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计算机应用基础》任务4.4 接入Internet 教学设计(2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教版《计算机应用基础》任务4.4 接入Internet 教学设计(2课时)

资源简介

高等教育出版社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7 + Office 2010)》电子教案
任务4.4 接入Internet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四章第四节。互联网的发展,给我们生活、工作带来效率和便捷,但同时要求我们对一些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解、掌握,更加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利用网络,驾驭网络,让其为我所用。
[教材处理]
本节课教学任务明确,理论知识在了解的基础上,知识点明确,实践应用性强,可通过灵活多样的活动任务形式,使学生学的有兴趣,同时又能拓展其认识程度,并真正掌握其现实应用能力。分2课时来进行教学,教材作如下处理:
1、以目前现实生活中最常用的ADSL连接方式为目标,掌握ADSL上网基本的设置。
2、解决家庭多台电脑同时上网无线路由器方案及相关简单设置。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高一计算机专业学生
基本情况:职高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对学习技能具有强烈的欲望,喜欢亲自动手操作,但缺乏系统的分析能力,缺少从实践到理论的总结能力,因此在我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协作讨论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环境:
硬件配置说明:
教师机:1台
学生机:50台
实物展示仪:1台
投影机:1台
 
要求:所有计算机均能实时上网,教师机和学生机能相互实时转播。
分组:
分A、B、C、D四组,每组各有一位时间监督员和辅导员。
教师机:1台
学生机:50台
打印机:1台
投影仪:1台
实物展示仪:1台
 
