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铧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铧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铧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诊断性考试
理综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B 1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S 32
Cl 35.5 Fe 56 Zn 65 Ag 108
一、选择题(1-13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6分,共计78分)
1.三类营养物质氧化时释放的能量与耗氧量如表所示:
营养物质 体外燃烧释放能量(kJ/g) 体内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kJ/g) 耗氧量(dL/g)
糖类 17 17 0.83
蛋白质 23.5 18 0.95
脂肪 39.8 39.8 2.03
根据表中内容不能作出的判断是( )
A.耗氧量的多少可能与它们所含元素的相对含量不同有关
B.糖类是生命活动的唯一能源物质
C.体内外蛋白质分解释放能量有差异可能是因为产物不完全相同
D.同质量时,脂肪贮存能量最多
2.某生物兴趣小组在野外发现一种组织颜色为白色的不知名野果,该小组把这些野果带回实验室欲检测其中是否含有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对该野果进行脂肪的检测实验需要使用显微镜
B.若对该野果的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并酒精灯直接加热出现较深的砖红色,说明该野果中含有大量的还原糖
C.进行蛋白质的检测时可用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直接代替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因为它们的成分相同
D.进行还原糖检测实验结束时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便长期保存备用
3.我国卫生部将猪流感病毒正式命名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H和N分别指的是病毒表面两大类蛋白质——血细胞凝集素和神经氨酸酶,病毒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表面的两类蛋白质是在类脂层内合成的
B.该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
C.甲型H1N1流感病毒一定含有C、H、O、N、P等化学元素
D.利用高温等常规方法难以杀死甲型H1N1流感病毒
4.孟德尔在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黄色与绿色、圆粒与皱粒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故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F1产生的雄配子总数与雌配子总数相等,是F2出现9∶3∶3∶1性状分离比的前提
C.从F2的绿色圆粒植株中任取两株,这两株基因型不同的概率为4/9
D.若自然条件下将F2中黄色圆粒植株混合种植,后代出现绿色皱粒的概率为1/81
5.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一种单链RNA——(+)RNA,其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如下图所示,(一)RNA表示与(+)RNA互补的单链RNA,RNA复制酶用于RNA复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②④过程所需的嘧啶碱基数量相同 B.①③过程需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参与
C.①~④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且配对方式相同
D.新冠病毒侵入细胞后,需要先完成①过程才能进行②过程
6.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三倍体无子西瓜中偶尔出现一些可育的种子,原因是母本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有可能形成部分正常的配子
B.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都可使DNA分子碱基对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C.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自交,且遵循自由组合规律,后代有三种表现型,则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所占比例可能为7/16
D.八倍体小黑麦是由普通小麦(六倍体)和黑麦(二倍体)杂交后再经过染色体加倍后选育,它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可育的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4-18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9-21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对得6分,对而不全得3分,有错不得分)
7.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掩埋废弃电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B. 烟花爆竹的火药中添加的多种不同金属盐可产生五颜六色的焰火
C. 为防止中秋月饼氧化变质,可在包装袋内放入生石灰
D. 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8.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0.5 mol·L-1的(NH4)2SO4溶液中含有的的数目为1.0NA
B. 一定条件下,2.3gNa与足量的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C. 标准状况下,10g HF中含有的电子数为5NA
D. 一定条件下,2mol SO2与1 mol O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中O原子总数为6NA
9. 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A 配制0.1 mol·L-1的FeCl2溶液 称取12.7gFeCl2固体于10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
B 证明某待测液中一定存在 向待测液中加入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白色沉淀不溶解
C 实验室制备NH3 NH4Cl稀溶液与Ca(OH)2共热
D 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 将饱和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液体变为红褐色
