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基 本 信 息章 节 第二篇:项目实训项目三:电动机正反转运行控制课题名称 电动机正反转运行控制 课程类型 理实一体教学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授课班级 电子2年(1)班(26人)教 学 分 析学情分析 学科背景分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电类专业中,将可编程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课程规划成为一门必修基础专业课是在继电接触器控制和计算机控制基础上开发的工业自动控制装置,是计算机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的一种应用技术。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微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推动了PLC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其功能越来越强大,在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认为在中职层次的电类教学中开展PLC等新技术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学习环境分析本专业拥有完善的实训平台、理实一体化实训室, PLC应用技术、PLC项目实训的教学资源库、网络课程。学生特点中职电子二年级学生,积极性较差,学习主动性不高,水平参差不齐。具有动手能力强、可塑性大,有较强的协助精神等优点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学生上学期学习了电力拖动,掌握了电动机正反转的运行控制继电器-接触器的控制方法,对于电动机正反转运行继电器控制原理的分析基本没有问题。教材分析 《电动机正、反转运行控制》课题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姜治臻老师主编的《PLC项目实训》教材中第二篇的项目三,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既是项目二电动机单向连续运行控制的延伸,也是后续项目小车两地、三地往返运行控制的基础,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题既可以让学生回顾继电器控制的方法,又将PLC的基本指令应用于实践当中,为以后的编程学习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够画出电动机正、反转运行控制的I/0分配表、PLC接线图及梯形图。。能力目标 会利用基本指令编写程序实现电动机正反转运行控制。情感目标 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团队合作的职业精神,乐于分享的职业素养。教学重点 利用基本指令编写梯形图,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运行控制。 解决方法 通过分组讨论、类比、比较归纳总结,掌握知识点;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及实践操作,掌握重点。教学难点 PLC控制系统的运行调试。 解决方法 通过分组实训、同学间协助及老师引导突破难点;通过分组比赛,进一步掌握PLC系统的调试方法。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从实际生活引出任务,在理实一体化实训室中开展教学,让学生模拟实际的工作场景。动画演示法:从学校教学资源库中打开多媒体动画演示,使学生直观的看到本项目完成时的最终结果。任务驱动法:整个教学过程围绕着项目的解决展开,根据实际任务分解让学生完成。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将学生组,各组分析任务,课堂上在研要求,制定实施方案,通过组内合作探究完成电动机正反转运行控制的I/0分配表,主电路控制电路的设计及程序的编写。类比、比较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参考项目二的设计步骤,比较继电器控制系统,归纳总结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程序的编写方法。教学环境 理实一体化实训室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训设备、课堂评价表教 学 过 程教学流程图 本课题教学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分为:课前、课堂和课后,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环节 时长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 前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任 务 通过教学平台观看茶叶生产加工机械工作的视频。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思考电动机正反转运行控制的原理。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领热爱生活、热爱专业。课 堂一、新课导入 5分钟 问题:1.观看视频后有何感想、体会。2.茶叶机械中涉及电动机正反转运行控制的有哪些?3.采用什么控制方法?4.老师出示电路图,分析。 学生思考电动机正反转运行控制的原理,讨论,回答。 通过生活实际引出本课任务,激发学生对于本课题学习的兴趣。二、动画演示 5分钟 1.在学校的教学资源库中,打开《电动机正、反转运行控制》多媒体动画;2.老师演示通过连接外围触点,控制电动机正转、反转、停止等现象。 学生观看演示动画 通过多媒体动画,使学生对电动机正反转的PLC控制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而且还能直观的看到本项目完成时的最终结果。三、自主探究 45分钟 1.老师写出项目的任务要求并将学生分组。2.老师结合各组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总结梯形图的设计方法。3.通过实际操作实现电动机正反转运行的PLC控制。4.老师对每组操作进行巡查,强调规范操作、安全用电。5.对于运行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可通过学生之间的协作或老师引导来帮助解决。 1.学生分组探究,列出I/O分配表、主电路控制电路接线图、设计梯形图程序;2.学生分组实训,连接主电路和PLC控制电路,输入梯形图程序,通电运行调试,观察电动机正反转运行情况;3.学生将问题及解决方法做相应的记录并提交给老师。 1.引导学生探索新知,,除了掌握一般的规律外,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2.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协作的学习能力,掌握本课的重点。四、巩固提升 25分钟 1.组织比赛,在本项目任务的基础上添加电动机正反转运行的指示灯;2.老师给出比赛规则、评分标准,奖励办法。 学生分组进行比赛。 通过比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提高,突破教学难点。五、评价小结 5分钟 1.针对本项目的完成情况,各小组交流心得;2.老师结合项目评价表进行评分;3.总结PLC设计的方法、步骤;4.比较PLC控制系统优于继电器控制系统。 学生自评和互评。 通过评价反馈,学生可以获得成就感,增强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六、拓展延伸 5分钟 1.布置作业。2.在学习平台上发布电动机正反转吧、PLC程序设计规则与方法两个讨论主题,课后进行互动交流。3.老师将汇总后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上传至学习平台,方便学生查看。4.课后还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实现随时随地在线解答学生的问题。 学生参与互动交流 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方便学生课后进一步学习。板书设计 项目三:电动机正反转运行控制一、任务描述二、任务分析控制要求:1、用PLC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启动与停止2、具有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等必要的保护措施三、任务实施1、I/O分配表2、主电路、控制电路接线图3、编写PLC程序4、运行调试四、作业项目报告、知识测评教学反思 本节课借助教学平台、理实一体实训室形成任务—分析—实施—结论—评价的教学过程,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掌握了利用典型梯形图结构编写程序的方法,实现电动机正反转的运行控制,达到了做中学,学中做,知识和技能同步提升。教学过程中灵活应用了信息化教学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个别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同学可能在课堂上无法完成整个项目,这就需要在课外时间给学生提供条件并指导其完成任务。附件1:教学评价表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配分 评价标准 得分课堂学习能力 学习态度与能力 10 态度端正,学习积极思维拓展能力 拓展学习的表现与应用 5 积极的拓展学习并能正确应用团结协作意识 分工协作,积极参与 10 团结协作意识学习过程:程序编制、调试、运行、工艺。 外部接线 5 按照电气原理图正确接线布线工艺 5 符合布线工艺标准I/O分配 5 I/O分配正确合理程序设计 30 能完成控制要求5分具有创新意识5分程序调试与运行 20 程序输入正确5分符合控制要求10分能排除故障5分规范操作安全用电 正确使用设备 10 规范操作安全用电总得分 教师签字第 2 页 共 7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