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电工基本电路安装与测试》任务2 触电急救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教版《电工基本电路安装与测试》任务2 触电急救教案

资源简介

《电工基本电路安装与测试》教学设计
任务2 触电急救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本课题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崔陵主编的浙江省电气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改革成果教材《电工基本电路安装与测试》项目一认识实训室,任务2触电急救。
《电工基本电路安装与测试》以培养学生典型电工电路的安装、测试与应用的核心技能为重点。安全用电是学生实训的保障,“触电急救”是学生必须知晓的知识和技能。教材中,将“触电急救”放在认识实训室的内容中,根据安全用电案例,正确分析触电原因,正确处理触电事故。因此,根据“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围绕“触电急救”这一具体的工作任务,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划分为“案例再现、现场模拟”等具体的任务。
二、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电气技术应用、电气运行与控制等专业一年级学生,《电工基本电路安装与测试》是学生专业学习的第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高一学生学习基础一般,学生学习能力较弱。通过专业认知教育和认识电工电路实训室的学习,对专业和实训室有一定了解。任务2触电急救是学生进行的第一次实训安全的教育。
三、设计理念
电工基本电路的识图、安装、测试与应用是本课程的核心技能。“触电急救”是学生必须知晓的知识和技能。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数字化资源和理实一体教学环境,通过转换教师角色、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注重过程评价等手段,通过“案例再现、现场模拟”等具体的任务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勤于动手、相互竞争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体验“学中做”、“做中学”的乐趣,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学会触电急救常识,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会表述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2)会表述常见的触电类型与原因。
2.技能目标
会正确处理触电事故。
3.情感目标
强化安全用电意识。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触电事故处理
2.教学难点:触电事故处理
六、教法与学法
1.学法
建议根据学情设计任务书,学生根据任务书,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分析安全用电案例,强化安全用电意识。
2.教法
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以“触电急救”为任务主线,利用信息技术,变抽象为直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七、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学习任务书1份/人。
2.学生准备
按同组异质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2人。
八、课时安排
2课时
九、教学资源
教学课件(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网站http://sve..cn下载)、仿真动画(触电的类型、触电现场处理)、任务书(教师根据学情设计)。
十、教学实施建议
1.建议本课在具有理实一体教学功能的“电工基本电路安装与测试实训室”进行,要求实训室设置理论学习区和实践操作训练区,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计算机及互联网、参考资料柜、器材柜、工具柜等设施,使实训室具备知识讲授、实践操作、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资料检索等功能,保障学习性工作任务的实施,为完成课程设计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2.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建议课前培养“小导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助手。
3.课堂教学组织建议采用“任务导入—任务实施—任务小结—任务拓展—评价反馈”的流程形式。
十一、教学过程