10.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常温下呈液态,B元素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金属性最强,C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在同周期最小,B、C、D三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半径: A<C<B
B. 元素的非金属性: A> D
C. 工业上采用电解C的熔融氯化物的方法冶炼单质C
D. A与D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11.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当闭合该装置的电键时,观察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一段时间后,甲池内溶液的pH值减小
B. 丙池中E极的电极反应为2Cl——2e—=Cl2↑
C.电子移动方向为A→→F
D.当乙池中D极质量增加2.16g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56mLCH4(标准状况)
12.下列关于2-环己基丙烯()和2-苯基丙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者均为芳香烃
B.2-环己基丙烯的一氯代产物有7种(不含立体异构体)
C.二者均可发生加聚反应和氧化反应
D.2-苯基丙烯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
13. 25°C时,向某Na2CO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溶液中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φ)随溶液pH变化的部分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a2CO3溶液中: c(Na+)> c(OH—)> c( )> c( )> c(H+)
B. pH=8时,c(Na+)= c()
C. pH= 7时,c(Na+)= c() + 2c( )
D. 25 °C时, + H2O + OH—的平衡常数为10-4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4.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1s末改变运动方向 B.物体在3s末运动方向改变
C.物体在1s时离出发点最远 D.物体在2s时的速度与4s时的速度相同
15.如图所示为传送带运输机的示意图,A为传送带上的货物,则(  )
A.如果货物A随传送带一起无相对滑动地向上匀速运动,A受到沿传送带向下的摩擦力
B.如果货物A随传送带一起无相对滑动地向下匀速运动,A受到沿传送带向下的摩擦力
C.如果货物A和传送带都静止,A不受摩擦力
D.如果货物A和传送带都静止,A对传送带有沿传送带向下的摩擦力
16.如图所示,将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置于空心管的正上方h处,空心管长度为L,小球与管的轴线重合,小球直径小于空心管内径。假设空间足够大,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者同时静止释放,小球在空中不能穿过空心管
B.小球自由下落,空心管固定不动,小球穿过管的时间为
C.小球以初速度向下开始运动,同时从静止释放空心管,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有关
D.静止释放小球,经过很短的时间t后静止释放空心管,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无关
17.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物体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下图中v、a、f和s分别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路程,下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8.物质在β衰变过程中释放出的电子只带走了总能量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能量“失踪”了,著名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据此认为在衰变过程中能量守恒定律是失效的,后来中微子(一种电荷数和质量数都是零的微观粒子)的发现解释了这一现象。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我国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淦昌先生首先提出了证明中微子存在的实验方案。我们可以将其做如下描述:静止原子核俘获一个粒子X,可生成一个新原子核,并放出中微子(用“ve”表示),根据核反应后原子核L的动能和动量,可以间接测量中微子的能量和动量,进而确定中微子的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X是中子 B.粒子X是质子
C.核反应前后的中子总数不变 D.这个实验的思想是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
19.(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子和质子结合氘核时放出能量
B.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减小
C.某原子核经过一次α衰变和两次β衰变后,核内中子数减少4个
D.γ射线的电离作用很强,可用来消除有害静电
20.(多选题)如图所示,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甲,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乙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缓慢拉动甲,直至悬挂甲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45°角。已知乙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  )
A.水平拉力的大小可能保持不变
B.乙所受细绳的拉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大
C.乙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大
D.乙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21.(多选题)在某次自动驾驶和基于蜂窝网络技术车路协同测试中,甲、乙两试验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t=0时刻,在前面以36 km/h的速度行驶的甲车突然以a=2 m/s2的加速度减速,在后面以72 km/h的速度行驶的乙车通过车联网实现信息交互同时刹车,两车刹车过程均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则(  )
A.若两车不相撞,甲车在6 s内的位移大小为25 m
