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垂直度误差,位置度误差的测量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教版《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垂直度误差,位置度误差的测量 教案

资源简介

课题:《垂直度误差,位置度误差的测量》
【教 材】 《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 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组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课时】 3课时
【授课背景及思路】
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轴,孔零件的形状公差。本节我们将更深入的学习型位误差,学习型位误差中面对线测量垂直度误差。
【设计理念】
立足教材知识点,结合典型零件的垂直度误差,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降低知识的难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轴件的垂直度来讲解,对知识点进行体系化处理;对知识点的教学力求预设最小化,生成最大化;以老师引导学生讲解的形式组织教学,促使学生合作交流、竞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垂直度,位置度的含义,符号及应用范围;
2、能够看懂图纸垂直度,并能够进行分析;
3.心轴的使用:
4.测量结果的数据处理:
5.测量仪器的维护与保养:
过程与方法:1、以轴件图纸进行分析,引出概念及重点;
2、以实际零件最课堂讲解,理论与实践相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仔细观察、主动探究、积极回答的良好学习习惯和规范的操作习惯;
2、树立互相帮助、讨论和共同进步的团队意识;
3、不断产生学习专业基础课的兴奋点。
【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重 点: 垂直度的含义和符号,垂直度的应用。
难 点: 垂直度误差,位置度误差的测量。
关键点: 应用与分析。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工作现场实物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教时、教具、课前安排】
教 时:45分钟
教 具:多媒体课件、轴类零件若干,测量器具,测量量具。
课前安排:按同组异质对学生进行分组,均分8组,每组5人,选出组长;自主合理安排分工。
【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和要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气氛营 造 给学生欣赏各类零件样品 讲解 欣赏
创设情景提出任务(约2分) 欣赏零件的同时提出一系列有关的问题,垂直度误差 情景提问图片展示,提醒学生观察图片图片展示台钻结构图,并提问 思考 回答观 察笔 记回 答
启发引导实施任务(约25分)活动演练(约15分) 任务一1. 看懂图纸,进行误差的分析。 2. 基准要素为圆柱的轴线 3. 允许变动的公差值,且垂直于基准线的两平行面之间。 零件讲解4.反复掌握各类垂直度误差表达的含义。5.线对线测量垂直度误差时心轴的使用。6.两种不同垂直度误差的测量 任务二活动一:面对线测量垂直度误差 【设 备】 组合简易装置 【测量步骤】 共四个步骤进行 【数据处理】 将测得的最大值M1与最小值M2之差即为垂直度误差(代数值计算)。 作 业:给定垂直度公差测得的数据,学生独立完成计算,计算出垂直度误差。活动二:线对线测量垂直度误差【设 备】 组合简易装置【测量步骤】 共五个步骤进行 【数据处理】 L1/L2*(M1-M2) 作 业:给定垂直度公差测得的数据,学生独立完成计算,计算出垂直度误差。 任务三想一想:两种测量方式与方法哪种最简便, 测量精度更高,为什么? 学生实习常见的测量误差 符号分析, 情景提问零件讲解 教师仔细讲解具体过程M1-M2教师仔细讲解具体过程公式讲解教师分析L1/L2*(M1-M2)讲解公式含义老师分析1.手握姿势错误导致的误差;2.读取数值的方式错误;3.量具本身的误差;其 观 察思 考讨 论观 察讨 论回 答回 答观察、聆听、笔记聆听、笔记思考、讨论思考、讨论、思考、讨论思考、讨论思考、讨论记录思考、讨论记录思考、讨论
总结评价拓展任务(约3分) 1、总结本节课内容。2、表彰各组3、拓展任务并布置作业 用零件引导、协助学生回答综合评价各组(表扬各组最闪光点、指出不足之处)提要求(字迹清楚、按时上交) 回 答聆 听笔 记记 录
【教学反思】 值得肯定的方面:将专业基础课按理实一体化方式进行教学;将分散的知识点紧密的串联起来;教学形式创新,如分组分工,回答有提问、抢答等;作业按任务书形式出现。
不足之处:在涉及理论的过程中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强,对于实践的能力稍差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