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七年级上册《爱我中华》单元作业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花城版七年级上册《爱我中华》单元作业设计

资源简介

七年级上册音乐第一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基本信息
音乐 七年级 第一学期 花城版 《爱我中华》
单 元 自然单元
组织方式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演唱 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爱我中华》
2 演唱 第一单元第二课时
课时信息 《我的中国心》
3 演唱、聆听 第一单元第三课时
《我和我的祖国》
二、单元分析
(一)课标要求
本学期是七年级第一学期,按照《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
要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内容。
1.七年级学生正值变声期,应注意嗓音保护。
2.能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积极参与演奏及创造活动,发展表现音乐的能
力。
3.能够有意识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并运用音乐术语进行描述。
4.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简单描述其不同的地域特点或民族风格,能够说
出戏曲、曲艺的主要种类和代表人物。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开始开启学生初中音乐阶段的课程学习。该单元主要以爱国主义情感
培养为主题。三首音乐作品均为改革开放后所创作,表现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
谐与共、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民族精神以及对祖国母亲的赞颂和热爱之情。学
生通过对三首作品的学习,感受祖国山河之美、民族文化之美,增强民族自信,
1
培养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
《爱我中华》是一首降 B 大调、4/4 拍、带有浓郁中国民族风格和强烈时代
精神的创作歌曲。音乐采用了我国广西、云南地区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歌舞音调
特点,在五声宫调式的基础上加入大调式因素,其旋律优美、色彩明朗,结构为
AB 二部曲式。歌曲速度较快,音域较宽,音调较高,节奏变化复杂。对于变声
期的学生来说,在演唱时容易出现大声吼叫等情况,教师可引导学生科学发声,
学习保护嗓音的方法,基本可以做到唱歌准确后,再辅以民族舞蹈律动,将体态
美和音乐美结合起来。
《我的中国心》为带重复的 ABA'三段式。歌曲节奏变化不大,旋律起伏较
小,附点音符、切分节奏等的运用突出了本歌曲的音乐特点。在感受音乐主题时,
体会音乐惊醒过程中如何采用重复与对比手法,以表达海外华侨的爱国情怀。
《我和我的祖国》采用了 6/8、9/8 混合拍子,速度较快,音域跨度较大,音区较高,是一首以欣赏为主的歌曲。学习过程中可参照教材“参与 探索”中提供的两种指挥图示,引导学生进行指挥体验,并了解线状指挥比点状指挥更流畅,更适合于本课学习。
学生在听赏《爱我中华》《我的中国心》和《我和我的祖国》中感受不同的演唱形式。
在学唱《爱我中华》中学习保护嗓音的方法,用简单的舞蹈律动表现音乐基本情绪。
在欣赏《我和我的祖国》《我的中国心》中感受 ABA'的基本曲式特点。(三)学情分析
学生们刚刚踏入中学的校门,内心世界比较丰富,对所有的事物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心理上还保持小学时期的天真。他们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对很多问题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都很端正,因此,教师要积极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注意强调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得热爱音乐,喜欢上音乐课。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一)单元学习目标
1.在学唱、听赏三首音乐作品中,感受、理解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特点,体
2
会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
2.听唱《爱我中华》,师生共同采用适当的力度、速度以及乐谱中标注的演
唱形式表现歌曲。通过听唱歌曲,感受旋律、力度、节奏等各音乐要素的对比,
从而对作品表现出的浓郁民族音乐风格有更深的理解,加深对音乐情绪的体会,
感知 AB 二部曲式结构特点。鼓励学生用课件所提供的舞蹈动作及律动做简单的
创编活动。
3.学唱《我的中国心》,通过演唱、聆听、对比分析等方法感知歌曲的 ABA'
三段曲式,感受多次重复的段落主题音乐特点;能根据教材要求以不同演唱形表
现歌曲,做简单的律动创编和歌曲情景表演。欣赏《我和我的祖国》,学习八六
拍的基本挥拍图示。
(二)单元作业目标
1.能有感情准确地演唱歌曲,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生在听赏过程中感受不同的演唱形式,并学习保护嗓音的方法。
