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六上科学第一单元试卷考试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评分注意事项: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第Ⅰ卷 客观题第Ⅰ卷的注释阅卷人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得分1.下列办法中可以防止铁生锈的是( )。A.浸人水中B.刷上一层油漆C.放在阴暗潮湿的角落里2.我们可以在哪里发现空气( )A.土壤中 B.水中 C.土壤和水中3.为防止新买的铁制剪刀生锈,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清洗干净浸没在水中B.用油涂抹,放在通风处C.浸没在盐水中4.下列现象中没有产生新物质的现象是( )。A.蜡烛燃烧 B.切开的苹果变色 C.冰化成水5.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两种变化不一样的是( )。A.水结成冰 B.火柴燃烧 C.敲碎砖块6.人体所需要的营养从( )中得到的。A.运动 B.食物 C.阳光7.把豆和沙子混合后放入水中,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有物质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沉淀则是化学变化B.豆和沙子混合产生了新物质C.豆和沙子看不到明显的变化8.水结成冰,红纸剪成窗花,橡皮泥捏成动物,这三种物质所发生的变化,共同点是( )A.都没有新的物质产生B.都有新的物质产生C.温度都发生了变化D.其中有一部分物质变成了新物质9.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下列现象,其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水结成冰了B.剩饭馊了C.鲜牛奶长时间放置变酸了10.下列食物中,含脂肪最高的是( )。A.橘子 B.鱼 C.肥肉11.白糖加热过程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白糖加热熔化的过程是化学变化B.白糖熔化继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C.白糖加热最后变成黑色,产生了新物质D.白糖熔化继续加热过程中,颜色由白色直接变黑色12.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而物质在不断变化。以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B.C. D.13.金属在____环境中,容易生锈。( )A.干燥 B.寒冷 C.温暖潮湿 D.涂抹油漆14.下列变化中,都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A.水烧开时冒出大量气泡、石灰岩遇稀盐酸后冒出大量气泡B.通电的电灯发光发热、点燃的蜡烛发光发热C.淀粉遇到碘酒后变成蓝紫色、潮湿空气中的铁钉表面变成红褐色D.面粉与水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物、硫酸铜溶液与铁钉接触后产生褐色沉淀物15.我们的地球被一层( )包围着。A.水 B.大气 C.雨 D.草16.中华文明灿烂辉煌,下列古代的发明和创造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制作石器 B.粮食酿酒 C.使用火药17.谷类、薯类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18.下列人体活动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①消化食物 ②分泌引起情绪变化的物质 ③写字 ④呼吸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19.紫甘蓝水遇到碱性物质变成( )色,遇到酸性物质变成( )色。①白 ②红 ③绿 ④黑A.①② B.③② C.③④ D.①④20.观察完后,奇奇将铁制的放大镜放在( )最不容易生锈。A.潮湿的浴室B.放有干燥剂的柜子C.装有盐水的盒子阅卷人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小题3分,共15分)得分21.金属制品在潮湿的地方更容易生锈。( )22.化学家通过研究物质的性质和成分,发明了许多新物质。( )23.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物质发生了改变。( )24.在装有呼吸多次空气的玻璃瓶中放入点燃的小木条,火焰会熄灭。( )25.我们吃馒头的时候越嚼越甜是因为馒头里面有糖。( )第Ⅱ卷 主观题第Ⅱ卷的注释阅卷人 三、实验探究题(共25分)得分26.(一)探究蜡烛的燃烧。(1)扣上玻璃杯后,看到 号蜡烛先熄灭, 号蜡烛燃烧的最久。原因是 。(2)在2号和3号的玻璃杯内可以看到烧杯壁上有 出现,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 ;将2号玻璃杯翻转后,迅速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中并振荡,可以发现石灰水变 ,这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 27.(三)厨房中的物质。(1)筷子,是厨房中常用的饮食工具、①观察下图,当我们用筷子去夹取食物的时候,筷子是一种 类型工具。(填 “轮轴”“杠杆”或“斜面”)②用电路检测器连接木筷子的两端,发现小灯泡不发光,这是因为木筷子是 (填“导体”或“绝缘体”)③因为梅雨季节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筷子很容易发霉,筷子发霉主要是 引起的。筷子发霉是 变化。为了减少筷子发霉,我们可以这么做: (2)制作饮料橙汁饮料 把一个去皮的橙子榨成汁,加入少量的水,配成一杯橙汁饮料。 柠檬汽水 在一杯水中,加入两勺糖,少量的柠檬酸,再加入一小勺小苏打,做成的饮料会冒气泡,这就是柠檬汽水。①“橙汁饮料”制作过程中发生的是 变化,我的依据是 。②“柠檬汽水”中的气泡是柠檬酸与小苏打混合后产生的,这种气体与混合小苏打和白醋产生气体是同一种物质,这个变化属于 变化。理由是 。这种气体是 ,它有 特点。(3)铁生锈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为探究铁生锈的原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如果铁生锈了会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右边管子中的水就会上升。请回答下列问额。①该实验方案中采用了对比实验方法,要研究水分对铁生锈的影响,应该选择的两组是 和 。