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数控车编程与操作——拉钉的加工》教学设计课 题 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拉钉的加工 课时安排 4学时授课教材 《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训练》 高教出版社 主编:高枫 肖卫宁课 型 理实一体化 教 具 广数980TD数控车床10台、计算机10台,90度外圆车刀、切断刀、棉布等设计理念 1、引入企业真实产品为载体,实现项目教学。2、以情景教学为主线,将任务驱动法贯穿其中,探究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把职业素质教育溶于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3、应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将抽象问题具体化。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零件的加工工序和工艺流程。2、理解并掌握G71、G70指令的使用方法。能力目标 1、会测绘零件图纸并编写工艺卡。2、会运用G71、G70指令编写程序。3、会操作数控机床,加工零件。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8S管理意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节约、安全、服务)2、培养学自助探究和团队协作能力。知识运用 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学习相关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G71、G70指令的综合应用教学难点 零件的加工流程和工艺分析教学关键 理论知识向实践应用的转化教法与学法 教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点拨法、演示法学法:分组讨论法、质疑提问法、自主探究法 、实践加工体验法教学过程设计 课题:拉钉的加工一、课前准备 课前组织:1、填写考勤表,点名。2、检查工、量具和教学设备,填写设备使用记录册。3、分发学习资料(工具书、工艺卡、程序卡、评价表等)二、教学过程三、教学过程时间分配 时间安排(共4课时,180分钟) (一)课前组织: 5分钟 (二)导入新课: 5分钟 (三)分组协作: 25分钟 (四)仿真模拟: 15分钟 (五)实践加工: 30分钟 (六)评价总结: 10分钟 (七)作业延伸: 100分钟四、教学反思 本堂课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五方面进行,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围绕教什么,怎么教,教的怎么样三个问题来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信,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各小组都超额完成了加工任务,废品率符合要求。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毕竟是课堂教学,不能达到与实际生产百分之百的一样,由于生产周期较短,没有充分发挥批量生产的高效率优势。加工工艺卡零件名称 零件图号 第 页 备注材料 毛坯种类及尺寸 共 页工序号 工序名称 工序内容 设备 工艺装备名称及规格 切削用量选择 工时(h)夹具 刀具 量具 主轴转速/(r/min) 进给速度/(mm/min) 背吃刀量/(mm)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程序单序号 程 序 备注材料工具清单项目名称 拉钉的加工 项目时间 4学时内容 序号 名称 用途 单位 数量 规格 备注所有设备和刀具毛坯材料所有工、量具组 次 学员姓名 教师签字零件检验单项目名称 拉钉的加工 项目时间 4学时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分数 自价(0.1) 互评(0.5) 师评(0.4)1 加工工艺文件 工艺合理,加工参数合理 102 外圆 φ12±0.02 153 φ20±0.02 154 长度 42±0.05 155 15±0.02 156 形位公差 垂直度0.02 10同轴度0.02 107 表面粗糙度 Ra3.2 10检查评价 过程评价(学员填写):教师评语:评分 日期学员签字 教师签字学习任务书项目名称 拉钉的加工 项目时间 4学时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零件的加工工序和工艺流程。2、理解并掌握G71、G70指令的使用方法。能力目标:1、会测绘零件图纸并编写工艺卡。2、会运用G71、G70指令编写程序。3、会操作数控机床,加工零件。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8S管理意识以及企业的现场组织、管理能力。(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节约、安全、服务)2、培养学自主探究和团队协作意识。任务描述 工作任务——拉钉的加工 此零件为不锈钢门的一个连接部件,任务中既有车削特征又有铣削特征,需要用到车床和铣床才能完成本零件的加工,所需毛坯为φ22X45的钢件。零件图如下:工艺分析: 零件的加工工艺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是否能顺利加工其加工任务,特别是此零件属车铣复合类加工零件,其工艺的编排要更加的合理。我们编制加工工艺之前要看清图纸的加工要求,其工艺性要满足零件的形位公差的要求。此零件我们不仅要加工出如图所示的形状,还要保证每一个尺寸的精度与位置公差。学生阅读材料 使用教材:《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训练》参考书籍:《机械车削书册》《金属切削工艺学》《金属切削原理》《金属切削材料》学员要求 学生以小组形式测绘零件,绘制零件草图、零件图。根据图纸要求,制定加工工艺路线,填写工艺卡和材料工具清单,编程程序后通过仿真模拟验证程序后,根据教师的示范指导加工出合格零件。整个过程,完全严格按照8S管理要求执行。实训步骤心得体会零件加工考核评价表项目名称:拉钉的加工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评价依据(信息、佐证) 评价方式 权重 得分小计 总分学生自评 组长评价 教师评价0.1 0.5 0.4职业素质 1.遵守车间8S管理规定2.按时完成学习及工作任务3.工作积极主动、勤学好问 1.考勤2.工作及学习态度专业技能 1. 掌握数车编程与加工的方法与步骤2. 掌握通用量具、专用量具的类型及使用方法2.自学软件的使用能力3.绘制零件图、装配图的能力4.零件的工艺分析能力,制定工艺规程的能力6.工艺分析和加工方案制定能力。7.正确运用试切法对刀8. 质量分析的能力 1.表述能力2.展示方式及效果3.工作结果4.工作过程(出勤、态度、完成情况)5.问题分析6.改进措施创新能力 1.在工艺分析中提出自己的见解2.对教学或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具有创新性3.独立完成加工任务,时间合理4.其它类型的创新性业绩 1.口头或书面提议2.工作任务设计方案3.技术或工艺改良报告 80指导教师综合评价 指导老师签名: 日期:导入新课、引出学习任务分组协作测绘零件图读图(小组代表发言)制定加工工艺方案指令练习(自学软件)编写程序模拟仿真加工实践评价总结(小组代表发言)填写检验单、评价表作业延伸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