程。为学生将来学习后续专业课和技能课奠定基础。章 节:项目五 任务一 识读零件图。为之后学习零件图、装配图奠定基础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数控专业高一3+2班级,学生已经学习了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具备了本节课所需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技能基础。中职学生虽然存在基础薄弱,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且多数学生性格内向,需要鼓励。但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对感兴趣的东西接受能力强,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较为敏感。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剖视图的形成2.掌握全剖视图的画法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分析掌握剖视图形成及画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物组合体作为教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交际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剖视图的形成及画法2.剖面符号的绘制难点 1.绘制全剖视图时容易产生的多线、漏线现象2.剖面区域的确定教法学法 教法 任务驱动法、分层递进法、交流评价法学法 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教学准备 1.多媒体投影设备、电脑设备、实物投影设备2.PPT、微课视频3.组合体实物4.课前分组(52人,4人一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设疑引题 提出问题:下图1-1所示零件内部结构复杂,用三视图表示读图不便,提问学生是否有更好的表达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同时下达本节课学习任务。 图1-1 图1-2 教师:PPT播放组合体三视图并提问。学生:思考老师的提问。 通过提问调动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题。(二)任务闯关 给学生布置任务:将图2-1所示组合体拆开,测量图2-2所示一半组合体相关尺寸并绘制其主视图。 图2-1 图2-2图2-3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图2-4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学习如何绘制剖面符号,最终补全主视图得到全剖视图。 教师:布置任务。来回巡视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视情况予以辅导,记录下学生绘图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学生目前还没有剖视图的概念更不知道如何绘制剖视图,同时剖视图绘制需要一定空间假想能力,对于初次学习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通过任务设置逐步引导学生绘制出全剖视图分解难点,降低学习难度;同时通过小组协作的形式使学生学会相互协作;借助学生做的实物零件激起学生学习热情利于本节课的教学开展。(三)新知探究 全剖视图的画法让学生回顾绘制全剖视图的步骤顺序,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剖视图的画法:定剖切位置(尽量通过较多的内部结构(孔、槽等)的轴线或对称平面,并平行于选定的投影面。) 图3-2画内外轮廓(处在剖切平面之后的所有可见轮廓都画齐。) 图3-3 图3-4 图3-5 图3-6将学生可能出现的多线、漏线等错误画法用微课视频进行展示讲解让学生从中对照,检查订正自己画的图 图3-7打剖面符号(按规定在剖面区域画出与零件材料相应的剖面符号,对于金属材料(或不需要表示材料类别时)来说剖面线用细实线画成与主要轮廓线或剖面区域的对称线成45°的一组等距线,距离2~4mm。)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回忆总结全剖视图画法,讲解要点。播放微课视频引导组织学生观看,并对所画视图纠错改正。学生:积极回忆所做工作,归纳总结全剖视图画法,认真观看微课视频及时订正自己绘制的视图。 摒弃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从做中学习,自主思考总结得到全剖视图画法步骤,教师负责引导。配合微课视频来辅助教师落实教学重难点。(四)巩固提升 让学生自主改画下图,期间循环播放剖视图画法flash和剖面符号微课视频供学生选择性学习。图4-1挑选学生作品进行举例展示,让学生观察纠错及时订正。让学生观察比较所画剖视图与原视图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请几位学生来分享观点总结出全剖视图画法规律。 图4-2 图4-3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绘图情况予以辅导。展示学生作品作简短的点评;要求学生观察比较两视图,引导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请学生分享观点,总结归纳观点。 学生:认真绘图。听取点评,认真观察比较视图积极讨论发表自己观点。 通过及时练习使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也让教师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展示学生作品并作点评使学生产生被肯定感,进一步激发学习动力。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比较分析、探索培养观察力,通过小组讨论汇总观点并分享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五)总结归纳 要求学生小结剖视图形成步骤,配合多媒体课件讲解。 图5-1引导组织学生总结绘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配合板书对本节所学内容再梳理一遍。布置课后作业 图5-2 教师:书写板书,引导组织学生复习回顾。学生:认真聆听,回顾本节课所学。 使学生加深对本节课的印象,对知识点掌握更熟练。(六)交流评价 下发课堂学习评价表,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后收上来课后教师给每位学生进行师评。 图6-1 教师:下发课堂学习评价表。学生:认真填写好评价表。 学生填写评价表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提升。教师根据评价表了解学生课堂学习情况。教学反思亮点:1)将学生加工的零件作为教学载体,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2)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化抽象为具象,提升了课堂效率;3)在教学中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负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分析、归纳的能力得到提升。不足:分组不均衡使得部分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未及时完成任务。PAGE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