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祖国颂歌》单元作业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祖国颂歌》单元作业设计

资源简介

一、单元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基本信息
音乐 七年级 第一学期 人教版 《祖国颂歌》
单 元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组织方式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歌唱《歌唱祖国》 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欣赏《神圣的战争》
课时信息 2 欣赏《红旗颂》 第二单元第二课时
歌唱《在灿烂阳光下》
3 欣赏 第二单元第三课时
《伏尔塔瓦河》
二、单元分析
(一)课标要求
本章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按照《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要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内容:
本单元通过几首表现爱国主义题材的声乐、器乐作品的欣赏与分析,使学生了
解颂歌等同类型题材所包含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感受作品中赞美祖国、祝福祖
国的爱国情愫,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聆听、欣赏、感受、比较不同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体会音乐要素在作
品表达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节奏模拟、学生参与、挥拍等一系列音乐活动,
在加深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达到强化音乐记忆的目的。
3.了解“颂歌”“交响诗套曲”的音乐题材和“进行曲”“单三部曲式结构”
等音乐知识,拓展学生音乐知识的宽度。
能够听辨歌曲的不同情绪,体会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题鲜明,歌曲旋律富于歌唱性,歌词突出爱国主义思想。三首不同风
格的爱国作品,其音乐知识内容以及音乐要素对于推动音乐情绪、情感都有不同的
1
作用,对于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弘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有着重要意义。
《歌唱祖国》这首歌曲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词曲作者是王莘。适逢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看着天安广场五星红旗随风飘扬、鲜花如海的热闹景象,王莘感慨万分,在回津的列车上一气呵成完成了《歌唱祖国》的创作。这首歌曲发表后因其明快雄壮的韵律而广为传唱,表现了中国人民昂扬的精神风貌和民族自豪感,表达了人民对祖国的歌唱和赞颂。音乐雄壮豪迈,带有进行曲风格。
《神圣的战争》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著名歌曲,被誉为“苏联卫国战争的音乐纪念碑”。这首三拍子进行曲风格的歌曲曾被用于电影《莫斯科保卫战》电视剧《士兵突击》中以推动剧情发展。电视剧《潜伏》的片尾曲《深海》也是采用《神圣的战争》曲调重新填词而成的。
《红旗颂》这首序曲由吕其明创作于1965年春,同年5月作为“上海之春”开幕式作品首演。作品采用了单主题贯穿发展的三部曲式结构。曲首,小号奏出以国歌音调为素材的引子,经圆号反复,由弦乐器在 C 大调上奏出歌颂红旗的主题。在钢琴清脆的和弦及木管闪动的音型配合下,显得格外明澈绚丽。人们被音乐带到了幸福激荡的回想之中: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随后,主题提高大二度在 D 大调上又奏出,啊!千言万语用优美的旋律向着红旗倾诉吧!接着主题变奏为连接部,转向 G 大调,以乐器交替演奏的二声部模仿形式引向了展开性的中间部分。连续的三连音音型、调性的转换和富于动力的节奏,使颂歌主题变成豪壮的进行曲,这是中国人民在红旗指引下英勇战斗、昂奋向前的步伐。再现部又回到 C 大调,木管声部叠置在弦乐声部之上合奏主题,在《东方红》的曲调中音乐达到高潮。尾声处,号角又响起,乐队中渗人了《国际歌》的音调,仿佛人们高举红旗,奔向祖国的明天。
《在灿烂阳光下》,印青作曲,集体创作歌词。这是近年来人们耳熟能详的一首作品,有独唱、重唱、合唱等多个版本。歌曲通过委婉的旋律、层层递进的情绪,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祖国的美好祝福。
《伏尔塔瓦河》是交响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伏尔塔瓦河的美丽和与之相联系的历史事件。它是套曲中最著名的一首,经常独立在音乐会中演奏。乐曲从河流的源头写起,长笛吹奏出的流动的乐句犹如潺潺的流水,自波希米亚的密林深处淌出一条水温而湍急和另一条水凉而平
2
静的小河,它们弯弯曲曲地奔流着,逐渐交汇成壮丽的伏尔塔瓦河。此时,小提琴、双簧管和大管共同奏出抒情流畅的伏尔塔瓦河主题。伏尔塔瓦河急速穿过山谷,形成一股有力的巨流,“主题”由乐队齐奏,音乐达到高潮。当它流过茂密的森林,出现了由四支圆号奏出的欢乐的狩猎号角;当它流过绿色的田野,婚礼上正演奏着活泼愉快的波尔卡舞曲;晚间闪光的水波,映衬着月光与水仙女的轮舞;水波倒映出古堡与塔楼,武士们显赫的时代已经逝去。伏尔塔瓦河主题用大调和小调交错反复着。河流又从圣.约翰峡谷经过,途经斯威特扬峡谷,冲击着石壁,象征着激流的铜管长鸣;河流经过大瀑布后,宽广的河面流过首都布拉格,伏尔塔瓦河主题又一次威严壮丽地呈现,满载着作曲家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经维谢格拉德城堡流向远方。全曲分为八段:伏尔塔瓦河的源头、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林中狩猎、乡村婚礼、月亮
