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等教育出版社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7 + Office 2010)》电子教案高等教育出版社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7+ Office 2010)》电子教案任务4.1 获取网络信息[教材分析]本任务是第4章第1个任务,互联网中有各种形式多样的数字化媒体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获取和使用,可提高人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本任务应使学生掌握IE等从互联网中浏览、获取信息的软件的基本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处理]本节课教学任务明确,理论知识以了解为主,技能点操作性强,可通过灵活多样的活动任务形式,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同时又能其技能水平,教材可作如下处理:1、Internet基础知识与应用2、用IE10浏览WWW3、网络信息搜索[学情分析]教学对象:职高一年级学生基本情况:学生基本上能使用网络进行有目的性的简单使用,对本节内容已有初步的认识,并对网络有一定的兴趣,但学生对搜索引擎的使用比较机械,对如何提供搜索的效率方面经验不足,如何利用搜索引擎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体验欠缺。第一课时:Internet基础知识与应用第二课时:用Internet Explorer 10 浏览 WWW第三课时:网络信息搜索教学环境:配置说明:教师机:1台学生机:56台投影机:1台 要求:教师机和学生机能相互实时转播。分组:根据机房实地布置情况,分A、B、C、D四大组,每个大组分三个小组,每大组各有一位大组长,同时四大组内前后两桌(共4人)形成一小组,每小组内各有一位小组长。第一课时:Internet基础知识与应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Internet基础知识:Internet的含义、TCP/IP协议,IP地址,域名;2. 理解Internet资源应用;过程与方法学习局域网(教学机房)工作组简单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Internet基础知识的热情;[教学重点]1.了解TCP/IP协议2.IP地址[教学难点]理解IP地址与域名概念[教学方法]1、教法:情境教学、实验演示、辅助自学视频,以任务驱动为主线,通过分解任务,逐步完成各知识点,最后合成任务。2、学法:学生以完成任务为动力,通过实践来掌握操作方法,并结合对任务的合成攻克难点,实现综合应用。[教学手段]采用课件演示、投影演示、多媒体电子教室同步演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约5分钟)1、[情境教学]让我们先来欣赏一段Flash视频(网络的应用.swf)师:网络的应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上网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一件事情,但你们知道上的是什么网,上网可以做些什么吗?生:是Internet(因特网),可以查资料、玩游戏。【设计意图】学生观看视频,激发对内容的兴趣,同时了解网络的应用。讲授新课:(约30分钟)1、Internet的简介和发展通过观看图F-3,直观地得出Internet的含义。全球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集合,中文名称为“国际互联网”、“因特网”等,通常简称为“互联网”。提问:Internet刚开始建立的目的是什么?Internet是由ARPANET发展演化而来,Internet应用由最早的军事领域向社会全方位发展。图F-3 全球Internet连接示意图2、Internet应用实现全球范围的通信联络、信息查询与浏览、文件传输等功能。WWW信息服务通信联络教师补充因特网的特点:全球信息浏览检索、交互信息方便快捷Internet采用了客户机/服务器程序方式,增加了网络信息服务的灵活性Internet把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超文本技术融为一体,体现了多种信息技术互相融合的发展趋势灵活多样的入网方式收费低廉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且多数是免费的丰富的信息服务功能讨论使用因特网对你生活的影响有哪些?这些应用属于上面三个方面中的哪一个?【设计目的:拓展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训练学生的分类归纳能力。】3、TCP/IP协议提问:不同地区网络上的计算机为什么能直接交换信息呢?举例说明:不同国家语言的人能沟通因为采用了标准语言(英语),同样网络上的计算机也采用了同种网络协议。【设计目的:通过举例能形象生动的理解。】TCP/IP是Internet使用的网络协议,包括TCP和IP两个核心协议。图F-4“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 图F-5“Internet协议(TCP/IP)”对话框通过图F-4和图F-5,直观地得出在计算机中使用。4、IP地址识别人的唯一标识是身份证,那识别网络上的计算机身份是什么呢?(IP地址)。(1)在网络上的计算机必须拥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2)IP地址是一个32位二进制数,每8位分成一组,写成句点(.)隔开的4个十进制数,每个数的取值范围是0~255之间。举例:10.55.135.196;192.168.15.163(合法的IP地址)【设计意图】通过举例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查看机房中本机的网络配置,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首选DNS服务器。【设计意图】了解如何进行网络配置。5、域名将IP地址转化为人性化的字符名称。一般格式为:计算机名.组织结构名.二级域名.顶级域名顶级域名有:cn(中国)、com(商业网站)、edu(教育网站)、gov(政府网站)、net(网络机构)等。DNS:域名解析服务器,负责域名到IP地址的翻译。浏览宁波职成教教研室网站,可以使用如下两种方法进入主页:IP:60.190.51.250域名:nbzcj..cn【设计意图】通过举例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讨论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举例邮政编码对应一个地区)每一个域名对应一个IP地址,由DNS(域名管理系统)完成三、完成自我评价(约7分钟)拓展任务:局域网(教学机房)工作组简单应用。(1)查看自己所属工作组(2)在本机上设置共享文件夹(3)访问共享的计算机资源访问IP确定的(可访问)计算机的共享资源四、教师评价并总结(约3分钟)在本次课上,教师通过不断地提问,学生讨论得出结论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Internet基础知识与应用进行了介绍。