B.若两车刹车前相距12 m,乙车以加速度6 m/s2 刹车可能在t=3 s时撞上甲车
C.若两车刹车前相距20 m,则乙车的加速度至少为4 m/s2 才能避免两车相撞
D.若两车刹车前相距37.5 m,则乙车的加速度至少为3.2 m/s2才能避免两车相撞
三、探究与实验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空2分,共16分。请按题目要求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中对应题目的横线上)
22.某同学利用图中的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
(1)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相邻计数点______和______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2)计数点4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_,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若当交流实际电频率小于时,仍按计算,则测量的加速度值比真实的加速度值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3. 一实验小组要测量某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所用器材为:电压表(量程1V;内阻未知)。电阻箱(最大阻值9999.9Ω),定值电阻,定值电阻。先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再利用图乙所示电路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甲、乙两图中使用的是同一电源)。
(1)按图甲连接好电路,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最大,闭合S调节电阻箱的阻值,当电压表示数为0.5V时,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7470Ω;继续调节,当电压表示数为1V时,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2985Ω。若忽略电源内阻的影响,则电压表的内阻为______Ω。
(2)图乙电路中,用定值电阻R。扩大电压表的量程,使其接近电源电动势,则应选取______(填“”或“”)。
四、论述与计算(本题共3小题,共4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结果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明确的数值和单位)
24.(12分)如图为一架直升机在运送物资。该直升机A用长度足够长的悬索(其重力可忽略)系住一质量m=50 kg的物资B。直升机A和物资B以v0=10 m/s的速度一起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某时刻开始将物资放下,在t=5 s时间内,物资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按y=2t2(单位:m)的规律变化。求:
(1)在t=5 s时间内物资的位移大小;
(2)在t=5 s末物资的速度大小;
25.(14分)假设甲、乙两列火车在同一条直轨道上沿同一方向前进,甲车在前且运行速度为v1=20m/s,乙车在后且运行速度为v2=30m/s,由于天气原因,当两车相距x=500m时乙车司机才发现前方的甲车,于是乙车司机立即刹车,此后乙车做匀减速运动,乙车需前进x1=1800m才能停下来。
(1)求乙车刹车后产生的加速度a为多大?
(2)乙车刹车时甲车仍按原速率行驶,两车是否会相撞?若会相撞,将在乙车制动后何时相撞 若不会相撞,则两车最近距离是多少?
26.(20分)如图所示,轨道AB部分为光滑的圆弧,半径R=0.2m,A点与圆心等高。BC部分水平但不光滑,C端固定一轻质弹簧,OC为弹簧的原长。一个可视为质点、质量m=1kg的物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物块将弹簧压缩至最短的M点(图中未画出),又经弹簧反弹后停在D点(不再滑上轨道AB段)。已知物块与BC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BO间距离xBO=1.0m, OM间距离xOM=0.25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试求:
(1)物块运动到B点时,轨道对物块的支持力FN;
(2)整个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3)BD间距离xBD。
27.(14分)
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们进入四川博物馆,看到许多矿石标本,其中三种矿石及其主要成分如下:
孔雀石 白钨矿 辉铜矿
Cu2(OH)2CO3 CaWO4 Cu2S
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条件下,1 mol氨气与足量孔雀石反应可以产生1.5 mol金属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辉铜矿石主要含有硫化亚铜(Cu2S)和少量脉石(SiO2)。一种以辉铜矿石为原料制备硝酸铜的工艺流程如下:
① 回收S,温度控制在50℃~60℃之间,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 气体NOx与氧气混合后通入水中能生成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一种物质,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向滤液M中加入(或通入)下列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物质,可得到另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物质。
A.铁 B.氯气 C.高锰酸钾 D.盐酸
③ 保温除铁过程中加入CuO的作用是_________。
④ 操作X中硝酸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
(3)已知氢氧化钙和钨酸钙(CaWO4)都是微溶电解质,两者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下图为不同温度下Ca(OH)2、CaW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则:
① T1_________T2(填“>”或“<”);T1时,Ksp(CaWO4) =_________。
② 向钨酸钠溶液中加入石灰乳得到大量钨酸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28. (14 分)
某兴趣小组了解到空气燃料实验系统可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直接合成甲醇,结合新闻信息他们推测其工作时反应原理如下:
I . CO2(g) + H2O(l)CO(g) + H2(g) + O2(g) △H= +a kJ·mol-1
II. CO(g) + 2H2(g) CH3OH(g) △H= -b kJ·mol-1
已知: 2H2(g) + O2(g)= 2H2O(l) H= -c kJ·mol-1
(1) 2CO2(g) + 4H2O(l) = 2CH3OH(g) + 3O2(g)的 H为_____ kJ·mol-1.
