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七子之歌》单元作业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七子之歌》单元作业设计

资源简介

音乐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序号 姓名 学校 联系电话
1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音乐 八年级 第一学期 人音版 《七子之歌》
单元
重组单元
组织方式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演唱《大海啊,故乡》
1 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我的中国心》
课时信息
聆听 《七子之歌---澳门》
2 第一单元第二课时
《东方之珠》
聆听 《御风万里》
3 第一单元第三课时
《台湾风情画》
二、单元分析
(一)课标要求
本章内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按照《义务
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要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
握以下内容:
1、在原来音乐课唱歌习惯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正确的唱歌姿势,加
1 页 共 13
强培养良好的唱歌习惯。
2、以提高全体同学的音乐素质为目标,极力加强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综合,刻意追求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3、在音乐课的教育教学中,力求把”唱”、“听”、“认”、写”、“动”等栏目贯穿于其中,提高音乐素质。
4、继续培养学生正确的练声习惯,力求发声准确而且清晰。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意在通过《大海啊,故乡》、《我的中国心》、《七子之歌一澳门》《东方之珠》、《台湾风情画》(片段)、《御风万里》(片段)六部作品,呼喊出中华儿女一个共同的心声一每个炎黄子孙都有一颗中国心;表达出中华儿女一个共同的愿望各族儿女企盼祖国统一、繁荣富强。
本单元选编的作品是艺术上的佳作。作者有大陆的著名作曲家王立平、李海鹰、郭文景;有香港著名作曲家王福龄,台湾著名作曲家罗大佑、潘皇龙。词作者除了著名诗人闻一多,还有香港黄霑、台湾罗大佑等人。这些作品的发表或首演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值得纪念。例如《七子之歌》歌词是闻一多先生创作于 1925 年那个中国备受帝国主义列强欺辱的年代。闻一多借组诗《七子之歌》抒发出对帝国主义列强强行霸占中国领土澳门、香港…的悲愤之情。作曲家李海鹰在 1997 年澳门即将回归之际,为其中的《澳门》谱曲。《东方之珠》《御风万里》亦是为了庆祝 1997 年香港回归而创作并演出的。《大海啊,故乡》、《我的中国心》,都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
2 页 共 13
放之后创作并演出的,均反映了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思念祖国,报效祖国的爱国深情。这些作品在音乐创作上独具特色,堪称精品。值得教学中深入品味。例如《大海啊,故乡》,巧妙地运用节拍变化、附点及切分节奏和旋律的起伏变化,描写海水碧波荡漾,海浪波涛翻滚,犹如游子心潮随波起伏,思念祖国母亲之情。《我的中国心》,同样使用附点、切分节奏,但表达海外华人的赤子之心却更直白、更有力。《七子之歌澳门》,依然使用附点及切分节奏,并在“ma-cau”之处使用了另二种切分节奏。而《东方之珠则是运用了三连音节奏。两首歌曲或明亮高亢或深沉抒情,都表达出对祖国母亲的深情呼唤。《衔风万里》及《台湾风情画》两首作品,作曲家巧妙地使用了中国民歌:《黄河船夫曲》《嘎达梅林及《大胖呆》、《丢丢铜仔》、《天黑黑》、《杵歌》等,其寓意深刻。借助民族音乐符号向人们作达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五十六个民族永远一家亲的信念。此单元的学习不是政治、地理、文课,而是以音乐作品为依托的课程。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分析音乐表现要素,学习音乐表情术语体验感受作品的内涵(三)学情分析
掌握音乐工作重心及部署,制定音乐教学计划,要研究音乐教材,分析每个单元的重难点,为安排教学进度打下基础。八年级学生喜欢音乐,音乐素质较好,在歌唱方面较突出,但偏爱流行音乐,要正确引导。学生相对来说上课较认真,学习主动较教高,学习兴趣较浓,初二的学生在经过前阶段的学习,对初中音乐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本学期要继续加强他们对音乐知识的了解,扩大他们的音
3 页 共 13
乐视野。做到上课之前认真备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运用新课
改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做到寓教于乐。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本单元与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同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音乐作品。但在音乐表述上有许多不同之处。本单元更着重于陈述中国这个东方大国,有对数千年文明荣耀的赞颂;也有对百年受帝国主义凌辱的苦难屈辱的回顾;更有对三十年来改革开放,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赞颂及对祖国统一和复兴的祝愿。音乐中借用对历史、对民族、对山河、对亲人、对恋人的深情讴歌,其抒情性更强,音乐表情手段丰富,表演形式更多彩。故此教学中要注意挖掘。可引导学生理解歌曲和乐曲内涵,体会歌曲和乐曲情感,在学生演唱歌曲、分析演唱风格、聆听、体验、感悟音乐内涵的过程中,激发情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二)单元作业目标
