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单元信息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基本信息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音乐 八年级 第二学 人音版(音乐)《乐海泛舟》期单元组织方式 自然单元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1 爱的摇篮曲 学唱《摇篮曲》课时 2 莫扎特与小夜曲 欣赏《G 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信息聆听和随唱歌曲《鳟鱼》3 鳟鱼历险记 欣赏《A 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4 “梁祝”的传说 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1二、单元分析(一)单元内容综述:本单元是一个以大型音乐题材为主的教学单元,选取了室内乐及协奏曲两大类,还选择一首摇篮曲题材的艺术歌曲作为歌唱教学内容。作为中外音乐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音乐体裁,所以本单元精选了四首经典外国作品《摇篮曲》、《G 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鳟鱼》、《A 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以及中国作品《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些音乐作品都具有相当突出的典型性、代表性、群众性和普及性。作为中学生的欣赏内容,本单元所学曲目实属必要,也非常适当。【前后单元关联】第四板块(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与姊妹艺术的关联)年级、学期 单元名称 风格体裁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缤纷舞曲》 舞曲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行进之歌》 进行曲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音诗音画》 标题交响音乐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乐海泛舟》 室内乐与协奏曲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魅力歌剧》 歌剧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经典交响》 交响乐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舞剧之魂》 舞剧2(二)教材分析名称 体裁 时期 作曲家 实践活动《摇篮曲》 摇篮 浪漫主 勃拉姆斯(德国) 歌唱课曲 义时期 D 大调、3/4 拍外国 《G 大调弦乐小夜曲》 小夜 古典主 莫扎特(奥地利) 欣赏课(第一乐章) 曲 义时期作品艺术 浪漫主 歌唱课《鳟鱼》 舒伯特(奥地利) 降 D 大调、2/4歌曲 义时期拍《A 大调(鳟鱼)钢琴 室内 浪漫主 舒伯特(奥地利) 欣赏课五重奏》(第四乐章) 乐 义时期中国 《梁祝》 协奏 中国现 何占豪、陈钢 欣赏课作品 曲 代改编(中国)【作品分析】1、《摇篮曲》《摇篮曲》是一首德国传统民歌风格的抒情歌曲,作于 1868 年。歌曲为 D大调, 单二部结构,3/4 拍,从弱拍上起始,优美抒情,语气安详平缓,勾画出一幅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表达着人类最崇高的感情——母亲对孩子慈祥的爱。2、《G 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G 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用奏鸣曲式写成。其呈示部的主部主题包含了两段风格不同的音乐。主部主题的开头是一段带有那不勒斯风格的旋律,给人以雄壮有力、流畅明快的感受。主部主题的第二段音乐开始部分留给人们一种庄重典雅的印象,使人很容易联想到宫廷舞蹈的场面。呈示部的副部部分与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它带有浓郁的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风格,优美抒情,温柔靓丽,赋予青春气息。副部主题也由两段音乐构成,其第一段旋律精巧活泼。第二段旋律轻盈俏丽,欢快活泼,给人十分开朗的感觉。乐曲的再现部基本保持了呈示部的原有面貌。最后,整个乐章在绚丽灿烂的色彩中结束。3、《鳟鱼》《鳟鱼》是舒伯特 1817 年根据诗人舒巴尔特的浪漫诗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降 D 大调,2/4 拍,中庸稍快的速度,由两个乐段组成。歌曲的开始有 6 小节的3前奏颇为形象的音型犹如小鳟鱼在水中游动,给人以轻快、活泼的感受。同时,这个形象的音型在歌曲中也是重要的伴奏音型,成为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叙述式的手法向人们揭示了善良和单纯往往被狡诈和邪恶所害。