(一)任务导入
以生活实际中的触电事故案例为切入口,让学生认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学生聆听案例,思考,明确本次课的学习任务。
(二)任务实施
任务1 认识人体触电的类型
教师结合仿真动画《触电的类型》讲解。
(1)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形式
人体触及带电体时,电流通过人体,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其伤害的形式有电击和电伤两种。
①电击
当人体直接接触带电体时,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对内部组织造成的伤害称为电击。
②电伤
电伤是指电流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伤害,包括灼伤(电流热效应产生的电伤)、电烙印(电流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产生的电伤)和皮肤金属化(在电流的作用下产生的高温电弧使电弧周围的金属熔化、蒸发并飞溅到皮肤表层所造成的伤害)。
电击 电伤
(2)人体触电的类型
因人体接触或接近带电体所引起的局部受伤或死亡的现象,称为触电。触电常分为低压触电和高压触电。
低压触电
常见的低压触电类型有单相触电和两相触电。
①单相触电。人体的某一部位碰到相线或绝缘性能不好的电气设备外壳时,电流由相线经人体流入大地的触电现象,称为单相触电,也称单线触电。这是最常见的触电方式,如图(a)所示。
(a)单相触电 (b)两相触电
低压触电常见类型
②两相触电。人体的不同部位分别接触到同一电源的两根不同相位的相线,电流由一根相线经人体流到另一根相线的触电现象,称为两相触电,也称双线触电。这是最危险的触电方式,如图(b)所示。
高压触电
高压触电比低压触电危险得多,常见的高压触电类型有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①高压电弧触电。人靠近高压带电体(如高压线),造成空气弧光放电而触电,称为高压电弧触电,如图(a)所示。
②跨步电压触电。人走近高压线掉落处,前后两脚间电压超过了36V而触电,称为跨步电压触电,如图(b)所示。
(a)高压电弧触电 (b)跨步电压触电
高压触电常见类型
(3)人体触电的原因
①电工违规操作
②用电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③电气设备绝缘受损
④其他的原因
任务2 解读安全用电案例
(1)案例再现
教师呈现案例,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某日上午,某市一学校学生在做电类专业实验时,不慎触电。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于当日下午2时许死亡。
据调查,某日上午,某校高二某班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在实训教室上电类实训课。学生先制作电路板,再进行通电调试。学生小高在完成电路板制作后,经通电调试,电路板制作成功。但在未关闭电源的情况下,小高用双手去摘电路板连接电源的鳄鱼钳时,触电倒地。
(2)案例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案例,教师巡视、指导、答疑,并根据学生讨论情况解疑。
从安全操作的角度分析,导致学生小高触电死亡的操作错误主要有:检测电路板通电成功后,没有立即关闭电源情况就直接操作;用双手去摘电路板连接电源的鳄鱼钳。
因此,我们在进行电类实训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实训室安全操作规程。
(3)现场模拟
观看视频《触电现场处理》
(1)脱离电源
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的常用方法有“拉、挑、切、拽”等,见表。
表 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
序号 示意图 操作方法
1 拉:迅速拉开闸刀或拔去电源插头
2 挑:用绝缘棒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
3 切:用带有绝缘柄的利器切断电源回路
4 拽:用手拖拽触电者的干燥衣服,同时注意操作者自己的安全(如踩在干燥的木板上)
(2)现场诊断
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除及时拨打“120”联系医疗部门外,还应进行必要的现场诊断和抢救。对触电者进行现场诊断的方法如图所示。
(a)看 (b)听 (c)摸
触电现场诊断方法
(3)现场急救
触电的现场急救方法有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法和人工胸外挤压抢救法。
①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法。若触电者呼吸停止,但心脏还有跳动,应立即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法,如图所示。
(a)消除口腔杂物 (b)舌根抬起气通道 (c)深呼吸后紧贴嘴吹气 (d)放松换气
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法