②)实验时,每隔-段时间测量导管内水面上升的高度,结果如表所示( 表中所列数据为导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单位是cm):时间 高度 组别 2小时 5小时 10小时 15小时 20小时A 0 0 0 0 0B 0 0 0.3 0.8 1.5C 0 0 0 0 0D 0 0.4 3.4 3.4 7.6从表格中看出,最快生锈的铁是 组(填字母)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我发现: ③食盐水的浓度对铁生锈的快慢有影响吗?他们继续做了下面实验,从结果中得到“食盐水的浓度越高,铁生锈越快”的结论,你觉得对吗?为什么? 食盐水的浓度 1% 3% 5% 7% ……生锈时间/小时 6 4 33 5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生锈【解析】【分析】考查防止铁生锈的方法,铁生锈需要空气、水分的影响,将铁放置在干燥的环境、真空的环境、刷上油漆、镀上金属层都能有效的防止铁生锈。2.【答案】C【知识点】认识空气【解析】【分析】土壤和水中都存在着空气。3.【答案】B【知识点】生锈【解析】【分析】 首先要把水擦干,放在干燥的环境里,隔离空气和水,擦干后最好在表面用油涂一层,可以防止生锈。4.【答案】C【知识点】物理变化【解析】【分析】冰化成水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从固态变为液态,并没有新物质生成。5.【答案】B【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考查物质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水结成冰、 敲碎砖块属于物理变化, 火柴燃烧属于化学变化。6.【答案】B【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解析】【分析】考查能量的转化,人体的能量是通过食物中的化学能转化而来。7.【答案】C【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豆子和沙子不会发生反应,把两者混合后倒入到杯子中,豆子和沙子看不到明显的变化。8.【答案】A【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 水结成冰,红纸剪成窗花,橡皮泥捏成动物都属于物理变化,所以没有新的物质产生。所以此题选择A选项。9.【答案】A【知识点】物理变化【解析】【分析】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水结冰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属于物理变化。10.【答案】C【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解析】【分析】食物中的营养,肥肉中脂肪含量较高,橘子含有维生素较多,鱼肉含有蛋白质较多。11.【答案】C【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考查白糖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初始阶段白糖会融化,这一阶段发生的是物理变化,然后变成黑色,这一阶段产生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12.【答案】C【知识点】化学变化【解析】【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没有物质生成的是物理变化,有新的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竹子被拉弯、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现象、水的蒸发是物质的形状、状态等发生变化,并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带火星的木条燃烧,发光发热冒烟,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13.【答案】C【知识点】生锈【解析】【分析】金属在有空气、潮湿、一定温度的情况下更容易生锈。14.【答案】C【知识点】物理变化;淀粉的检验;化学变化【解析】【分析】A.水烧开冒气泡没有产生新物质,石灰岩遇稀盐酸后冒出大量气泡产生了新物质;B.通电的电灯发光发热没有产生新物质,点燃的蜡烛发光发热产生了新物质;C.淀粉遇到碘酒后变成蓝紫色、潮湿空气中的铁钉表面变成红褐色都产生了新物质;D.面粉与水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物没有产生新物质,硫酸铜溶液与铁钉接触后产生红褐色沉淀物产生了新物质。15.【答案】B【知识点】认识空气【解析】【分析】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同海水以及一切其他物体一样,大气也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所以这层大气是不会逃逸到宇宙中去的。16.【答案】A【知识点】物理变化【解析】【分析】物理变化,指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例如:位置、体积、形状、温度、压强的变化,以及气态、液态、固态间相互转化等。制作石器,只是将石头的形状进行改变,便于人们使用,属于物理变化。所以此题选A。17.【答案】B【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解析】【分析】谷薯类是含有大量的淀粉,淀粉是富含糖类的食物。18.【答案】C【知识点】化学变化【解析】【分析】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食物在消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人的身体内部分泌引起情绪变化的物质时发生着神奇的化学变化;写字人体活动过程中没有发生了化学变化;呼吸过程中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变化。19.【答案】B【知识点】化学变化【解析】【分析】 紫甘蓝水和碱水会变为绿色,和酸性物质在一起为红色。20.【答案】B【知识点】生锈【解析】【分析】放大镜杨放在干燥的环境才不容易生锈,所以此题要选B。21.【答案】(1)正确【知识点】生锈【解析】【分析】金属制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金属制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金属制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金属制品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物质。金属制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容易生锈,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22.【答案】(1)正确【知识点】化学变化【解析】【分析】物质是变化的,通过研究物质的变化规律,实现化学为人类社会服务的目的,是化学科学的核心任务。化学家通过研究物质的性质和成分,采用提取、合成等方法,发明了许多新物质。23.