(2)其他条件不变, CO2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T1之前CO2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T°C时,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CO和1molH2发生反应,经5min达到平衡,此时H2的浓度为0.1 mol·L-1。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叙述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
A. v正(CO) = 2v逆(H2)
B.消耗0.1 mol CO的同时消耗0.1 mol的甲醇
C. CO转化率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②0~5min内用CO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
③T°C时,向容器中再加入2molCO和1molH2,重新达到平衡时CO的浓度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平衡的2倍。
(4)利用原电池原理同样可以处理CO2变废为宝,下图是“Na- CO2”电池工作原理,吸收的CO2都转化为固体沉积物,其中有三分之二转化为Na2CO3固体,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29.(15分)上世纪30~40年代,侯德榜率技术团队突破外国公司垄断的索维尔制碱法的生成工艺,另辟蹊径,发明了侯氏联合制碱法,开创了世界制碱工业的新纪元。已知侯氏制碱法的主要原理为:
a. NaCl + NH3 + H2O + CO2 = NH4Cl + NaHCO3↓
b.2NaHCO3 Na2CO3 + CO2↑+ H2O
(1)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部分装置。为了提高CO2的利用率,须先向___________(填“a”或“b”)管通入NH3,装置c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填“碱石灰”“浓硫酸” 或“无水氯化钙”)。
(2)实验室给该兴趣小组提供了一份Na2CO3样品,为测定其纯度,小组成员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B装置中盛有m1g碳酸钠样品( 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原装置中的CO2含量忽略不计,忽略CO2的溶解,各装置内反应完全)。实验室可供选择的试剂和药品还有Zn粒、稀硫酸、稀盐酸、CaCO3(s)。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仪器a中所盛放的最佳试剂为___________。
②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③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④若无装置E,实验测定结果将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若实验后,装置D增重m2g,则该碳酸钠样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用含m1、m2的代数式表示)。
30.(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9分)如图1为组成细胞的有机物及元素,已知A、B、C、D和E为生物大分子。图2为图1中某种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 中的x、y代表的元素分别是 ,图2是图1中 (填“A”、“B”、“C”、“D”、“E”)的部分结构,它是由 种氨基酸连接而成。
(2)A的结构具有多样性,从a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3)B是 ,其在动物细胞中所起的作用是 。
(4)D在化学组成上与E的不同是 。
(5)某肽链由51个氨基酸组成,如果用肽酶把其分解成1个五肽,3个六肽和4个七肽,则这些短肽所含氨基总数至少为 ,氧原子数与原来的肽链相比,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
31.(每空2分,共10分)不同生物或生物体不同器官(细胞)的DNA分子中有关碱基比例如下表:
生物或器官(细胞) 酵母菌 小麦 人 猪 牛
肝 胰 脾 肾 精子 肺
(A+T)/ (G+C) 1.08 1.21 1.52 1.43 1.43 1.43 1.30 1.29 1.30
(1)表中可见,不同种生物的DNA分子中(A+T)/(G+C)的值显著不同,这一事实表明,DNA分子结构具有 。
(2)牛的肾和肺的DNA比例相同,原因是 ;但精子与肾和肺的DNA碱基比例稍有差异,原因是 。
(3)表中所列生物的DNA分子中,(A+C)/(G+T)或(A+G)/(T+C)的值差异不显著因为 。
(4)比较表中不同生物的DNA的碱基比例,酵母菌中DNA分子热稳定性最高,原因是 。
32.(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下图1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图2是一个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图(控制基因为B、b),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
(1)图中①②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其中②代表 过程。
(2)β链碱基组成是 。