借对小鳟鱼不幸遭遇的同情,抒发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迫害者的憎恶,是一首寓意十分深刻的作品。4、《A 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A 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是舒伯特应朋友之邀,继歌曲《鳟鱼》问世两年后创作的一部室内乐作品。全曲共分五个乐章。因其中的第四乐章是用歌曲《鳟鱼》的音乐主题写成故又称《A 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在这部作品中,舒伯特运用了器乐的各种特点和多种变奏手法,将歌曲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刻画和描述。)乐曲的主题轻快活泼,由小提琴做主奏乐器,表现了小鳟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形象,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共同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5、《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音乐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部分组成。作品的内容撷取了民间故事传说中的三个主要情节:“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其情节安排体现了“相爱”和“反抗”两条情感主线。在作品的结构形式上作者有意识地将奏鸣曲式的三部分与民间故事的三个主要情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奠定了乐曲的创作基础。这部作品没有拘泥于故事情节的叙述,而是深刻、形象地表现了人物心理的细微变化,是一种诗意的刻画。因此,它实际上可以被认作是一首交响诗,或者说是一首交响诗与协奏曲相互融合的标题交响乐作品。【相关知识】1、浪漫乐派19 世纪初至 19 世纪中叶的 50 年左石时间,欧洲形成了一种新的音乐潮流和创作风格其影响一直延续到 19 世纪后半叶。这种音乐潮流和创作风格的产生、发展和衰落,伴随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法国大革命后,欧洲大陆封建复辟势力的抬头,尤其是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和民族运动的兴起,为这一潮流和创作风格提供了肥沃的土壤。2、室内乐4室内乐又称“重奏音乐”。17 世纪起源于意大利。最初,室内乐是指在费族宫廷中由少数演奏者演奏、供少数人欣赏的世俗性音乐,有别于教堂音乐和剧场音乐。18 世纪后,室内乐的概念已经由专指重奏曲而扩大到包括独奏曲、独唱曲(限于少数乐器伴奏的独唱曲)、重唱曲小型管弦乐合奏曲的范围室内乐的重奏形式按声部人数的多少,可分为“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等。3、小夜曲起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中的爱情歌曲。小夜曲多为青年人于黄昏、夜晚徘徊于恋人窗前演唱、演奏的独唱曲或独奏曲。其音乐易于引发缠绵委婉的情绪, 多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18 世纪中叶,作曲家创作的供室内乐队或管乐器演奏的组曲,也称作“小夜曲”。其音乐风格近似于嬉游曲或遣兴曲。小夜曲常常用于晚间进行娱乐活动时演奏。4、协奏曲协奏曲是指由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协同演奏的大型器乐曲。其中,以一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协同演奏的协奏曲称作“独奏协奏曲”;以多件独奏乐器组成的独奏乐器组与管弦乐队协同演奏的协奏曲称作“大协奏曲”。通常协 奏曲的名称都由独奏乐器的名称来确定。如独奏乐器是小提琴,即称之为小提琴 协奏曲;独奏乐器为钢琴,即称之为钢琴协奏曲:独奏乐器为琵琶,则称之为琵 琶协奏曲。其他依此类推。(三)设计意图在教育“双减”背景下,要求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发展,切实落实好素质教育。音乐学科作为学生审美教育的重要领域,有着无比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为了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需求,也是为了更好落地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 设计和布置一定数量且高效的作业,更好地掌握音乐教学和学习成果,形成科学的评价和反馈是十分有必要的。本单元是在“音诗音画”之后,又一个大型音乐题材单元,作为中学生的欣赏内容,本单元所学曲目实属必要,也非常适当。同时,这些作品也是学生在音诗音画单学习基础上的新进展,是更上一层楼的必须之举。