3.用简单的舞蹈律动表现音乐基本情绪,做简单的情景编创。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以美育人”、“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是《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总目标中的要求。在“双减”背景下,依据《音乐课程标准》中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重视音乐实践和创造”的课程理念,在围绕学科特点及作业设计的“整体性”、“科学性”、“趣味性”、“体验性”、“开放性”、“灵活性”、“创造性”、“层次性”八大原则上,分类、分层布置作业。做到难度适中,能够照顾到各个程度同学的需要;做到数量适宜,能够照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到任务主体多元化,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作业评价多层次,发展学生个性。
学生通过对本单元三首歌曲的学习,感受祖国山河之美、民族文化之美,增强民族自信,培养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根据本单元的内容,作业设计为三个栏目,分别是:
1.演唱(基础):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学生音乐基础能力的同时,增强团
队合作能力。在合作的基础上,让同学们相互交流研究更多的表达形式,激发
浓烈的民族自豪感。
3
2.自主创编(实践):运用要求的节奏型,加上生活中容易见到的各种物
品编创旋律。加深学生们对音乐基础知识理解的同时,促进动手能力以及想象
力,将音乐与生活相结合。
3.拓展延伸(探究):理解本单元的歌曲背景以及歌曲情感,利用网络或者身边的人、书籍寻找与本单元主题一致的歌曲。寻找的同时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基本音乐文化素养。
本单元检测以“唱响祖国,歌声飞扬”为题开展的活动,设计多元的作业形式,全面考察本单元所涉及的内容,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老师评价以及班级音乐会多种评价形式,陶冶学生爱国情怀,培养热爱音乐的态度。
四、课时作业
第一课时
本课的作业设计将分为三个项目,各位同学按照自己的想法选择一项完成:
演唱:通过课上学习学会音程音准,课下通过尝试各种演唱形式,寻找一种
可以表达出民族特色的演唱方式。
编创:根据《爱我中华》的演唱风格以及歌曲营造的氛围编创一个舞蹈,动
手做一个民族象征服饰。
找一找:了解《爱我中华》的曲式结构(该曲式结构为二段体)并找出有关
于二段体结构的歌曲。
《爱我中华》评价表
自选项目 评价标准 水平 自评 师评
演唱完整流畅,并能够使用
★★★
适合的情感表达。
演唱完整流畅,并富有感染
力,可以很好的表达出民族 ★★★★
演唱
风味。
演唱完整流畅,并富有感染
力,能够自信有表情的演唱 ★★★★★
歌曲并表达出民族特点。
4
能够根据歌曲选择合适的
动作。
★★★★
能够根据歌曲动手做一个
民族服饰。
编创
能够根据歌曲选择合适的
动作,并完美的结合音乐。
能够根据歌曲动手做一个 ★★★★★
民族服饰,并完美的适配音
乐。
能够准确的理解二段体曲
★★★★
式结构
找一找
能够准确理解二段体曲式
结构,并能找到与之相关的 ★★★★★
歌曲。
作业设计思路:
本课为一首唱歌课,旨在唱熟这首歌曲、掌握其中跨度较大的音程如何演唱、如何唱出民族风味,以此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自信心。
演唱:通过演唱歌曲,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用音乐在学生心中种下爱国的种子。
编创:从演唱到编创,从动嘴到动手,使得歌曲更加具象化,通过外部影响内化到外部表现,让学生把音乐与社会相结合,感受各民族风土人情。同时增强学生们的动手能力。
找一找:以音乐知识为基础,开放眼界去寻找与之类似的音乐结构,能够深入了解歌曲的结构,加深对二段式结构的理解。
设计意图:
演唱:考察学生对于歌曲演唱的掌握程度,激发学生更深层次的爱国情感,将情感教育与审美教育结合,唱好歌曲。
编创:了解歌曲演唱风格,加深学生对于我国民族一家亲的情感。
找一找:针对于二段体这一曲式结构,通过寻找相关歌曲,加深对于曲式的
5
认识,提升音乐素养。
第二课时
1.作业内容
请任选一项,提交作业形式为 MP4 视频,并附上自评星级。
创造背景:请说一说与《我的中国心》有关的历史创作背景。
演唱:随歌曲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音乐知识: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了解三段曲式并收集一些与之结构相同的歌曲。
2.评价设计
《我的中国心》评价表
自选项目 评价标准 水平 自评 师评
能详细的讲解中国的近代
史 ★★★★★
创作背景
了解中山装的来历和寓
意 ★★★★
能用打手号的方法唱六度 ★★★★★
和八度大跳音程
演唱
歌唱的声音要自然、松弛、
速度、力度要适中 ★★★★
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了解 ★★★★★
三段曲式并收集一些与之结
音乐知识 构相同的歌曲。
表述内容全面完整 ★★★★
6
3.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1)作业分析:
创作背景:通过了解歌曲创作背景,了解中国的近代史并收集中山装的来历及寓意。
演唱:歌唱的声音要自然、松弛、速度、力度要适中,能借用打手号的方法唱六度和八度大跳音程
音乐知识: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了解三段曲式并收集一些与之结构相同的歌
曲。
(2)设计意图:
创作背景: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增强学生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
演唱: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唱好大跳音程,用手号的方法唱好闭口音“地”。
在力度、速度、感情方面处理好歌曲的情绪。
音乐知识:学会音乐的曲式分析和分段,了解六度音程和八度音程
第三课时
1.作业内容
请任选一项,提交作业形式为音频模式,并附上自评星级。
演唱:请随歌曲伴奏自由律动,并小声哼唱旋律运用手势挥拍为自己打好节
奏。如果可以完整演唱那最好啦!