与水仙女的舞蹈、主题再次出现、圣,约翰峡谷、伏尔塔瓦河的滔滔流水。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值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时期,参与意识强烈,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
增多,表达情感的方式较小学生也有明显的变化。他们学习态度积极、思维敏捷,接
受能力较强,对于新事物葆有兴趣。对音乐要素已有初步了解,能用正确的发声方
法演唱歌曲。但对于音乐知识内容的掌握还不够多,深度分析歌曲与表现歌曲的能
力还略显不足。本单元的教学以演唱、欣赏歌曲为载体,提高学生知识技能,激发学
生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信。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一)单元学习目标
通过聆听、演唱《歌唱祖国》《神圣的战争》《红旗颂》《伏尔塔瓦河》,激发爱国主义精神,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通过感受、体验、探究、合作、编创等方法学习歌曲。
(二)单元作业目标
1.能有感情、准确地演唱歌曲,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热爱。
2.通过听辨节奏、编创旋律,巩固复习本单元音乐知识,并能通过编创动作
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
3
3.通过了解作品创作背景、作曲家生平,感受歌曲浓浓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争做“美德好少年”。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以美育人”、“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是《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总目标中的要求。本单元作业设计是在“双减”背景下,依据《音乐课程标准》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重视音乐实践和创造”的课程理念,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展开布置,遵从作业设计的“整体性”、“科学性”、“趣味性”、“体验性”、“开放性”、“灵活性”、“创造性”、“层次性”八大原则,分类、分层布置,做到难易适中、层层递进,可操作性强,在多种审美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以及文化自信,培养核心素养,激发爱国热情。根据本单元内容,课时作业设为三个栏目,分别为:“歌者”“学者”和“创客”。每人根据实际情况任选一项,提交作业形式为视频,并附上自评星级。
“歌者”栏目为基础题:通过练习查阅知识、和朋友比一比、父母同唱一首歌等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准确表达歌曲的音乐形象和情感,激发强烈的爱国情怀。
“学者”栏目为实践题:通过倾听老人的故事,翻阅书籍,整理互联网上寻找的音视频、图片资料资料等方式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将其直观展示给同学们并讲述当时的情况,激发同学们的情感,引起同学们的共鸣。
“创客”栏目为探究题:通过自制主题报纸,编创情景作品等多种方式,对作品进行编创,给音乐注入新的生气,扩展音乐视野,全面提升音乐素养。
单元检测以“祖国母亲”为主题,设计多种活泼生动、深受学生喜爱的形式,以节目展演、视频分享、互动抢答等方式,全面考察本单元课程内容所涉及的三维目标达成情况,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老师评价,深度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热爱,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五、课时作业
第一课时
1.作业内容
请任选一项,与家庭成员一人或多人一起完成。提交作业形式为 MP4 视频,
并附上自评星级。
4
歌者:请说一说与《歌唱祖国》有关的知识或历史,再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学者:请为大家介绍《歌唱祖国》《神圣的战争》两首作品的诞生背景,表
达的情感。
创客:请设计一份爱国主题报纸的大致版面,或者结合作品内容进行情景剧
或者歌舞表演。
2.评价设计
《歌唱祖国》评价表
自选项目 评价标准 水平 自评 师评
歌曲演唱完整、准确、
富有感情
表述内容完整、准确。
歌者
歌曲演唱完整;
表述内容全面完整;
学者 有电子或实物资料展示;
内容表述完整;
情景表演流畅感人,编创
合理。
创客
手抄报内容恰当,
制作精美;
评价说明:本课时作业内容“歌者”为基础型,评价设计三个等级;“学者”和“创客”为提升型,只设置两个等级,均用星级表示。
3.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5
(1)作业分析:
本课时作业以学生和家人为主体共同完成,是为了深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
趣,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通过邀请家人共同探究,达到与亲人“共情”的效
应。
歌者:通过了解歌曲创作背景、作曲家生平及代表作,再共同演唱,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高效完成课时基本内容的学习。
学者:通过对作品的进一步挖掘,了解其诞生的环境与背景,表达内容的思想性与情感,收集资料,讲述历史,既能创造性的完成课本中“知识与技能”内容,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
创客:三者中难度最大的一个栏目,通过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并将音乐与生活相结合、与社会相结合,通过强大的创造力展现新时代少年们依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风采。
(2)设计意图:
歌者:考察学生对歌曲演唱的掌握程度,激发学生更深层次的爱国情感,
将情感教育与审美教育结合,唱好歌曲。
学者:针对作品背后的故事做文章,通过收集、了解、讲述这些环节,培养学
