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教学设计授课教材 《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高教出版社 书号授课项目 零件线性尺寸的测量之任务二 ----轴径的测量授课班级 中职一年级 授课地点 本班教室 授课类别 示范课(或随堂)授课背景及思路 任务一长度测量主要让同学们学会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的读数原理及读数方法任务二在任务一的基础上,巩固其具体读数方法、步骤、强调在实际生产中如何读数,是任务一的深化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企业精神、注重质量意识,将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做到学以致用。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认知游标卡尺的读数原理,并且会正确读数; 2、能够认知千分尺的读数原理,并且会正确读数;[过程与方法目标]1、领悟游标卡尺、千分尺校验的重要性; 2、感受量具保养的必要性;[情感与态度目标]1、锻炼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思想; 2、在学习中,让学生手脑并用,培养心智技能; 3、坚决贯彻7s管理精神,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核心 重难点:1、游标卡尺在实际生产中的正确使用2、千分尺测量轴径的具体方法及步骤核心点:游标卡尺、千分尺检验的重要性以及其对尺寸的影响教学方法 讲授法、项目化教学法、启发式行为引导法、示范法、练习法、巡回辅导法、电化教学法、讨论法、笔记法教学用具及教学准备 用具:轴零件(φ10、φ32)、游标卡尺(0~150),外径千分尺(0~25、25~50),千分尺校验棒、麂皮绒(纱布)教学准备:8位同学/大组, 4位同学/小组,每两位同学发放一种规格的轴,有两种规格,相邻四位同学检测完第一根轴,两组可以互换,4位同学/(2把游标+2把千分)随堂报告 检测分析表(与零件轴个数配套)【教学程序与策略】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和要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前准备 每大组组长领取对应轴零件和量具 发放 领取 让同学有感新认识创设情境提出任务 通过幻灯片上轴零件图形演示,让学生识图并查公差表 (图1) (图2) 1、识读图纸,能看懂基本偏差和上下偏差2、布置任务,进行查表 根据图纸标注偏差,查书本附录Ⅰ,确定偏差范围 巩固机械识图能力,根据图形,能快速查表启发引导任务实施 任务一:游标卡尺检测轴径任务二:外径千分尺检测轴径 轴径测量游标卡尺测量:清洁、校对游标清洁圆柱销测量圆柱外径并记录测量圆柱长度并记录整理游标放回盒内外径千分尺测量:清洁校对千分尺清洁圆柱销测量并读数清洁整理千分尺 学生互动,通过老师的示范,学会检测并作好记录与分析 利用具体的实物,让每位同学学会游标及千分对轴外径和长度的检测活动知识及拓展 测量小直径轴与大直径轴在用手姿势上有何区别 图2-40, 2-41测量装夹在车床上的轴径 图2-42其他千分尺的认识 测量小直径时可单手用力,测量大尺寸必须两手配合,保持平稳左手握尺砧,右手旋活动套筒,靠近测量其他千分尺有:尖头千分尺、螺纹千分尺、公法线千分尺、杠杆千分尺等 通过放灯片演示,让同学们了解其他种类千分尺, 在熟悉常用量具的同时,了解其他相关的一些量具总结评价 通过PPT演示、教师示范、学生自己动手测量,并做好相应检测报告,体会自己与别人在测量上的异同,明白量具精度对测量的影响,在心中树立严格控制质量的信念教学反思:1、通过游标和千分对轴的检测,使同学们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书本上枯燥的知识在测量的过程中加以消化,打破了以前纸上谈兵的做法,让每位同学平等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积极性。 2、组与组之间测量速度控制不好,有的快,有的慢,形成速度差异,质量是关键,但速度也需把握好。附表轴径测量检测报告游标卡尺检测 外径千分尺检测序号 外径 长度 检测者 序号 外径 长度 检测者1 12 23 34 4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