1.能有感情、准确地演唱歌曲,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2.通过选择打击乐器编创节奏,巩固复习本单元音乐知识。
3.通过了解作品创作背景、作曲家生平,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表达出中华儿女一个共同的愿望各族儿女企盼祖国统一、繁荣富强。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以美育人”、“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是《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
准》总目标中的要求。本单元作业设计是在“双减”背景下,依据《音
乐课程标准》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重视音乐
4 页 共 13
实践和创造”的课程理念,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展开布置,遵从作业设计的“整体性”、“科学性”、“趣味性”、“体验性”、“开放性”、“灵活性”、“创造性”、“层次性”八大原则,分类、分层布置,做到难易适中、层层递进,可操作性强,在多种审美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以及文化自信,培养核心素养,激发爱国热情。根据本单元内容,课时作业设为三个栏目,分别为:“小乐迷” “小乐手”和“小乐评”。每人根据实际情况任选一项,提交作业形式为视频,并附上自评星级。
“小乐迷”栏目为基础题:通过聆听乐曲、演唱歌曲,准确理解和表达乐(歌)曲的音乐形象和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小乐手”栏目为实践题:通过选择或自制打击乐器对歌曲进行编创,给音乐作业注入生机和活力,让音乐课不仅仅是掌握知识技能,更是激发创造能力。
“小乐评”栏目为探究题:通过深度挖掘音乐作品、编创舞蹈动作、了解音乐文化、结合日常生活感受音乐,拓展音乐视野,全面提升音乐素养。
单元检测以“红色唱享会”为主题,设计多种活泼生动、深受学生喜爱的形式,以节目展演、视频分享、互动抢答等方式,全面考察本单元课程内容所涉及的三维目标达成情况,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老师评价,深度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热爱,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之情。
5 页 共 13
五、课时作业
第一课时
1.作业内容
请任选一项,提交作业形式为 MP4 视频,并附上自评星级。小乐迷:请将歌曲《大海啊,故乡》《我的中国心》演唱给自己
的家人听吧! 理解体会所学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歌唱中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小乐手:请你选择打击乐器或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通过对节拍、节奏、旋律的表现,感受和体验音乐的特点。
小乐评:请你为歌曲《大海啊,故乡》设计舞蹈动作吧! 加深对音乐所传达的情感的领悟。
2.评价设计
《大海啊故乡》、《我的祖国心》评价表
自选项目 评价标准 水平 自评 师评
能将歌曲演唱完整、准确,并富有感情。
能将歌曲演唱完整、准确。
小乐迷
能将歌曲演唱完整。
小乐手 能自制打击乐器编创节奏;
编创合理、演奏准确。
能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编配
6 页 共 13
节奏。
能设计舞蹈动作、富有创意、小乐评 节奏准确、表现力强。
能设计动作表现歌曲。
评价说明:本课时作业内容“小乐迷”为基础型,评价设计三个等级;“小乐手”和“小乐评”为提升型,只设置两个等级,均用星级表示。
3.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1)作业分析:
小乐迷: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明确歌唱对象,真切的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小乐手:通过引导学生选择或自制打击乐器来体验不同的节奏型,并引导学生探索身边哪些物体还可以表现不同的节奏,让音乐回归生活。
小乐评:通过引导学生设计的舞蹈动作,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涵,并在编创中体验学习音乐的乐趣。
(2)设计意图:
小乐迷:通过让学生演唱歌曲,表现少年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祖国明媚的春光里自由飞翔,抒发了少年热爱祖国和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小乐手:学生能够选择或自制打击乐器,加上自己的个人创意,
7 页 共 13
对比探究不同节奏,层层深入,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
小乐评: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引导学生探索更多的音
乐表现形式,深入地挖掘了歌曲的内涵。
第二课时
1.作业内容
请任选一项,提交作业形式为 MP4 视频,并附上自评星级。小乐迷:聆听钢琴曲《七子之歌---澳门》和《东方之珠》,认
感受乐曲中所描绘的祖国大好河山的画面。
小乐手:请用绘画的形式画出祖国的大好河山,可以在图形谱上添加美景图画,还可以制作乐器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等。
小乐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肢体语言或丰富的表情来表演对自己对故乡、祖国的爱恋之情,表达出每个乐段情感的发展变化过程。
2.评价设计
《七子之歌---澳门》《东方之珠》评价表
自选项目 评价标准 水平 自评 师评
能通过哼唱来熟悉主题音
小乐迷 乐,表现乐曲的意境。
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祖国的大
好河山,记住三拍子的特点。
能随着主题音乐的出现加入
演唱的动作!
