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电子元器件与电路基础》项目八 三极管的识别与应用 任务2 检测三极管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教版《电子元器件与电路基础》项目八 三极管的识别与应用 任务2 检测三极管教案

资源简介

项目八 三极管的识别与应用
【项目目标】
●识别三极管的外形和符号,识别三极管的引脚。
●会用万用表检测三极管,判断三极管的质量。
●会根据实际需要选用三极管。
●会连接和分析三极管应用电路。
【参考学时】
12学时
任务2 检测三极管
【教学目标】
●会用万用表的电阻挡检测三极管,判断三极管的质量。
【教学重点】
三极管质量判断
【教学难点】
三极管质量判断
【参考学时】
3学时
【教学过程】
一、任务导入
列举实例,让学生认识三极管检测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任务实施
1.判别三极管的类型和引脚
(1)选择量程
(2)欧姆调零
(3)检测类型和基极。任意假定三极管的一个电极是基极b,用黑表笔与之相接,用红表笔分别与另外两极相接。当出现两次电阻都很小时,则黑表笔所接的就是基极,且管型为NPN型。当出现两次电阻都很大时,则管型为PNP型,如图所示。
三极管的类型和基极检测
(4)检测发射极和集电极。当基极b确定后,可接着判断发射极e和集电极c。若是NPN型管,将两表笔与待测的两极相连,然后用手指捏紧基极和黑表笔,观察指针摆动的幅度,再将黑红表笔对调,重复上述测量过程,比较两次指针摆动幅度,幅度摆动大的这次红表笔接的是发射极e,黑表笔接的是集电极c。若是PNP型管,只要在上述方法中红黑表笔对调即可。如图所示。
三极管发射极和集电极检测
2.判别三极管质量
(1)检测集电结和发射结的正、反向电阻
①选择量程
②欧姆调零
③检测NPN或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基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
检测NPN型三极管的集电结电阻
④检测PNP或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和基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即检测发射结正、反向电阻)
检测NPN型三极管的发射结电阻
正常时,集电结和发射结正向电阻都比较小,约为几百欧至几千欧;反向电阻都很大,约几百千欧至无穷大。
(2)检测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电阻。
①选择量程
②欧姆调零
③对于NPN型三极管,红表笔接集电极,黑表笔接发射极测一次电阻,如图(a)所示。互换表笔再测一次电阻,如图(b)所示。正常时,两次电阻阻值比较接近,约为几百千欧至无穷大。
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电阻
对于PNP型三极管,红表笔接集电极,黑表笔接发射极测一次电阻,正常约为十几千欧至几百千欧;互换表笔再测一次电阻,与正向电阻值相近。
(3)判断质量。如果三极管任意一个PN结的正、反向电阻不正常,或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不正常,说明三极管已损坏。如发射结的正、反向电阻阻值均为无穷大,说明发射结开路;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阻阻值为0,说明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击穿短路。
三、任务小结
四、任务拓展
1.估测三极管穿透电流ICEO
(1)选择万用表R×1k挡,欧姆调零。
(2)对于NPN型三极管,黑表笔接集电极,红表笔接发射极,基极悬空,如图所示。若测得的电阻在几十千欧以上,表明管子的ICEO较小,性能较好。如果测得的电阻值较小或表针来回摆动,则说明管子的ICEO大且管子性能不稳定。如果在测量时用手捏住管壳后,表针缓慢向低阻值方向移动,说明管子的热稳定性差,不宜使用。
估测三极管穿透电流ICEO
(3)对PNP型三极管进行测量时,应将表笔对换,而且测得的电阻值应在几百千欧以上。如果测得的阻值接近于零,表明三极管已击穿;如果阻值为无穷大,表明三极管内部已开路。
2.判别硅三极管和锗三极管
可以通过查看三极管管帽上的标志,根据三极管的命名方法即可判别硅、锗管。当遇到标记不清时,可用万用表粗略地区分硅、锗管。
判断三极管是硅管还是锗管,仍可利用硅管的PN结与锗管的PN结的正、反向电阻的差异。
3.判别高频管与低频管
可以通过查看三极管管帽上标志,根据三极管的命名方法即可判别高、低频管。
将万用表拨到R×1k挡,测量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反向电阻,然后再切换到R×10k挡。若表针偏转明显,甚至到达满刻度的一半,则表明该管为高频管;若电阻值变化很小,则为低频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