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电子基本电路安装与测试》项目2 任务2 基本放大电路的安装与测试(第一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教版《电子基本电路安装与测试》项目2 任务2 基本放大电路的安装与测试(第一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任务2 基本放大电路的安装与测试(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任务一:电路认识(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各元器件的作用)任务二:电路安装(绘制接线图、元器件识别与测试、元件成型与插装)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1.会认识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各元件功能。2.会根据电路原理图,初步完成电路的安装。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情境创设、任务驱动,做学教一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 2.通过基本电路的安装,学会电路安装的步骤与要求。情感目标:1.结合应用实例,体会放大器与人们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兴趣。2.培养学生整理整顿等习惯,养成良好的专业素养。
教学重点 电路安装及工艺
教学难点 放大电路中各元件功能
课前准备 发放学案和元件包整理课桌上书以便摆放和操作关注学生手机和考勤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创设情境,了解项目要求学生检查手机的同时,我用手机轻微地播放中国好声音歌曲《我爱你中国》,谁?不好意思,我。后面的能听到吗?(然后用小蜜蜂扩音器),2015中国好声音群星开场秀歌曲,好听吗?为什么能听到了,我刚才用了什么电子产品? ---小蜜蜂扩音器,引出项目2:小信号放大电路的安装与测试 放大电路的应用还有哪些?录音机、电视、电脑等音视频放大(PPT展示)但注意如放大镜、眼镜却不是,它们是物理透镜的原理实现放大,不同于电子信号的放大。二、项目引领,提出任务 想自己做一个放大器吗?看看电子新产品“DIY小音炮”主板中的放大电路。 前面部分就是最基本的放大电路,任务2:基本放大电路的安装与测试(板书)。我们的任务目标是基本放大电路成品安装与测试(展示),播放微视频,明确主要内容:电路安装、静态测试、动态测试,并提出本节学习内容:电路的安装。分解任务1、2(PPT展示)。 惊喜中激发学生兴趣引发思考联系实际抢答学习项目,明确任务目标
1.继续完成电路布局、焊接、连线等制作,学习准备调试内容。
2.如何在基本放大的基极串接一个可变电阻RP?试画出原理图。 看一看 学一学讨论交流补充深化情感体验视频观察学一学画一画学一学评分表打开材料袋识别与检测记录交流评价记录整理整顿
2.元件功能
1.绘制安装图(布局)
3.元件布局、插装
教学反思 (一)导入环节中创设惊奇的教学情境要求学生检查手机是否关闭的同时,我用手机轻微地播放中国好声音歌曲《我爱你中国》,然后用小蜜蜂扩音器引出项目。本节课依据教学内容,我在导入环节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目的是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为新授的教学内容打好铺垫。 (二)理论教学宜简约又深化 在任务实施环节任务1(电路认识)中简约成两个问题:1.电路由哪些元件组成(名称);2.各元件的功能是什么(作用)。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解决两个问题。 深化点拨:1.对一个人的认识,要知道他什么信息?(名字、来自哪里,做什么的),如RB、RC的命名;es(信号源)与UCC的区别;2.各元件功能保证电路正常放大信号,缺一不可,无RB或RC的电路能否正常?以三极管为核心其他元件为辅助的放大电路,好象是一个班集体、企业单位,你是领导或技术核心人员,但需要各司其责,大家一起努力,团队协作,共同实现目标(升华)。 老师只有钻研教材,上起课来就会微言大义,发人深醒,从而让学生听起来轻松,嚼起来有味。 (三)实践操作教学规范又创新 规范:任务2(电路安装)按步骤分为绘制电路安装图-元件识别与检测-元件成型、插装-焊接-检查-调试检测等流程。每个环节附有工艺评分标准供参考。操作过程融入7S管理(整理、整顿、清洁、清扫、安全)。 创新:操作示范时引入微视频,对接企业产品工艺标准与生产车间管理要求;操作过程实时记录(手机拍摄)反馈(QQ、微信共享),实施交流点评。 (四)精心预设与精彩生成 要达成一节课优质的课,精心预设与精彩生成是重要的标准。首先,务必充分做好学情分析,生情生本决定教材处理,是教学设计的基础。本节课是借班上课,通过电话等方式只能较粗略了解学生总体情况,如基础差,学过哪些知识点等是不够的。如教学中学生绘图布局、基本元件识别与检测环节预设不足。只有更深入去了解班级学生和更多的预设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其次,如何调控预设不足时的矛盾,促成精彩生成。 (五)反馈与调控课堂管理要有反馈信息,并要求对反馈信息应敏感,判断应当准确,处理应果断,对后续落实目标的教学要调节,回授、补偿就及时。在本节教学实施中,电路安装布局时,巡视中发现,由于对元件符号的不认识及首次画这种图,大多学生不适应,迟缓进行。此时,我适当提示启发,及时解决问题,但已延迟了预设的时间;另在元器件识别与检测环节时,又遇学生困难,其实有的学生对电阻色环及万用表测量不会(与了解的学情差距较大),很多小组只能让听课指导下勉强完成。其间,我根据个别组情况,同时提醒其他同学可能出现的共同问题。这样,调控的作用显得多么重要。及时降低要求与难度,提供多种途径的帮助,如延长时间、同伴互助、老师指导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