自主创编:请和小组同学合作,了解合唱相关知识,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
歌曲吧!
文化理解:和小组同学讨论一下歌曲的创作背景,对祖国的民族音乐有更深
的了解,并在合适的时间表演这首歌曲。
评价设计
7
《我和我的祖国》评价表
自选项目 评价标准 水平 自评 师评
能够运用手势挥拍哼唱
★★★★
歌曲。
演唱 演唱完整流畅,能够自
信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 ★★★★★
表达出民族文化气息。
能够在小组合作中运用
自然,放松的声音合唱 ★★★★
歌曲。
自主创编
能够根据歌曲选择合适
的动作,并完美的与音 ★★★★★
乐结合。
能够准确的理解 AB 二
★★★★
部曲式结构
能够理解歌曲具有的民
拓展延伸
族文化气息,增强民族
★★★★★
自豪感,对民族音乐有
些更高的探究兴趣
评价说明:本课时作业内容“演唱”为基础型,评价设计两个等级;“自主创编”和“拓展延伸”为进阶型,设置两个等级,均用星级表示。
3.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1)作业分析:
演唱:演唱为本课学习的基础,是基本考察,让学生聆听歌曲旋律,加深对
歌曲的印象,并学会用不同的动作表达歌曲情绪。
自主创编:为了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感受能力,引导学生感受合唱的魅力,
将身体律动与音乐完美结合,并通过歌唱表达对祖国母亲热爱及赞美之情。
拓展延伸:通过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加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增强民族自
豪感,更有教育意义。
8
(2)设计意图
演唱:通过哼唱歌曲旋律,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要
素,在力度、速度、节拍、音区、情绪情感方面进行 AB 段对比,进一步理解音
乐作品。
自主创编:通过让学生合唱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增强对音乐的表
现能力。
拓展延伸:通过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渗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歌曲文化内
涵,用歌唱的方式表达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之情。
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
为了让学生加深对爱国主义歌曲的感受,深化学生对音乐本体知识与技能的
掌握,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之情,特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唱响祖国,歌
声飞扬”主题活动。通过节目展示,红色知识问答等形式达到单元检测的目的。
节目形式灵活多样,可运用多种形式表现,增强学生对歌曲的感受体验。
演唱:
请以小组为单位,任选本单元的一首歌曲,用喜欢的演唱形式来表演,表达
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之情!
自主创编:
1.同学们可以从生活中入手,观察可以发出不同声音的小乐器,利用它们编
创一条具有附点音符、三连音的旋律,向同学们展示!
2.以下为著名词作者乔羽创作的剧本是?
A、《射雕英雄传》 B、《刘三姐》
C、《鼓浪屿之波》
拓展延伸: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红色歌曲,请利用课后时间,周末在家的时候,利
用网络及其他渠道收集,并找到歌曲之间的相同之处,在主题音乐会上演唱给大
家听,并做出歌曲分析吧!
9
(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
对 应 对应学
序号 类型 单 元 完成
作 业 难度 来源 时间
目标
感知 表现 水平
1 演唱 1 √ 容易 原创
2 创编 2 √ √ 中等 原创 20 分钟
3 创编 2 √ √ 中等 原创
4 拓展 3 √ √ √ 较难 原创
延伸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