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创客:通过进一步的创作,将自己的情感及知识收获,通过自己的方式展示出来,向其他同学传播爱国主义教育。
第二课时
1.作业内容
请任选一项,提交作业形式为 MP4 视频,并附上自评星级。
歌者:请将歌曲《在灿烂阳光下》演唱给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听。
学者:开国大典是什么样的场景?国歌的旋律在《红旗颂》中是怎样的表现
的?近代中国如何走向新的开篇,请为大家细细道来吧。
创客:动动脑筋为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设计一段小组情景表演,用这首
歌曲作为伴奏。
6
2.评价设计
《红旗颂》《在灿烂阳光下》评价表
自选项目 评价标准 水平 自评 师评
歌曲演唱完整、准确、
富有感情
表述内容完整、准
歌者 确。
歌曲演唱完整;
表述内容全面完整;
学者 有电子或实物资料展
示;
内容表述完整;
情景表演流畅感人,编
创合理;
创客
情景表演流畅生
动。
评价说明:本课时作业内容“歌者”为基础型,评价设计三个等级;“学者”和“创客”为提升型,只设置两个等级,均用星级表示。
3.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1)作业分析:
歌者:为本课学习的基本考察内容,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明确歌颂对象, 真切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者:为实践、体验性作业,通过对作品的进一步挖掘,了解其诞生的环境与背景,表达内容的思想性与情感,收集资料,讲述历史,既能创造性的完成课本中“知识与技能”内容,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
7
创客:三者中用以提升的一个栏目,通过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并将音乐与生活相结合、与历史相结合,通过编创情景,表演的方式给同学们带来最直观的展示,相当考验学生的创造力。
(2)设计意图
歌者:通过让学生演唱歌曲,巩固本课时的重点内容,激发少年对祖国母亲
的热爱,同时引导学生向自己的妈妈表达感恩之情。
学者:针对作品背后的故事做文章,通过收集、了解、讲述这些环节,培养学
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创客:通过挖掘歌曲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将自己的情感及知
识收获,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示出来,向其他同学传播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课时
1.作业内容
请任选一项,提交作业形式为 MP4 视频,并附上自评星级。
歌者:请随音乐哼唱歌曲各片段的主题旋律,并用不同的身体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吧!
学者:请你和家人一起说说《伏尔塔瓦河》创作的背景,为你的同学们讲述。
创客:请和你的小伙伴们合作,用各种不同的线条和颜色表现歌曲的段落吧!
2.评价设计
《伏尔塔瓦河》评价表
自选项目 评价标准 水平 自评 师评
歌曲演唱完整、准确、
富有感情
表述内容完整、准
歌者 确。
歌曲演唱完整;
8
表述内容全面完整;
学者 有电子或实物资料展
示;
内容表述完整;
线条绘制合理;
创客 有与作品匹配的色系;
线条绘制合理;
评价说明:本课时作业内容“歌者”为基础型,评价设计三个等级;“学者”和“创客”为提升型,只设置两个等级,均用星级表示。
3.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1)作业分析:
歌者:是本课学习的基本考察内容。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加深对作品的了
解,用不同动作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
学者:为实践、体验性作业,通过对作品的进一步挖掘,了解其诞生的环境与
背景,表达内容的思想性与情感,收集资料,讲述历史,既能创造性的完成课本中
“知识与技能”内容,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
创客:通过乐曲不同段落的情绪起伏,绘制起伏或伶俐的线条,若能够根据不同情感在线条上体现出色彩就更棒了。
(2)设计意图:
歌者:通过让学生演唱歌曲,巩固本课时的重点内容,更加清晰了解作品中的
不同篇章。
学者:针对作品背后的故事做剖析,通过收集、了解、讲述这些环节,培养学
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创客:通过挖掘歌曲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将自己的情感及知
识收获,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示出来,向其他同学传播爱国主义教育。
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
9
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祖国母亲”主题活动,通过节目展示、现场知识抢答等形式达到单元质量检测的目的。活动内容灵活丰富,有表演唱、视频展示、旋律线条绘制等多种形式,增强学生对爱国主义歌曲的感受体验,深化学生对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激发学生对祖国无限的热爱之情。
歌者:
请以小组为单位,任选本单元中的一首歌曲,用喜欢的演唱形式边唱边表演,表达对祖国妈妈的热爱!
学者:
请为同学们讲述或者展示与本章作品相关的各种知识,比比谁讲的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创客:
请同学们展示自己做的手抄报,与同学一起编排的情景剧吧。然后带领同学们一起绘制旋律线,与同学们讨论色彩在音乐中的感觉。
(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
对应学 完 成
序号 类型 难度 来源
时间
感 表 理
知 现 解
1 歌者 容易 原创
45分钟
2 学者 中等 原创
4 创客 较难 原创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