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 项目一 走进零件的测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教版《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 项目一 走进零件的测量教案

资源简介

《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教案(1)
周 次 课 次 课 时 班 级 时 间
2 1 3 9月10日1、2节
项 目 项目一 走进零件的测量
课题名称 走进零件的测量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对零件测量有一个感性认识。 2.了解互换性、极限尺寸、偏差及公差,会计算极限尺寸并能知道零件尺寸的合格范围。 3.会识读图样上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代号。 4.掌握测量基本理论及常用量具常识。 5.了解常用的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掌握比较法检测零件表面粗糙度。
能力目标 对零件测量有一个感性认识;会识读图样上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代号;了解常用的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掌握比较法检测零件表面粗糙度。
素质目标 对零件测量有一个感性认识;了解互换性、极限尺寸、偏差及公差,会计算极限尺寸并能知道零件尺寸的合格范围。
教学要求 1.零件测量有一个感性认识。 2.了解互换性、极限尺寸、偏差及公差,会计算极限尺寸并能知道零件尺寸的合格范围。 3.会识读图样上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代号。 4.掌握测量基本理论及常用量具常识。
教学重点 测量的概念、互换性的概念、极限尺寸、偏差及公差的概念。 测量的种类,主动测量与被动测量。 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的识读。 表面粗糙度的检测方法。 量具常识。
难点分析 培养学生从实际生产的角度来考虑、分析问题的习惯。
实验用具及教具 PPT 视频 模型
教学过程 开场白 教师自我介绍,办公地点,联系方式。本课程总课时约为60学时,其中上课与实训约各占对半,并有一周的实习,说明实践在该课程的重要地位。学习时要注意理论联系,考核时实践测量能力占有相当高的比重,希望同学给予足够的重视。 讲授新课 该课程是机械类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实用课程,不仅需要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更需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够准确地对机械零件进行技术测量,判断零件是否满足技术图样的要求,确定零件是合格产品还是废品。在加工中还要根据测量的数据对零件进行再加工,选择合理的切削用量及各种技术参数。该课程包含零件线性尺寸的测量、零件形位误差的测量、螺纹的测量、典型零件的综合测量、零件的质量控制和零件的精密测量等方面的内容。 公司的质量检验员或质检部主任、生产加工人员或生产加工的班组长及车间主任,需要对已加工完的工件进行检测;公司的生产加工人员,需要在零件加工过程中对工件进行检测。 1.测量的种类 测量的种类见下表。 测量的种类 比较方式绝对测量被测量值直接由量仪刻度尺上读数表示相对测量由量仪读出的是被测的量相对于标准量值的差值接触形式接触测量量具或量仪的测量头与被测表面直接接触非接触测量量具或量仪的测量头不与被测表面接触同时测量参数的数目综合测量被测件相关的各个参数合成一个综合参数来进行测量单项测量被测件的各个参数分别单独测量测量对工艺过程所起的作用主动测量加工过程中进行测量,测量结果直接用来控制工件的加工精度被动测量加工完毕后后进行测量,以确定工件的参数值测量时工件的运动情况静态测量测量时被测件静止不动动态测量测量时,被测件不停地运动,测量头与被测件有相对运动
2.测量项目解读 机械制造业的技术测量对象主要指长度、角度、形位误差和表面粗糙度。 (1)线性尺寸项目 线性尺寸项目解读 测量项目30公称尺寸A/mm604030最大极限尺寸/mm6040.03930.2最小极限尺寸/mm 59.974029.8上偏差/mm0+0.039+0.2下偏差/mm-0.0300-0.2尺寸公差δ/mm0.0300.0390.4
(2)形位公差项目 ,即φ60圆柱面对基准A(φ40的轴线)的径向圆跳动公差t为0.025mm,也就是φ60圆柱面绕φ40的轴线做无轴向移动回转一周时,在任一测量平面内的径向圆跳动量均不得大于0.025mm。 (3)表面粗糙度项目 ,即所有表面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3.2μm。 3.检测方案确定 测量过程中,量具是不可缺少的工具。技术操作人员不仅要学会合理地选用量具,还必须能正确使用和保养量具。选定了量具后,还要确定测量方法、检测次数、数据处理方式等。 测量量具 常用的测量量具有标准量具、极限量规、通用测量器具和检验夹具。 测量量具的选择 一般说来,器具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被测工件的精度要求,在保证精度要求的前提下,也要考虑尺寸大小、结构形状、材料与被测表面的位置,同时也要考虑工件批量、生产方式和生产成本等因素。 测量步骤 演示轴套类零件的测量过程,让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完成教材中的表1-4。 数据处理 观看并记录教师数据处理方法 检测报告 根据教师的测量结果,填写检测报告。
课后小结 测量的概念、互换性的概念、极限尺寸、偏差及公差的概念。 量的种类,主动测量与被动测量。 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的识读。 表面粗糙度的检测方法。 量具常识。
作业布置 量具保养、“质量杠杆”与在线检测相关知识。 一、四、五、
教后记 由于学生从事实际生产实习的时间较少,受到条件的限制不可能达到规定的教学安排,存在着理论教学多,动手机会少的问题,而专业课程是密切联系生产实际的,脱离实践使他们分析问题时不能从实际出发,给课程的学习带来较大的困难。因此,讲课时要多举一些学生比较容易了解的生活生产实例,来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