(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属于 性遗传病。
(4)Ⅱ代6号基因型是 ,Ⅱ代6号和Ⅱ代7号婚配后生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2分)要保证Ⅱ代9号婚配后子代不患此病,从理论上说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为 。(2分)
(5)若正常基因片段中的CTT突变为CTC,由此控制的生物性状会不会发生改变,理由是 。
33.(每空2分,共10分)三体是染色体数目变异中的一种,与正常个体相比,染色体多一条,如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细胞内有三条1号染色体。某自花传粉植物的体细胞中含有7对同源染色体,研究人员培育出7种染色体组成的三体植株(均为显性纯合子,可育)和三倍体植株。三体植株的三条染色体,任意两条染色体配对后分离进入不同配子,第三条随意进入配子中。
(1)从变异类型来看,三体植株和三倍体植株属于 变异。
(2)对于上述8种变异植株来说,三倍体植株不育的原因是 ;7号三体植株(7号染色体有3条的植株)产生的染色体正常与异常配子的比例是 。
(3)该植株的花色有红、白两种,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请用上述变异植株和二倍体白花植株设计较为简便的杂交实验,以确定白花基因a是否位于7号染色体上(假设同源染色体为四条的植株,存活率与二倍体相同)(写出杂交方案,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到相应答案)。
杂交方案: 。
实验结果与结论: 。
34.(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5分)研究生物材料或细胞的某些化学成分时,通常需要对相应的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及鉴定。
(1)若要鉴定大肠杆菌可用 培养基,若要筛选、鉴定纤维素分解菌常用 染色法,若要鉴定尿素分解菌则需要在培养基中加 指示剂。
(2)萃取胡萝卜素的装置中,采取水浴加热的原因是 ,(2分)还要在加热瓶口安装冷凝装置的原因是 。(2分)
(3)从生物材料中得到的蛋白质提取液中往往含有一些无机盐类的小分子,可以用 (填“盐析”或“透析”)的方法去除这些小分子,该方法 (填“能”或“不能”)分离不同的蛋白质。
(4)进一步提纯蛋白质可用凝胶色谱法或电泳法,在凝胶色谱法中,所用凝胶的化学本质大多为
类化合物构成的,比如 。分离蛋白质时,最先从层析柱中洗脱出来的是 (2分)的蛋白质分子
(5)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SDS能使蛋白质发生完全变性,并掩盖蛋白质原有电荷的差别,使得电泳迁移速率完全取决于 ,且测定的结果是 (填“单条肽链”或“蛋白质分子”)的分子量。
(6)某蛋白质分子用凝胶色谱法测得的分子量为800kDa(千道尔顿),但用SDS-聚丙烯酸酸凝胶对该蛋白分子进行电泳时,只在100kDa和300kDa处出现两条带,说明该蛋白质是由 (2分)条肽链组成的。
35. 【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15 分)
钕铁硼磁铁是目前为止具有最强磁力的永久磁铁。预计在未来20年里,不可能有替代钕铁硼磁铁的磁性材料出现。生产钕铁硼磁铁的主要原料有稀土金属钕、纯铁、铝、硼以及其他稀土原料。
(1)钕(Nd)为60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第___________周期;基态铁原子的外围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
(2)实验测得AlCl3的实际存在形式为Al2Cl6,其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
①已知Al2Cl6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重合,则Al2Cl6属于_____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中Al采取___________杂化。
②Al2Cl6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H)4],[Al(OH)4]-中存在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离子键B.共价键C.金属键D.配位键E.氢键
(3)B元素(硼元素)及与其同周期相邻两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4)因材料中含有大量的钕和铁,容易锈蚀是它的一大弱点。可电镀镍(Ni)、锌(Zn)等进行表面涂层处理。已知Ni可以形成[Ni(NH3)6]Cl2,该配离子中的中心离子为___________,配体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
(5)已知立方BN晶体硬而脆,其原因是___________;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N原子填充在B原子构成的正四面体空隙中,则晶胞中正四面体的空隙填充率为___________,设晶胞中最近的B、N原子之间的距离为anm,晶体的密度为bg·cm-3,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___________mol-1(列式即可,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铧强中学2021级高三上9月考物理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B D A C D AC BD AD
22.. 6 7 0.801 1.20 2.00 偏大
23. ①. 1500 ②.
