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 机械基础 机械零件——轴的结构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教版 机械基础 机械零件——轴的结构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名称】 机械零件——轴的结构
【授课学时】 1个学时
【设计理念】 结合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具备一定机械维修能力和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薄弱的特点,通过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探究理论知识的学习,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理实一体的教学理念。
【设计亮点】将学生机加工实习的成果与实践应用相结合,通过任务驱动,开展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起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知识体系,实现“学了”到“学到了”的过程。
【学情简析】
授课对象:高数专业二年级的学生;
学生特点:
1. 学习基础:(1)能加工简单的阶梯轴;
(2)已经掌握《机械制图》的专业知识,具备基本的识图能力;
2. 学习习惯:对专业知识的理论认识比较薄弱,但对专业知识的兴趣比较强。
【内容简析】
《机械基础》是中职机械专业一门综合性基础课程,其课程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维修能力,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提供理论基础,也对生产实践起到指导作用。而轴类零件作为机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零件之一,它的作用主要是支承回转零件以及传递运动和动力,阶梯轴因为便于轴上零件定位以及等强度的优点而被广而用之。
结合课程目标及课题特点,从学情和教学理念出发,我将教材内容进行处理,将《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的理论课程与机械加工技能实训相整合,选取阶梯轴这种常用的轴类零件作为载体,引导学生完成对“转轴”结构及应用的理论知识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轴的结构,能正确的对轴的应用案例进行分类。
2.能力目标:能融会贯通地学习各专业课程;
3.情感目标:过信息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轴的结构与特点。难点:轴的应用。
【课前预习活动】
1、微课学习。
要求学生登录网络平台的班级课群,下载“轴的分类及特点”的微课,自行进行学习。
微课内容: (1)轴的特点、作用;(2)轴的工艺加工要求;(3)轴的分类。
2、在线测试
微课学习后,网络平台上“在线测试”,系统自动评分阅卷。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回顾 课堂活动 1、复习回顾 【知识点:轴的分类进行和应用】 ①轴的分类 ; 根据轴线形状分类:直轴、曲轴、挠性件轴 根据承载能力分类:心轴、传动轴、转轴 ② 应用案例:见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活动一:轴的应用的分类(贴图活动) ①提问:轴的分类 ; ②每组学生代表上台完成贴图活动; 【教具准备】打印以下案例的图片,以及每组不同颜色的吸铁石,以供学生贴图活动。 自行车轴(心轴:弯矩) 汽车方向盘的轴(传动轴:扭矩) 火车的车轮轴(心轴:弯矩) 减速器齿轮轴(转轴:弯矩和扭矩) 皮带轮的轴(转轴:弯矩和扭矩) 电风扇的轴(传动轴:扭矩) ③答疑。根据学生任务书的作答以及课堂活动情况进行答疑。 ④要求学生完成任务书中任务一的内容更正及自我测评。 学生作答: ①直轴、曲轴、挠性件轴 心轴、传动轴、转轴 ②每组学生代表上台完成贴图活动; 其他同学完成任务卡中任务一的学习内容。 (代表用自己组颜色的吸铁石将图片贴在黑板上相应的表格内) ③进一步听课学习并作答。 ④更正任务书及自评。 ( 难点突破)
设计意图:通过贴图的方式,以趣味性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课堂,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考察学生对“轴的分类与应用”的掌握情况,结合他们已有的实习经验导入新课题——轴的结构的学习,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讲授 环节一 环节二 2、讲授新课 【知识点:轴的结构】 轴头:轴与旋转零件配合的部分 轴颈:轴与轴承配合的部分 轴身:连接轴头和轴颈的部分 轴环和轴肩:轴上截面尺寸变化的部分 【教学过程】 活动二:认识轴的结构 (1)创设场境,任务提出 以学生实训加工的阶梯轴零件和图纸为载体,引导学生思考,轴之所做成阶梯轴,是因为在使用中轴上总是需要安装一些零件,而各阶梯都有它一定的作用和目的。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①观看动画。 数控车主轴旋转动画,从转轴的作用分析开始将结构。 提问:主轴的作用? ②认识装配图。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说说装配图中,轴上都有哪些零件?结合图形让学生进行轴的结构的判定。 结合加工图纸及零件,在老师的引导下作答。 学生作答: 作用:支承轴上各零件。 旋转,传递运动(旋转)和动力(转速)。 回顾《机械制图》知识,识读装配图,认识轴上零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讲授 环节二 设计意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自学,建立对轴的结构的初步认识,通过小组代表在实物零件贴图的认识,针对性的讲解学生的学习问题。
③得出结论。引导学生得出轴的结构的判断依据。 a、轴颈—与轴承配合 b、轴头—与回转零件配合 c、轴身—连接轴头与轴颈 d、轴肩与轴环—轴上截面尺寸变化部分 ④分配任务。学生以组为单位,自行学习、讨论,完成任务卡中任务二的学习。 ⑤课堂活动。 请一位同学上台,在实物零件上用标签纸在各轴段上贴上相应的结构名称,并说说为什么? 说明:利用手机投影技术,通过ITOOLS软件,将手机、电脑、投影仪连接。 过程:学生代表上台,将相应的名称贴在轴段上,老师则用手机的摄像功能将其操作过程投影在幻灯片上供其他学生学习和检验。 轴承 回转零件 套筒 轴承盖 联轴器 …… 得出轴结构的各名称的判定依据。 学生自我探究学习及小组讨论,完成任务卡中任务二的学习。 自行作答。 学生代表上台完成实物零件上的贴图认识,并完成老师的提问。 全班观看、学习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讲授 环节三 环节四 ⑥答疑。老师针对学生的回答,结合装配图和零件图进行知识补充。要求学生完成任务书的修改并完成任务二的自评,打分。 ⑦课堂测试。进入网络平台的班级课群,进 自行修改任务卡的学习问题及完成该阶段的自我评估打分。 (重点落实) 学生进入平台测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以及动画演示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认识和学习轴上零件的固定方式和类型,让理论的知识直观化,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行随堂测试,系统自动评分阅卷。
(3)实践探索,任务拓展 ①三维装配动画:轴与轴上零件的装配动画,进一步认识轴的结构,也学习轴与轴零件的装配技能。 ②轴的固定动画:将书本二维的抽象认识以三维动画展示,引导学生去认识轴的键槽、轴肩、轴环在装配中的作用,为后续轴上固定方式的学习做好铺垫。 从装配技能上,进一步认识轴的结构。 在老师的引导下作答键槽、轴肩、轴环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三维动画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将抽象的书本图片知识以三维动画的直观演示,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轴的固定的方式。
(4)课堂小结,任务评价 ①课堂小结。 知识点小结。 ②任务评价。网络平台中老师给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在老师的引导下作答、小结。
作业布置 完成任务书的相关内容以及随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