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电工基本电路安装与测试》任务7 安装与测试电阻器基本电路(二)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教版《电工基本电路安装与测试》任务7 安装与测试电阻器基本电路(二)教案

资源简介

《电工基本电路安装与测试》教学设计
任务7 安装与测试电阻器基本电路(二)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本课题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崔陵主编的浙江省电气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改革成果教材《电工基本电路安装与测试》项目二安装与测试电阻器电路,任务3安装与测试电阻器基本电路。
“安装与测试电阻器基本电路”是电气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技能,电阻器基本电路包括部分电路和全电路。教材中将“电流、电压、电位、电源电动势”等作为“安装与测试电阻器基本电路”的基础知识来处理。“电阻器基本电路”是学生在该课程中安装与测试的第一个基本电路,教材分“安装与测试电阻器电路、安装与测试全电路”两个内容。本教学设计为第二部分内容,即安装与测试全电路。通过“安装全电路、测试全电路、分析全电路”,学会安装、测试与分析全电路。因此,根据“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围绕“测试安装与电阻器基本电路”这一具体的工作任务,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划分为“安装全电路、测试全电路、分析全电路”等具体的任务。
二、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电气技术应用、电气运行与控制等专业一年级学生,《电工基本电路安装与测试》是学生专业学习的第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高一学生学习基础一般,学生学习能力较弱。通过专业认知教育和项目一认识实训室的学习,对专业和实训室有一定了解。项目二是学生真正进入专业学习的第一个内容,基础比较缺乏,但学生对学习本课程的知识、技能有较强烈的兴趣与愿望。
三、设计理念
电工基本电路的识图、安装、测试与应用是本课程的核心技能。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数字化资源和理实一体教学环境,通过转换教师角色、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注重过程评价等手段,通过“安装电阻器电路、测试电阻器电路、分析电阻器电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分析电阻器电路的功率”等具体的任务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勤于动手、相互竞争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体验“学中做”、“做中学”的乐趣,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学会安装、测试与分析电阻器基本电路,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会表述电动势的概念和单位,写出定义式。
(2)会表述全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写出表达式。
2.技能目标
(1)会安装与测试全电路。
(2)会分析全电路,会应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电阻器电路的问题。
3.情感目标
(1)感受学习电气技术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
(2)养成仔细观察、认真记录、规范操作和安全文明生产的职业素养。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全电路欧姆定律
2.教学难点:全电路欧姆定律
六、教法与学法
1.学法
建议根据学情设计任务书,学生根据任务书,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按步骤安装、测试与分析电阻器基本电路,养成认真记录、规范操作的职业素养。
2.教法
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以“安装、测试与分析电阻器基本电路”为任务主线,利用信息技术,变抽象为直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应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做中学,达成教学目标。
七、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学习任务书1份/人、电池、小灯泡、导线、开关、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万用表,1套/组。
2.学生准备
按同组异质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2人,1人为检测员,1人为记录员,操作过程中,2人互换角色。
八、课时安排
3课时
九、教学资源
教学课件(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网站http://sve..cn下载)、微视频(测量直流电压、测量直流电流)、任务书(教师根据学情设计)。
十、教学实施建议
1.建议本课在具有理实一体教学功能的“电工基本电路安装与测试实训室”进行,要求实训室设置理论学习区和实践操作训练区,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计算机及互联网、参考资料柜、器材柜、工具柜等设施,使实训室具备知识讲授、实践操作、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资料检索等功能,保障学习性工作任务的实施,为完成课程设计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2.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建议课前培养“小导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助手。
3.建议为每位学生配备不同类型的电阻器一套,以保证每位学生都能进行实践操作。
4.课堂教学组织建议采用“任务导入—任务实施—任务小结—任务拓展—评价反馈”的流程形式。
十一、教学过程
(一)任务导入
教师结合课件或实物讲解电阻器电路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聆听案例,思考,让学生认识安装与测试电阻器基本电路的意义,明确本次课的学习任务。
(二)任务实施
任务1 认识电源电动势
教师讲解电源电动势的基础知识
如图所示为一个闭合的电路。为保证电路中有持续不断的电流,就需要干电池把正电荷从负极B源源不断地移到正极A,保证A、B两极间电压不变,电路中才能有持续不断的电流,干电池是这个电路的电源。
闭合电路示意图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电源种类很多,如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
