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 项目二 零件线性尺寸的测量 任务三 孔径的测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教版《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 项目二 零件线性尺寸的测量 任务三 孔径的测量教案

资源简介

《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教案
项 目 任务三 孔径的测量
课题名称 盘套类零件的检测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熟悉盘套零件的检测内容和常用检测工具
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地使用内径量表、深度游标卡尺和粗糙度检测量具。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能够准确地测量工件的实际尺寸误差。
教学要求 1.看懂图样中尺寸和形位误差的标注。 2.能够选择恰当的检测工具进行测量。 3. 能够准确地读出工件的实际尺寸和误差值。
教学重点 会应用相应的量具测量工件并准确地读数值。
难点分析 正确使用深度游标卡尺。
实验用具及教具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课 1. 游标卡尺、千分尺和百分表的使用及读数方法。 2. 如何将千分尺调零?如何用不精确的游标卡尺测量出准确的尺寸? 二、 导入新课 套筒圆盘类零件是常见的四大类零件之一,如何测量盘套类零件的内孔、深度及位置误差呢?这是本次课检测的内容。 三、讲授新课 1. 读懂盘套类零件图 盘套类零件带有公差,还有圆度要求,其深度带有公差;外圆柱对中心线有同轴度要求,由于盘套零件中心部分为空心,所以检测同轴度的难度比较大。其余的尺寸与轴类零件相似。 2. 内孔的测量 由于内孔有一处需要检测圆度,所以选用百分表一并测量,如果用游标卡尺,由于公差范围较大,也是可以的。测量圆度时,需要用百分表座将百分表固定,用卡盘固定工件,使工件作缓慢转动并注意找正,尽可能减少误差。将表杆头垂直指向内孔面,测量旋转一周后的偏差是否在公差允许范围内。为使测量准确,应作2次以上检测。检验内孔的尺寸公差时,由于公差值比较大,可以直接应用游标卡尺测量内径,或者选用内径千分尺,结果会更为准确。 3. 同心度的测量 测量外圆对中心线的同心度,由于工件为通孔,所以需要先做两个工艺堵将工件两端堵上,后打中心孔,然后用两顶尖顶住中心孔,再用百分表来测量外圆对中心线的同心度。测量时需要多测几处,以保证同心度的准确性。如果改用一夹一顶的方法,则只要作一个工艺堵就可以,当然,这样做精度可能会差一些。 4. 深度的检测 使用深度游标卡尺测量内径处的深度,使用时应注意保持游标贴紧工件的端面,慢慢将主尺向深度推进,直至顶住台阶为止。 5.百分表的使用 百分表是利用机械结构将被测工件的尺寸数值放大后, 通过读数装置读数的一种测量工具。常用的指示式量具的结构都是利用齿轮、齿条、杠杆或扭簧的传动把测量杆的微小直线移动转化成指针的转动,在表盘上指示出相应的数值。其精度分为0.01 mm和 0.001 mm两种。 百分表的种类很多,可分为杠杆式百分表、内径百分表、杠杆齿轮比较仪和扭簧比较仪等几种,分别应用于测量不同的形位误差。而最为常用的是一般百分表,它可以测量长度尺寸、形位误差和机床的几何误差。 百分表的结构 当带有齿条的量杆上下移动时,与之相啮合的小齿轮随之转动,由几个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带动长、短针转动,指示量杆移动的距离。表盘可以根据需要转动,以调整指针开始处于零线位置,方便观察指针的变化量。游丝起到消除齿侧间隙的作用。 百分表的刻线原理 表盘上共有100个等分格,当量杆向上移动1 mm时,指针正好转过1圈,所以指针每偏转1格,量杆向上移动0.01 mm。盘中小指针表示量杆移动的毫米数,读数时将小指针的指示值和大指针的指示值相加即为量杆移动的距离。 百分表的使用方法和维护 百分表应安装在表架上并用磁力表座固定。测量时测量杆应垂直测量表面并有1 mm以内的预压量,且调整表盘使指针对准零线;百分表不得用来测量毛坯和转动的工件;使用之后应当即放入盒内。 内径百分表用于测量工件的内孔,它是将百分表和杠杆传动机构结合起来使用,达到测量内孔的功能。
课后小结 四. 小结 1. 读懂零件图的标注是做好检测的基础。 2. 内孔的尺寸测量用内径游标卡尺或千分尺来检测比较方便,要求较高时可选用内径百分表更为准确。圆度的检测需要用百分表,且要把工件装夹并转动。 3. 由于盘套类零件为通孔件,检测某外圆面对中心线的同心度时,需要作工艺堵将孔补上后,再打中心孔方可测量。当然,如果工件数量较多,也可做成专用的胎具进行支承,再检测同心度。
作业布置 填好检测数值,计算误差值。
教后记 1. 找出图中需要检测的外径、长度、深度,读懂零件图。 2. 讲授测量要领,让学生动手测量,教师巡回指导,指出测量中存在的问题。 3. 总结并指出测量中存在的共同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