通过任务安排使学生不断掌握Internet的同时也对局域网有了一定的认识。第二课时:用Internet Explorer 10 浏览 WWW【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Internet Explorer 10的基本设置。2.掌握利用浏览器浏览WWW的方法。过程与方法学习利用Internet Explorer 10收集信息,获取信息的基本操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文明上网,养成良好上网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动手、互相合作、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学重点】利用浏览器浏览WWW【教学难点】IE浏览器的基本设置【教学方法】1、教法:情境教学、实验演示、辅助自学视频,以任务驱动为主线,通过分解任务,逐步完成各知识点,最后合成任务。2、学法:学生以完成任务为动力,通过实践来掌握操作方法,并结合对任务的合成攻克难点,实现综合应用。【教学手段】通过情景模拟,引起学生兴趣,任务驱动法,助学视频等手段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学准备】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制作好的助学资源包,为学生提供的PPT课件、学习任务单,网络评价系统。导入新课:(约2分钟)教师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Internet基础知识,为上网冲浪做好了准备,这节课我们将学会如何学习在因特网上冲浪,获取互联网信息。讲授新课:(约30分钟)认识IE浏览器选项卡式浏览是Internet Explorer 中的一项新功能,允许用户在单个浏览器窗口中打开多个网站。可以在新选项卡中打开网页或链接,并通过单击选项卡切换这些网页。2、学会IE浏览器的基本操作使用IE浏览网页、设置主页、收藏夹。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以下任务。编号 任务名称 任务要求 难度1 利用多选项卡功能 打开多个网页 打开网易主页(http://www.)和新华网主页(http://www.),并用RSS阅读“新华网国内新闻” 中等2 设置主页 把新华网设置为默认主页 简单3 收藏夹 把网易汽车频道添加保存在“收藏夹”中 简单1.讨论:利用多选项卡功能打开多个网页时,如何快速精确查找其中的一个网页。解答:通过快速导航选项卡按钮。2.讨论:设置主页的作用是什么?解答:打开IE直接进入该网站3.讨论:收藏夹的作用是什么?收藏内容过多时,如何管理?解答:收藏经常使用的WEB站点,方便今后使用。利用“整理收藏夹”菜单命令。用因特网收集信息网页的保存。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以下任务。(1)打开网易汽车频道中行业评论的第一条评论,把该页以文件名为“评论.html” 保存到桌面(2)打开网易汽车频道网页,寻找一幅车图并保存到桌面4、浏览器的配置通过“工具”菜单“Internet选项”打开。(1)关闭开启选项卡功能。(2)设置在新选项卡中弹出新窗口。三、完成自我评价(约10分钟)(1)利用多选项卡功能打开http://nbzcj..cn和 http://vcomputer..cn主页(2)把http://nbzcj..cn首页设为主页(3)把该首页保存在桌面WWW文件夹下(4)清除历史记录、删除临时文件(5)打开慈溪职业教育网http://vcomputer..cn首页网页添加到收藏夹(6)启用弹出窗口阻止程序(7)关闭IE四、教师评价并总结(约3分钟)本次课主要介绍了IE10 浏览 WWW,引导学生文明使用网络。第三课时:网络信息搜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搜索引擎的概念和使用技巧。过程与方法学习利用网络收集信息,获取信息的基本操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通过网络即时信息交流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不断完善自我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利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教学难点】准确、有效、快速搜索信息。【教学方法】1、教法:情境教学、实验演示、辅助自学视频,以任务驱动为主线,通过分解任务,逐步完成各知识点,最后合成任务。2、学法:学生以完成任务为动力,通过实践来掌握操作方法,并结合对任务的合成攻克难点,实现综合应用。【教学手段】通过情景模拟,引起学生兴趣,任务驱动法,助学视频等手段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学准备】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制作好的助学资源包,为学生提供的PPT课件、学习任务单,网络评价系统。导入新课:(约3分钟)情景引入:伊玫是职高汽修专业学生,她热爱专业,想了解更多关于汽车方面的知识,大家能不能帮她想想办法,帮她获取更多、更有效的信息呢?搜寻信息的方式:直接输入网址:更新较快;盲目,被动获取信息利用搜索引擎:更新较慢;主动查找信息讲授新课:(约30分钟)1.利用门户网站获取信息查询信息的一种方式直接打入网址找寻信息(1)可以输入汽车之家网址www..cn查看(2)可以打入www.,查看“汽车”专题2、利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搜索引擎的作用:搜集信息 、整理信息 、接受查询搜索引擎有:百度(www.)、谷歌(www.)讨论:通过搜索“汽车标志”比较两者的搜索能力试一试:查询奔驰CLK350参数配置3.百度搜索技巧(1)表述准确百度会严格按照用户提交的查询词去搜索,因此,查询词表述准确是获得良好搜索结果的必要前提。“试一试”中查询词应该为“奔驰CLK350 参数配置”【说明:关键字间用空格隔开,表示搜索同时含有这些关键字的资料】(2)分类搜索方法:先选择类别,再在搜索中输入关键字搜索一张“奔驰CLK350”图片:奔驰CLK350(图片类别)搜索一段介绍“奔驰CLK350”的视频:奔驰CLK350(视频类别)(3)细化搜索条件,用好逻辑命令关键词前加半角减号“-”表示搜索不含该关键词例:搜索包含“CLK350”但不包含玩具的相关资料:奔驰CLK350 –玩具总结搜索步骤:(1)确定搜索目标(2)选择描述搜索主题的合适关键字并进行搜索(3)筛选搜索结果中有用的信息三、完成自我评价(约10分钟)(在桌面建立“PM 2.5”的文件夹,然后完成如下题目)(1)进入“环境监测总站”网站或者百度,查找当地“空气质量指数(AQI)”,并把该网页保存到上述文件夹中。(2)搜索以PM2.5重度污染的2张图片,并放至上述文件夹。(3)搜索PM2.5与灰霾之间的关系,以及造成雾霾天气的原因。(4)查找环境保护歌曲(MP3),将其保存到上述文件中。四、教师评价并总结(约3分钟)(1)搜索引擎的概念(2)搜索引擎的使用和技巧7—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