24.解:(1)竖直方向:由y=2t2................2分
可知t=5 s时,y=2×52 m=50 m
水平方向:x=v0t=50 m................2分
所以在t=5 s时间内物资的位移大小s==50 m。................2分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v0t+at2,................2分
由y=2t2可知物资在竖直方向上做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ay=4 m/s2
t=5 s时,vy=ayt=20 m/s
vx=v0=10 m/s................2分
所以在t=5 s末物资的速度大小v==10 m/s。................2分
25.详解】(1)根据
................2分
则乙车刹车后产生的加速度
................2分
(2)当两车共速时
................2分
解得
t=40s................2分
此时甲车的位移
................2分
乙车的位移
................2分
因为 则两车不能相撞,最近距离为
................2分
26..解:(1)物块由A运动到B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
................2分
解得
................2分
在B点,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有
................2分
解得
................2分
故轨道对物块的支持力大小为30N,方向竖直向上;................2分
(2)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此时物块速度为零,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
................2分
解得
................2分
(3)从M点到D点,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
................2分
解得
................2分
故BD间的距离
................2分
化学答案
7、B 8、A 9、D 10、C 11、B 12、C 13、D
27.(14 分)
28.(14 分)
29、(15 分)
(1) a (1分) 无水氯化钙(2分)
(2)①. 分液漏斗(2分) 稀硫酸(2分)
②. 利用Zn粒和稀硫酸反应产生的H2将B装置中产生的CO2全部排入D装置(2分)
③. + 2H+=CO2↑+ H2O(2分)
④. 偏高(2分) (2分)
35、(15分)
(1) 六 (1分) (1分)
(2) 非极性(1分) sp3(1分) BD(1分)
(3)B(4) Ni2+ (1分) 三角锥形(2分)
(5) 由于立方BN晶体是原子晶体,B—N键能大,所以质地坚硬,且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受到外力时,会发生原子错位,所以性脆(2分) 50% (2分) (2分)
生物参考答案
1.B 2.A 3.C 4.C 5.A 6.D
30. N、P (顺序不可颠倒) A 5 aa(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 多糖 储存能量 五碳糖(DNA是脱氧核糖、RNA是核糖) 含氮碱基(DNA中有胸腺嘧啶、RNA中有尿嘧啶) 8 比原来增加了7个氧原子
31. 特异性 它们是由同一受精卵经有丝分裂产生的体细胞构成的 精子含X或Y染色体,X、Y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有差异 比值相等,均为1 酵母菌DNA分子中,G—C碱基对含量比例最大
32.(1)转录 (2)GUA (3) 常 隐 (4) Bb 1/8 BB
(5)不会 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基因突变前后所控制的氨基酸为同一种氨基酸。(或因为当基因中的CTT突变成CTC时,转录的信使RNA上的密码子由GAA变成GAG,但这两个密码子决定的氨基酸均为谷氨酸,所以翻译的蛋白质不变,生物的性状不会发生改变。)
33.(1)染色体(数目)
(2) 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 1:1
(3) 方法一:杂交方案:让7号三体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得到F1,F1自交,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方法二:杂交方案:让7号三体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得到F1,F1与白花植株测交,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方法一:实验结果与结论:如果F2中红花与白花为3:1,则控制花色的基因不位于7号染色体上。如果F2中白花植株占5/36,则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
方法二:实验结果与结论:如果子代中红花与白花为1:1,则控制花色的基因不位于7号染色体上。如果F2中白花植株占1/3,则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
34. (1)伊红美蓝 刚果红 酚红
(2)直接用明火加热容易引起燃烧、爆炸(2分) 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2分)
(3)透析 不能 (4) 多糖 葡聚糖或琼脂糖 相对分子质量较大(2分)
(5) 分子的大小 单条肽链 (6) 4或6(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