【答案】(1)错误【知识点】物理变化【解析】【分析】 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 ,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物质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24.【答案】(1)正确【知识点】蜡烛的燃烧【解析】【分析】呼吸是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装有呼吸多次空气的玻璃瓶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二氧化碳有抑制燃烧的作用,所以燃烧的小木条会熄灭。25.【答案】(1)错误【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解析】【分析】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所以我们吃馒头的时候越嚼越甜。26.【答案】(1)②号;①号;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②号玻璃杯最小,里面的氧气最少,因此先熄灭。(2)水雾(或小水珠);水(或水蒸气);浑浊;二氧化碳【知识点】凝结;化学变化;蜡烛的燃烧【解析】【分析】(1)蜡烛燃烧需要氧气,蜡烛密闭在杯子中由于缺少氧气就会熄灭,容器越小所含氧气越少,蜡烛越容易熄灭。(2)取一支蜡烛,用火柴点燃,观察到蜡烛可以持续燃烧,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是氧气。蜡烛缓慢变短,变短的部分有生成新的物质。用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水珠,水蒸气遇到冷的烧杯内壁凝结成小水珠,说明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水生成。翻转烧杯,迅速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中并振荡,观察到烧杯内澄清的石灰水变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使得澄清的石灰水变变浑浊,说明燃烧的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生成。27.【答案】(1)杠杆;绝缘体;霉菌(微生物);化学;洗完筷子晾干后再放入筷筒(2)物理;没有产生新物质;化学;产生新物质;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3)A;B;D;食盐水能加快铁的生锈速度;不对,因为食盐水浓度5%时生锈速度比浓度7%要快【知识点】化学变化;生锈【解析】【分析】(1)考查日常生活中工具应用的原理,筷子是一种费力杠杆;考查材料的导电性,干筷子是绝缘体,湿的木筷子是导体;筷子发霉是筷子上的微生物导致的,我们洗完筷子后应该晾干后再放入筷筒。(2)考查物质的变化,制作橙汁时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属于物理变化;制作柠檬汽水时产生了新的气体,属于化学变化。(3)研究水对铁生锈的影响时水是变量,应该选择AB;在表格中可以看出浇了水和食盐水的铁丝容易生锈;随着食盐水的浓度的增加, 浓度5%时生锈速度最快。试题分析部分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总分:100分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75.0(75.0%)主观题(占比) 25.0(25.0%)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25(92.6%)主观题(占比) 2(7.4%)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实验探究题 2(7.4%) 25.0(25.0%)单选题 20(74.1%) 60.0(60.0%)判断题 5(18.5%) 15.0(15.0%)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序号 难易度 占比1 普通 (100.0%)4、试卷知识点分析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1 蜡烛的燃烧 13.0(13.0%) 24,262 生锈 30.0(30.0%) 1,3,13,20,21,273 化学变化 52.0(52.0%) 5,7,8,11,12,14,18,19,22,26,274 认识空气 6.0(6.0%) 2,155 物理变化 27.0(27.0%) 4,5,7,8,9,11,14,16,236 食物中的营养 12.0(12.0%) 6,10,17,257 凝结 10.0(10.0%) 268 淀粉的检验 3.0(3.0%) 14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2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科学答题卡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A][B][C][D] 6[A][B][C][D] 11[A][B][C][D] 16[A][B][C][D] 2[A][B][C][D] 7[A][B][C][D] 12[A][B][C][D] 17[A][B][C][D] 3[A][B][C][D] 8[A][B][C][D] 13[A][B][C][D] 18[A][B][C][D] 4[A][B][C][D] 9[A][B][C][D] 14[A][B][C][D] 19[A][B][C][D] 5[A][B][C][D] 10[A][B][C][D] 15[A][B][C][D] 20[A][B][C][D]二、判断题。(对的涂A,错的涂B,每题3分,共15分)1[A][B] 2[A][B] 3[A][B] 4[A][B] 5[A][B]实验探究题(共25分)1、答:2、答:缺考标记考生禁止填涂缺考标记 !只能由监考老师负责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涂。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2、请将准考证条码粘贴在右侧的[条码粘贴处]的方框内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4、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卷上作答无效。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6、填涂样例 正确 [■] 错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六上科学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解析和答题卡.docx 科学答题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