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4.1电容器和电容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教版《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4.1电容器和电容 教案

资源简介

课 题 4.1电容器和电容 课型 新课
授课班级 授课时数 1
教学目标 1.了解常用电容器,理解电容器的电容概念。 2.理解决定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大小的因素。 3.掌握电容的计算公式。
教学重点 1.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计算。 2.电容是电容器的固有特性。
教学难点 电容是电容器的固有特性。
学情分析 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
教学效果
教后记
课前复习 1.电压源、电流源的概念。 2.电压源和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条件。 4.1 电容器和电容 一、电容器 1.电容器 —— 任何两个彼此绝缘而又互相靠近的导体都可以组成电容器。 2.当电容器与直流电源接通时,电源两极的电荷就会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电容器的极板上移动,使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极板上带正电荷,与电源负极的极板上带负电荷,从而在电容器两极板间建立起电压。 3.充电 —— 使电容器带电的过程称为充电。 4.放电 —— 使电容器失去电荷的过程称为放电。 二、电容 1.电容器两极所带的电荷量越多,产生的电压也越高,且对于一定 的电容器,极板上所带电荷量与极板间电压的比值是常数,这一比值为电容器的电容。 2.C = ,式中 C —— 电容 q —— 电荷量 U —— 两极板间的电压 3.单位:1F = 106 μF = 1012 pF 三、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1.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介电常数成正比,与正对面积成正比,与极板的距离成反比。 2.C ε,式中: ε - 介电常数 法拉/米(F m) S - 正对的面积 平方米(m2) d - 两极板间的距离 米(m) 电介质的介电常数ε由介质的性质决定的。真空介电常数 ε0= 8.86 10 12 F m 相对介电常数 εr 例1: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面积为100cm2,两极板间的介质为空气,两极板间的距离为5mm,现将电压为120V的直流电源接在电容器的两端。求 (1)该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及所带的电荷量。 (2)若将电容器的两极板浸入相对介电常数为2.2的油中,此时电容又是多大?
练习 P68习题 1.是否题(1)、(2)。 2.选择题(1)~(3)。 3.问答与计算题(1)、(2)。
小结 1.电容的定义。 2.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的计算。 3.电容是电容器的固有特性。
布置作业 P69习题 3.填充题(1)~(3)。 4.问答与计算题(4)、(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