要求:教师机和学生机构成教学局域网,教师机和学生机能相互实时转播。
分组:根据机房实地布置情况,分A、B、C、D四大组,每大组各有一位大组长,同时四大组内前后两桌(共4人)形成一小组,每小组内各有一位小组长。
第一课时:ADSL的连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Internet的常见接入方式。
②掌握ADSL宽带接入的方法。
2、技能目标:
学会ADSL接入的硬件连接与拔号设置。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动手、协同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硬件连接与创建ADSL拔号连接。
[教学难点]
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教学方法]
1、教法:
情境教学、实验演示、比较等直观教学法
2、学法:
学生实践操作,小组协作讨论
[教学手段]
采用课件演示、投影演示、多媒体电子教室同步演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具准备]
电话机一台、ADSL调制解调器一只、分离器一只、多媒体电脑一台、电话线两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引言] 在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Internet的基础知识,了解了Internet的起源、发展和它拥有的丰富资源。许多同学或许对此已经迫不急待了,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开始学习互联网的基本操作。
首先进行一个现场网络调查:(教师:在主控机上统一调用“网络调查统计”的相关界面,学生开始选择)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下调查结果(教师:在主控机上分别展示以上五个问题调查结果的图例统计,投影显示)
【设计目的:通过现场问卷调查,直观、迅速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状态,并能积极思维,配合教师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教学,进而引入到本节课题。】
讲授新课:
接入Internet 的常见方式: (教师:结合课件,投影显示常见的因特网接入方式,并做相关介绍)
  [设问] 你们家电脑Internet接入采用哪种方式的?(让家中电脑已上网的同学回答)
【设计目的:通过图片展示、分析,直观形象地让学生感性认识互联网的常见接入方式。】
2、连接到Internet的步骤、方法:(以ADSL宽带接入为例)
Internet帐号的申请:
以生活中“申请入网帐号”事件为例,创建一课堂即兴小品表演:
表演脚本:
演员:学生甲 演 申请用户
学生乙 演 电信服务工作人员
道具:ADSL申请表格 一份、身份证复印件 一份、ADSL用户资料表 一份
故事:某同学家的电脑想上宽带,于是他去电信营业厅办理申请登记手续。电信工作人员给用户一张申请表格,用户填写后,连同身份证复印件交给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核对相关资料后,用户去缴纳宽带接入费用。若干天后,电信工作人员上门为用户安装宽带,并交给用户一张入网资料表,表内有注册用户名及密码。【表演完成后展示申请流程图】
   【设计目的:通过流程图形式,直观描述帐号申请的一般步骤。】
硬件的连接:
A、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要准备的硬件:一台计算机(配有网卡)、一个分离器、一个ADSL调制解调器、两根电话线、一台电话机(课件演示各硬件设备,借助实物投影着重展示ADSL调制解调器)
【设计目的:通过实物展示,使学生对设备有个感性认识。】
B、实物的连接:
  [设问] 有哪位同学会把这些设备连接起来?
【设计目的:通过实物操作、评价分析,使学生能基本掌握调制解调器的实物连接,突出了重点。】
ADSL拨号连接的创建:
师生同步操作,分析强调要点: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新建连接的操作,同时边操作边强调要点:
Internet服务商会提供一个动态的IP地址,则会自动分配一个动态的IP地址给计算机。一般通过局域网方式连接时,需要配置计算机的固定的IP地址及相关的配置信息。
ISP提供给用户拨号的帐号与密码。
学生自行操作,课件操作演示:
(要求学生创建拨号连接,教师巡回指导,充分发挥各组辅导员和监督员的作用,倡导学生之间相互协作)
拨号连接,验证教学:
(派一位同学上台,在教师机上进行拨号连接,同时强调正确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设计目的:通过同步模仿、独立操作和拨号体验,借助师生的共同协作,使学生对拨号连接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深化,从而突出了本课时的重点,突破了难点。】
课堂巩固:
[分组讨论] 小明同学家住在本市市郊,前不久买了一台电脑,由于学校老师最近在上“Internet的基本操作”,小明也很想把家中的电脑接上国际互联网, 但他不知道道选择哪种接入方式,请大家结合所学的知识,为小明同学分析选择一套最佳的互联网接入方案!
(教师设计教学情景,全班分A、B、C、D四组进行小组讨论,监督员做好纪律、时间的监督,方案确定后,由各组辅导员最后代表发言。)
  [分析评价]
  (1)听取各组辅导员的汇报方案
(2)师生共同分析,得出以下常见上网方式的性能特征比较表:
比较项目 ADSL LAN接入
传输介质 普通电话线 光纤到楼 网线到户
最大下载速度 8MB 10MB
用户终端设备 ADSL MODEM、网卡和滤波分离器 网卡
电话拨号 无 无
打电话的同时上网 可以 可以
费用 包月制
(90元/月) 包月制 (80元/月)
(3)最后分析结果(接入方案):
方案1:一般家庭需要经常上网,上网主要下载资料、看影视片,可采用ADSL
接入。
方案2:若小区已有光纤到楼,也可考虑LAN接入。
【设计目的:根据提供的资料,通过小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够用、实用”的设计理念】
第二课时:典型的家庭无线网络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熟悉无线路由器的配置方法
熟悉无线路由器接入Internet的方法。
2.能力目标
掌握无线路由器的相关设置,并能接入Internet。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动手、协同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无线路由器的物理连接,无线路由器的配置。
[教学难点]
无线路由器的设置。
[教学方法]
教师给出问题——如何解决家庭上网共享,求救学生,寻求解决方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共享上网的最佳方案——无线路由器共享上网。
实物展示法,介绍各设备。
视频演示各设备物理连接。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实践实物操作。(或以多媒体模拟操作)
以视频(或教师现场演示)无线路由器的设置、共享上网。利用任务驱动法,学生操作。
[教学手段]
采用课件演示、投影演示、多媒体电子教室同步演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具准备]
无线路由器一台、电话机一台、ADSL调制解调器一只、分离器一只、多媒体电脑一台、电话线两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解决了小明家上网的问题。因小明爸爸工作需要,又新买了一台电脑,放在卧室内,同时也想上网,小明希望我们再帮他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同学们我们该怎么办?(让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方案,引出最佳方案——无线路由器共享上网)
【设计目的:从真实的生活中实践问题出发,引发学生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
1.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必须先来了解一下,无线路由器上网的基本原理。(引出无线路由器共享上网的基本知识点)
【通过该图片,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其基本结构】
提问:那么这个网络中都需要哪些设备呢?
【设计目的:分小组讨论,总结。让学生能更深入的融入到课堂中,融入到教学中】
2.介绍设备:【教学设计:实物展示法,让学生更形象、直观的了解各设备】
a.无线网卡:目前主要有三类,无线笔记本网卡、无线PCI网卡、无线USB网卡。
b.无线路由器
3.在了解以上这些相关方面的基本知识后,接下来我们来具体来操作:
步骤如下:1.安装物理连接2.无线路由器的设置3.创建连接图标
任务一:物理连接
小组讨论,学生上台演示:(教师提示:我们可以在原ADSL物理连接基础上来完成。)
【设计目的:让学生探索、自主去完成。让学生更深入的熟识各知识点,突出了重点。】
任务二:无线路由器设置
无线路由器设置有两种方法:1.利用向导完成;2.手工设置完成;
教师视频演示第一种方法——利用向导完成;
学生在虚拟机上完成。(有条件的在实际环境中完成。)
【设计目的:利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完成任务】
任务三:创建ADSL连接
每位学生自行完成。(因为这个操作与上一节ADSL连接操作相同)
【设计目的:温故知新,在新的环节中同时复习了前面的知识点】
三、自主探究
1.无线路由器的设置在前面教师演示了第一种方法,让学生完成第二种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完成)
2.如何增强无线路由器的安全
【设计目的:让学生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的特点,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倡团体协作精神。】
四、教师评价总结
在本次课上,教师通过不断的提问,学生讨论得出结论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到各知识点,掌握各基本技能。通过任务安排使学生在不断掌握技能的同时也渗透了理论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