在电路中,电源以外的部分叫外电路,电源以内的部分叫内电路,如图所示。
外电路与内电路
在内电路中,也必定有一种力能够不断地把正电荷从低电位移到高电位,这种力叫做电源力。
衡量电源力做功能力的大小的物理量叫做电源电动势。
在电源内部,电源力把正电荷从低电位(负极)移到高电位(正极)反抗电场力所做的功W与被移动电荷的电荷量q的比值就是电源电动势。用公式表示为
电源内部电源力由负极指向正极,因此电源电动势的方向规定为由电源的负极(低电位)指向正极(高电位)。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书相关内容。
教师巡视、指导、答疑,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解疑,点评学生学习情况。
任务2 安装与测试全电路
学生小组合作,根据任务书,对照全电路的安装与测试的操作步骤,安装与测试全电路,并将相关数据填入任务书中。
教师巡视、指导、答疑,并根据学生操作情况解疑,点评学生学习情况。
将直流电源(蓄电池)、电阻器、开关、直流电压表、直流电压表、导线,按如图(a)所示连接,图(b)所示是它的实物图。
(a)电路图 (b)实物图
全电路
用直流电压表和直流电流表分别测量电阻器R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电路的电流,将测量结果填入表中。
表 全电路测量记录
测量电量 电源内阻r/Ω 负载电阻R/Ω 电压U/V 电流I/A
数据
任务3 分析全电路
教师讲解分析
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
闭合电路中的电流与电源电动势成正比,与电路的总电阻(内电路电阻与外电路电阻之和)成反比。这就是全电路欧姆定律。
用公式表示为: 全电路
进一步作数学变换得:E =rI+RI
而RI=U是外电路上的电压,叫做路端电压或端电压。因此,全电路中的路端电压
U=E rI
端电压随外电路电阻变化的规律:
R↑→I=↓→U0=rI↓→U=E U0↑ 特例:开路时(R=),I=0,U=E
R↓→I=↑→U0=rI↑→U=E U0↓ 特例:短路时(R=0),I=,U=0
PPT出示例题,学生尝试练习,教师精讲点评,强调解题规范。
【例】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动势E=12V,电源内阻r=0.5,负载电阻R=11.5。求:(1)通过电路的电流;(2)电源端电压;(3)负载上的电压;(4)电源内阻上的电压。
【分析】本题可利用全电路欧姆定律和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相关公式求解。
解:(1)电路的电流==1A
(2)电源端电压U=E rI=12 0.5×1=11.5 V
(3)负载上的电压U=RI=11.5×1=11.5 V
负载上的电压等于电源端电压。
(4)电源内阻上的电压U0=rI=0.5×1=0.5V
(三)任务小结
学生小结本次课知识与技能要点,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评价表。
任务评价表
序号 考核项目 配分 评分细则 得分
1 安装与测试全电路 40 1.能正确连接电阻器电路,连接错误每处扣5分 2.能正确记录测量数据,记录错误每处扣5分
2 分析全电路 40 能正确分析电阻器电路电压与电流关系,分析错误每处扣5分 能正确分析电阻器电路的功率,分析错误每处扣5分
3 安全文明生产 20 1.劳动保护品穿戴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每次扣5分 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违规操作每次扣10分 3.安全文明操作,工完场清,不整理工位扣10分
4 合计 100
教师小结;点评、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布置作业。
(四)任务拓展
本内容视教学情况,可安排为学生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学习伏安法测电阻、电流的热效应等相关知识。
十二、作业布置
1.教材P61第7题。
2.学习辅导与练习P23-31任务3安装与测试电阻器基本电路。
3.完成任务评价表相关内容。
十三、教学反思
1.学生学习情况反馈
教学的亮点、不足及改进策略
教学附件:
课后拓展材料
1.伏安法测电阻
用万用表测量电阻是在负载不通电时进行的。但在实际使用中,如需要测量通电工作中的负载电阻,就需要用伏安法。伏安法是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R=,用电压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再求出电阻。
用伏安法测电阻时,由于电压表和电流表本身具有内阻,把它们接入电路以后,不可避免地要改变被测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给测量结果带来误差。用伏安法测电阻有外接法和内接法。
(1)外接法
外接法如图所示,(a)是电路图,(b)是实物图。由于电压表的分流,电流表测出的电流值要比通过电阻R的电流大,即I=IV+IR,因而求出的电阻值要比真实值小。待测电阻的阻值比电压表的内阻小得越多,因电压表的分流而引起的误差越小,所以测量小电阻时应采用外接法。
(a)电路图 (b)实物图
伏安法测电阻——外接法
(2)内接法
内接法如图(b)所示。由于电流表的分压,电压表测出的电压值要比电阻R两端的电压大,即U=UA+UR,因而求出的电阻值要比真实值大。待测电阻的阻值比电流表的内阻大得越多,因电流表的分压而引起的误差越小,所以测量大电阻时应采用内接法。
(a)电路图 (b)实物图
伏安法测电阻——内接法
4.电流的热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现用电器的一些热现象:电水壶能将水烧开,电视机使用一定时间后会发热等。电流通过导体会产生热的现象,称为电流的热效应。热效应是电流通过导体时,由于自由电子的碰撞,电能不断地转变为热能的客观现象。
1840年,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实验发现: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导体的电阻和通过的时间成正比,这就是焦耳定律。4年之后,俄国物理学家楞次公布了他的大量实验结果,从而进一步验证了焦耳关于电流热效应的正确性。因此,该定律也称为焦耳―楞次定律。用公式表示为
Q=I2Rt
式中:Q——导体产生的热量,单位是J(焦耳);
  I——导体中通过的电流,单位是A(安培);
 R—导体的电阻,单位是(欧姆);
  t—电流通过导体的时间,单位是s(秒)。
在生产和生活中,很多用电器都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制成的,这些电器统称为电热电器,如家庭中常见的电水壶、电饭煲、电熨斗等,工厂中常见的电炉、电烘箱、电烙铁等,如图所示。
(a)电水壶 (b)电饭煲 (c)电熨斗
(d)电烙铁 (e)电烘箱 (f)电炉
电热电器
但是电流的热效应也有不利的方面,如导线发热加速绝缘老化;电动机、变压器发热容易烧坏设备;电路短路会造成电气设备烧毁,甚至引起火灾。所以,必须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如设计散热装置加以防范。如图(a)所示计算机主机上的风扇和主机箱体散热孔,如图(b)所示电动机表面设计成散热片状,尾端加装风扇,都是为了有利于散热。
(a)电脑散热 (b)电动机散热
电器的散热装置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