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师姓名 授课形式 讲授 授课时数 2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授课班级授课项目及任务名称 第一章 概述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目标和学习方法。2. 熟悉加工误差、公差、互换性和标准化及技术测量的含义,和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技能目标 1.懂得加工误差在生产中是不可避免的,零件实际尺寸与基本尺寸之间的误差是正常的,只要在正常公差之内的产品都是合格的。2.认识互换性与标准化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 1.熟悉各新概念的含义及其分类。2. 了解互换性和标准化的含义及其作用。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从实际生产的角度来考虑分析问题的习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任务驱动法、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讲练结合学时安排 2学时(90分钟)可以安排讨论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和互换性的优点。教学条件 多媒体课件。课外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1-1,1-2,1-3检查方法 随堂提问,按效果计平时成绩。教学后记授课主要内容第一章概述任务引入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是机械类专业一门很重要的实用课程。包含极限与配合、形位公差、表面轮廓粗糙度及技术测量和实训等四个方面内的内容。需要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更需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够准确地对机械零件进行技术测量。学习时要注意理论联系,考核时实践测量能力占有相当高的比重。知识链接一、加工误差1、定义零件的实际尺寸和理论上的绝对尺寸之差称为加工误差。2、形成原因加工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可能把零件加工成理论上的准确尺寸3、举例以生产直径60mm,长度为100mm的圆形工件为例,如果要求生产10件产品,可以发现这10个工件中外圆直径正好等于60mm的工件不多,也许1个或2~3个,大部分都不可能准确地正好等于60mm,或许多0.01,0.02甚至0.05mm, 也有可能比60mm小0.01,0.02甚至0.05mm,这就是实际生产与理论要求值之间的误差,这个误差称为加工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要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零件还是可以使用的,称之为合格产品。能否生产出正好60mm的产品呢?应当说是可以的,但是比较困难,因为只要有点超差,零件就称为废品,会造成很大的浪费,提高了生产成本。在生产中由于设备的精度,刀具的磨损,测量的误差等等因素都要影响产品的精度,所以加工的误差是很正常的,是不可避免的。4、加工误差分类 1)尺寸误差;2)形状误差;3)位置误差;4)表面轮廓误差;二、公差1、定义指零件的尺寸、几何形状、几何位置关系及表面轮廓参数值允许变动的范围。2、分类1)尺寸公差;2)形状公差;3)位置公差;4)表面轮廓公差; 3、举例规定允许零件误差的范围值。如上述工件允许60外圆的最大尺寸为60.02,最小的为59.99,则公差值为60.02-59.99=0.03为其公差值,即最大的实际尺寸与最小实际尺寸之差称为公差。在公差范围内的产品都属于合格产品,公差值小,其零件的精度高,加工时间长,制造成本高;公差值大,零件的精度低,其加工容易,制造成本低。所以应当在满足零件使用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精度,选择较大的公差值。三、互换性1、引入相互运动的表面,必定存在着摩擦磨损,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必然需要更换易损件,如轴承、活塞环、刹车片等等。只要采用相同规格的零件更换已经失效的零件,机器设备就能恢复原有的工作精度,称这些零件之间具有互换性,如用6208轴承去替换失效的轴承,机器就能重新正常的工作,说明6208轴承之间能够互换,不仅其外径内径和厚度的基本尺寸一样,而且公差值也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互换性在机器制造生产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保证了机械设备能正常的运转,减少维护的时间,提高了生产率,而且降低了成本,适用于大批量的生产,也是标准化生产的基础。所以说互换性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原则。反过来想想,如果机械零件没有互换性,许多机器将因为其中某个零件的失效,而不能得到及时的维护导致不能正常工作,那是一个多么大的损失!2、定义互换性是指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要任何挑选或附加修配(如钳工修配)直接装在机器上,就能达到规定的功能要求。3、性质1) 同一规格;2)装配中不须调整和修配;3)装配后完全满足产品技术性能要求;4、分类1)完全互换;2)不完全互换;5、意义对产品设计, 零件的加工和装配方面,机器的使用和维修方面产生重要作用。设计方面:产品标准化,系列化,简化零部件的设计计算过程,缩短设计周期。加工和装配方面:易于组织自动化,专业化的高效生产。3)使用和维修方面:减少机器(产品)维修时间和费用方便于用户四、标准化1、定义指制定、发布标准和贯彻执行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全部活动过程。2、分类1) 基础标准;2) 产品标准;3) 方法标准;4) 安全与环境保护标准;3、举例如彩电的标准是21吋、25吋、29吋、34吋,而液晶彩电为32吋、37吋、40吋、42吋等。除此之外在两个尺寸之间不可以再出现其他的标准,这成为彩电生产的普遍的规律,是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和广泛的指导意义,成为标准化的生产。有利于组织现代化的生产和专业协作交流,及产品的流通与维护。五、技术测量1、定义把测出的量值与图样的要求进行比较,进而判断被测量零件是否合格。2、内容长度、角度、表面粗糙度和形位误差。用各种测量工具仪器检测工件与图样的要求作比较,判断零件是否合格的过程。它包括长度、角度、表面粗糙度和形位误差等内容。只要误差在图纸允许的范围内都是合格产品。技术测量决定了产品和机器的质量,是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证。任务小结1. 本课程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技术基础课,学习中密切理论联系实际。2. 加工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可分成四大类。公差控制误差的大小,公差小的零件其精度高,公差也分成相应的四类。3. 互换性的基础是公差,互换性是重要的生产原则,适用于大规模的生产。标准化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分为四种标准。4. 技术测量是决定产品是否合格的关键。学习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结合课堂提问,计入平时成绩。课后作业完成课后习题1-1,1-2,1-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