8 页 共 13
能制作乐器,精美有创意,小乐手 编创合理、演奏准确。
能在图形谱添加美景图画。
能根据理解用肢体或表情表
演自己对大海、故乡、祖国
小乐评
的爱恋之情。
能根据理解表达出每个乐段情感的发展变化过程。
评价说明:本课时作业内容“小乐迷”为基础型,评价设计三个等级;“小乐手”和“小乐评”为提升型,只设置两个等级,均用星级表示。
3.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1)作业分析:
小乐迷:通过演唱歌曲,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高效完成课时基本内容的学习。
小乐手:自制音高乐器为体验创造性题目。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用身边的物品发出不同的声音,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探索能力。
小乐评:通过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用肢体、表情或语言来表达乐曲,展现人们对祖国繁荣富强的期盼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设计意图
小乐迷:通过了解乐曲作者和创作背景,和对歌曲演唱的掌握程
9 页 共 13
度,激发学生更深层次的爱国情感。
小乐手:通过绘画和自制乐器让学生在实践中发挥想象,激发学
习兴趣。帮助学生感受音乐,更好的了解本课主题内容。
小乐评:通过简单的肢体动作和丰富的表情变化来激发学生自主
参与活动,了解歌曲表演的场合和礼仪,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课时
1.作业内容
请任选一项,提交作业形式为 MP4 视频,并附上自评星级。
小乐迷:请随音乐哼唱歌曲,如能完整演唱歌曲,你就是最棒的!
小乐手:请你选择打击乐器或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小乐评:请你为《御风万里》《台湾风情画》设计舞蹈动作!
2.评价设计
《御风万里》《台湾风情画》评价表
自选项目 评价标准 水平 自评 师评
能将歌曲演唱完整、准确,
小乐迷 并富有感情。
能将歌曲演唱完整、准确。
能将歌曲演唱完整。
能自制打击乐器编创节奏;
小乐手 编创合理、演奏准确。
能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编配
10 页 共 13
节奏。
能设计舞蹈动作、富有创意、
小乐评
节奏准确、表现力强。
能设计动作表现歌曲。
评价说明:本课时作业内容“小乐评”为基础型,评价设计三个等级;“小乐迷”和“小乐手”为提升型,只设置两个等级,均用星级表示。
3.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1)作业分析:
小乐迷: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明确歌唱对象,真切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小乐手:通过引导学生选择或自制打击乐器来体验不同的节奏型,并引导学生探索身边哪些物体还可以表现不同的节奏,让音乐回归生活。
小乐评:通过引导学生设计的舞蹈动作,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涵,并在编创中体验学习音乐的乐趣。
(2)设计意图
小乐迷:通过让学生演唱歌曲,让学生在感受、体验、表现中,丰富情感体验,进而提高对中国民歌与音乐创作渊源的认识,激发情感。
小乐手:学生能够选择或自制打击乐器,加上自己的个人创意,对比探究不同节奏,层层深入,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
11 页 共 13
小乐评: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引导学生探索更多的音
乐表现形式,深入地挖掘了歌曲的内涵。
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
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爱国音乐会”主题活动,通过节目展示、现场知识抢答等形式达到单元质量检测的目的。活动内容灵活丰富,有表演唱、手势舞、视频展示、现场自制乐器演奏等多种形式,增强学生对歌曲的感受体验,深化学生对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无限的热爱之情。
小乐迷:
1.请以小组为单位,任选本单元中的一首歌曲,用喜欢的演唱形式边唱边表演,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小乐手:
2.请找一找身边能发出不同音高的小乐器,或利用生活物品自制音高小乐器,编创一条带有切分音的节奏,可以现场演奏或在家录制视频展示哦!
3.请听一听下面三首歌曲的音乐片段,用抢答的形式说一说是我
们学过的哪首关于歌颂祖国的歌曲?你能用动作表现并哼唱吗?
A:《万疆》 B:《没有共产党的就没有新中国》 C:《爱我中华》
小乐评:
4.同学们,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歌颂祖国的音乐作品?请利用周末或假期,走出家门在大自然中体会情感,在音乐会中以视频形
12 页 共 13
式分享给同学们吧!
(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
对应单元 对应学 完成
序号 类型 作业目标 难度 来源 时间
感知 表现 理解
1 小乐迷 1 √ 容易 原创
2 小乐手 2 √ √ 中等 原创
20 分钟
3 小乐手 2 √ √ 中等 原创
4 小乐评 3 √ √ √ 较难 原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