②人工胸外挤压抢救法。若触电者虽有呼吸但心脏停止,应立即采用人工胸外挤压抢救法,如图所示。
(a)找准位置 (b)挤压姿势 (c)向下挤压 (d)迅速放松
人工胸外挤压抢救法
若触电者伤害严重,呼吸和心跳都停止,或瞳孔开始放大,应同时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挤压”抢救法,如图所示。
(a)单人操作 (b)双人操作
呼吸和心跳都停止时的抢救方法
(三)任务小结
学生小结本次课知识与技能要点,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评价表。
任务评价表
序号 考核项目 配分 评分细则 得分
1 案例分析 30 1.能正确分析触电原因,分析错误每处扣10分 2.能正确叙述安全操作规程,叙述错误每处扣3分
2 现场模拟 50 1.能正确叙述触电现场处理方法,叙述错误每处扣10分 2.能正确叙述并操作脱离电源的方法,叙述、操作错误每处扣10分 3.能正确模拟操作现场急救方法,操作错误错误每处扣5分
3 安全文明生产 20 1.劳动保护品穿戴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每次扣5分 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违规操作每次扣10分 3.安全文明操作,工完场清,不整理工位扣10分
4 合计 100
教师小结;点评、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布置作业。
(四)任务拓展
本内容视教学情况,可安排为学生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学习电气火灾等相关知识。
十二、作业布置
1.教材P21第6、7题。
2.学习辅导与练习P6-8任务2触电急救。
3.完成任务评价表相关内容。
十三、教学反思
1.学生学习情况反馈
教学的亮点、不足及改进策略
教学附件:
课后拓展材料
1.电气火灾的原因
电气火灾隐患的特点就是火灾隐患的分布性、持续性和隐蔽性。电气火灾的危险性还与用电情况密切相关,当用电负荷增大时,容易因过电流而造成电气火灾。引起电气火灾的原因主要有:
(1)短路
由于电路中导线选择不当、绝缘老化和安装不当等原因,都可能造成电路短路。发生短路时,其短路电流比正常电流大很多倍,由于电流的热效应,产生大量的热量,引起电气火灾。
造成短路的原因除导线选择不当、绝缘老化和安装不当而造成短路外,还有电源过电压,造成绝缘击穿;小动物跨接在裸线上;室外架空线的线路松弛,在大风作用下发生碰撞;线路与各种运输物品或金属物品相碰等。如图所示是电缆线绝缘破损,如果有电,非常容易由于短路形成电气火灾。
电缆线绝缘破损     电线私拉乱接    凌乱的电线
(2)过载
不同规格的导线,允许流过它的电流都有一定的范围。在实际使用中,流过导线的电流大大超过其允许值,就会造成过载,产生很多的热量。这些热量往往不能及时散发掉,就可能使导线的绝缘物质燃烧,或使绝缘物受热而失去绝缘能力造成短路,引起火灾。
发生过载的原因有导线截面选择不当,实际负载已超过了导线的安全电流;“小马拉大车”,即在线路中接入了过多的大功率设备,超过了配电线路的负载能力。如图所示是某实训室电线私拉乱接,容易造成电气火灾等意外。
(3)漏电
由于线路的某一个地方因某种原因(风吹、雨打、日晒、受潮、碰压、划破、摩擦、腐蚀等)使电线的绝缘下降,导致线与线、线与地有部分电流通过,泄漏的电流在流入大地途中,如遇电阻较大的部位(如钢筋连接部位),会产生局部高温,致使附近的可燃物着火,引起火灾。如图所示是某居民小区外墙上凌乱的电线,时间久了,非常容易引起电气火灾。
2.电气火灾的现场处理
电气火灾的起因与一般火灾不同,紧急处理的方法也不一样,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1)尽快切断电源
当用电设备或电气线路发生火灾时,应尽快切断电源,以防火势蔓延和灭火时触电,并及时报警。
(2)选用合适的灭火机
带电灭火时,应选用干黄砂、二氧化碳、1211(二氟一氯一溴甲烷)、二氟二溴甲烷或干粉灭火机。严禁用泡沫灭火机对带电设备进行灭火,否则既有触电危险,又会损坏电气设备。
(3)保持适当的距离
灭火时,要保证灭火器与人体间距及灭火器与带电体之间的最小距离,避免与电线与电气设备接触,特别要留心地上的电线,以防触电。
3.电气火灾的防范措施
(1)防止短路引起的火灾
①严格按照电力规程进行安装、维修,根据具体环境选用合适导线和电缆。
②选用合适的安全保护装置。
③注意对插座、插头和导线的维护,如有破损要及时更换,做到不乱拉电线及乱装插座;对有孩子的家庭,所有明线和插座都要安装在孩子够不着的位置;不在插座上接过多和功率过大的用电设备,不用铜丝代替保险丝等。
(2)防止过载引起的火灾
①对重要的物资仓库、居住场所和公共建筑物中的照明线路,有可能引起导线或电缆长时间过载的动力线路,以及采用有延烧性护套的绝缘导线敷设在可燃建筑构件上时,都应采取过载保护。
②线路的过载保护一般采用断路器,其延时动作整定电流不应大于线路长期允许通过的电流。如采用熔断器作过载保护,熔断器熔体的额定电流应不大于线路长期允许通过的电流。
(3)防止漏电引起的火灾
①导线和电缆的绝缘强度不应低于线路的额定电压,绝缘子也要根据电源电压选配。
②在潮湿、高温、腐蚀场所内,严禁绝缘导线明敷,应使用套管布线;多尘场所,要经常打扫线路。
③尽量避免施工中的损伤,注意导线连接质量;活动电器设备的移动线路因采用铝套管保护,经常受压的地方用钢管暗敷。
④安装漏电保护器,经常检查线路的绝缘情况。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