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数控加工机械基础》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参数及几何尺寸的计算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教版《数控加工机械基础》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参数及几何尺寸的计算 教案

资源简介

《数控加工机械基础》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参数及几何尺寸的计算
【教 材】 《数控加工机械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组编
【授课背景】 在学习了齿轮传动的定义和类型、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名称、材料和常用齿轮加工方法等知识的前提下,利用生产性齿轮图纸和塑料齿轮,从实践中来学习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计算公式和正确啮合条件。
【设计思路】 以生产性齿轮图纸为学习载体,用企业面试的情景来串联知识点,以塑料齿轮为辅助,采取由实践到理论的方式来学习新知识点,对知识点的学习程度以“实用、够用、必须”为原则,不求面面俱到,甚至简化个别原理性知识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准确说出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正确啮合条件。
2.能准确计算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生产性图纸的分析,提高识图和审图的能力。
2.通过对生产性图纸的分析,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在实践中学习知识乐趣,喜欢到实践中去学习。
2.在小组合作中逐步树立互相帮助、互相讨论和共同进步的团队意识。
【重 点】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正确啮合条件和计算公式
【难 点】 正确啮合条件
【授课类型】 理实一体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教学法、启发引导教学法等。
【教时、教具、课前安排】
教 时:40分钟
教 具:多媒体课件、齿轮图纸12张;塑料齿轮36只等。
课前安排:按同组异质将学生分为12组(借班上课,随意分),每组2人;学案每人1份;每组三只小齿轮,一张图纸。
【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和要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营造气氛 播放一段长3分55秒的有关时钟两个拟人化齿轮的视频 观看思考 创设贴近主题(齿轮)的意境,为课的导入作准备,也为课的结束埋下伏笔
贴近企业情景导入(约1分)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王洪凯,他是08实习5班实习生,洪凯同学原来在萧山浦阳的银宇集团实习,由于各种原因,他想换实习单位,新目标单位是杭齿集团。去单位的第一天一位老员工给了他一张图纸,问了他4个问题,后来他才明白这就是面试。今天大家有幸能看到这张图纸的真面目,请大家打开信封,取出图纸。 倾听并观看实习生换单位路线图取出图纸 融企业元素于课的导入中,既可为后面的体验面试作铺垫,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面试准备(约2分) 我给大家2分钟左右的时间熟悉图纸,同时请大家思考学案面试准备的3个问题;2分钟后我们开始体验和学习洪凯同学回答过的问题。 阅读图纸并思考 给学生时间准备既符合面试流程,也可以观察学生的基础,为后面的教学作准备。
体验面试(约34分)体验面试(约34分) 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1)模数m(2)齿形角α(3)齿数Z二、计算公式(1)d=mz(2)da=m(z+2)(3)df=m(2-2.5)三、正确啮合条件m1=m2α1=α2四、标准中心距a=m(z1+z2)/2 面试第一问这个齿轮的模数、齿形角和齿数分别是多少?面试解读 面试真实意图:考察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它们是齿轮各部分几何尺寸计算的依据。 讲解知识点展示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 1、模数(阅读教材P75完成学案模数第1题,教师精讲) 2、齿形角(阅读教材P75完成学案齿形角第1题,教师精讲)3、齿数 面试第二问假如你是此图纸的审查者,请审查一下图纸中Φ105和Φ100大小是否有误? 面试解读 面试真实意图:考察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部分几何尺寸计算公式。 讲解知识点 展示d、da、df计算公式并说明 请各组审查后回答面试第二问 (活学活用)假如是我这位老员工,我会这么做,然后问:这个齿轮的模数和齿数分别是多少?面试第三问与图纸上的齿轮配对的齿轮(即能正确啮合的齿轮),它的齿数是多少?它的模数与齿形角呢?面试解读 面试真实意图:考察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 讲解知识点请学生阅读教材76页后回答。 设问:为什么模数和齿形角必须相等? 取出信封里的三个齿轮,哪两个可以正确啮合?这两个可以和另外一个啮合吗?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讲解:大小一样——模数相同 形状一样——齿形角相同面试第四问请审查图纸参数表中齿轮副中心距及其极限偏差72.5的大小是否有误? 面试解读 面试真实意图:考察两个正确啮合的直齿圆柱齿轮的中心距。 讲解知识点展示图片并讲解(分度圆相切)请学生看图计算中心距讲解中心距的完整公式审查后回答面试第四问 读图后回答思考 领悟 做学案、倾听读图、思考思考 领悟 思考讨论后计算、回答 思考讨论后计算、回答读图后回答思考阅读教材、回答思考操作、思考、回答聆听、做学案观察、思考观察看图计算审查 由图纸的三个基本参数通过面试和面试解读引出本课第一个知识点坚持“必须、实用、够用”的原则简易地解读知识点从实践的角度引出第二问只讲实践中要用的,回避原理性难点(不推导公式),先从简单的入手由图纸配对齿轮的齿数引出两个啮合齿轮的模数和齿形角的关系,坚持从实践中学知识用实物演示,由实践到理论来解决本课的难点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结合图纸实际来讲解中心距公式,使学生感觉知识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总结面试(约3分) 展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请学生总结教师点评和总结 回答领悟 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总结知识点呼应课前的视频,引出作业
作业 详见学案,要求三天后连同学案一起上交任课老师
- 11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