5(四)学情分析本作业设计的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普遍年纪在13-14岁,经过七年的音乐课程学习,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在作业设计前,我们对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1130名八年级学生进行了前期调查。从音乐素养综合考察,我们发现,100%的学生完整了在七年级《缤纷舞曲》《行进之歌》《音诗音画》三个相关单元的学习,82%的学生对舞曲、进行曲、标题交响等音乐体裁有所掌握。91%的学生认识简谱并能完整、正确的演唱《青年友谊圆舞曲》《一二三四歌》《我的祖国》三首作品。95.5%的学生对肖邦、斯美塔那、冼星海、施特劳斯、王惠然等音乐家有所了解。从对音乐作业的预期看,91.5%的学生期待完成音乐作品,61%的学生倾向于书面作业,39%的学生更喜欢实践活动类型作业。86%的学生认为每周完成音乐作业时间在30分钟以内比较合理。针对以上情况以及学生的诉求,本作业设计围绕着室内乐和协奏曲这两大知识点展开,设计了综合考察本单元知识点的书面作业,和学生们感兴趣的实践活动类作业。6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一)单元学习目标1、能够对摇篮曲、室内乐及协奏曲感兴趣,并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体验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内容及文化内涵,提高音乐审美能力,拓宽音乐文化视野,培养终身爱好音乐的态度和感情。2、能够用适当的歌唱方法,自然圆润、亲切优美的声音,清晰准确的咬字吐字及充满感情地演唱《摇篮曲》,并能在演唱中表现歌曲的艺术内涵。3、欣赏弦乐合奏《G 大调弦乐小夜曲》,记住乐曲的主要音乐主题,感受、体验室内乐的特点,初步认识和了解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莫扎特的生平及贡献。4、聆听艺术歌曲《鳟鱼》并能跟随音响演唱这首歌曲,体验歌曲伴奏的艺术特点及歌曲所蕴含的内容;欣赏《A 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感受并体验乐曲中各种音乐要素所引起的情绪反应及其生动深刻的艺术表现力,以及室内乐的基础音乐知识—钢琴五重奏乐队编制,初步认识浪漫乐派作曲家舒伯特的生平及贡献。5、聆听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记住乐曲中主要的音乐主题及长笛、双簧管、小提琴、大提琴的音色,感受并体验乐曲各种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情感表达所起的作用,初步掌握有关协奏曲的相关知识。(二)单元作业目标1、欣赏:1-1 了解摇篮曲、小夜曲、协奏曲、室内乐等不同音乐风格和体裁。1-2 体验每首作品中主要的音乐主题、音乐情绪、典型节奏、曲式结构。1-3 了解浪漫主义时期音乐风格,以及莫扎特、勃拉姆斯、舒伯特、陈钢、何占豪等作曲家的生平成就。2、表现:2-1 能用饱满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摇篮曲》;聆听并随唱艺术歌曲《鳟鱼》。72-2 哼唱《G 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梁祝》中主要的音乐主题;3、创造:3-1 通过身体律动、画旋律线,演唱、演奏等方式去表现《G 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梁祝》中几个重要音乐主题及不同声部旋律、节奏的发展形态以及变化。4、联系:4-1 认识摇篮曲、小夜曲、协奏曲、室内乐的相关文化知识,比如这些音乐体裁的起源、发展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梁祝》的创作背景时代以及改编、传承意义等。8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音乐学科作为学生审美教育的重要领域,有着无比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本单元作业设计《乐海泛舟》为自然单元,在教育“双减”背景下,设计和布置一定数量且高效的作业,更好地掌握音乐教学和学习成果,形成科学的评价和反馈是十分有必要的。作业设计的整体结构分为课时作业和单元综合作业两部分。根据教材单元核心“音乐体裁”,我们设计了 4 个课时作业。第一课时作业围绕着勃拉姆斯的作品《摇篮曲》展开,设计作业主题“爱的摇篮曲”,在学习摇篮曲体裁和演唱艺术歌曲中,感受母爱和浪漫主义时期作品特点。第二课时作业继续围绕着“音乐体裁”展开,《G 大调弦乐小夜曲》是古典乐派莫扎特的作品,作业设计中着重帮助学生感受、体验室内乐特点。第三课时作业的设计承上启下,《A 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是一首内容更丰富的室内乐。创作题材来源于艺术歌曲,作曲家舒伯特也是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在作业设计中,与第一课时呼应。围绕着“鳟鱼”主题音乐的变奏,作业的难度由浅入深。9第四课时是本单元唯一的中国作品,《梁祝》作为小提琴协奏曲,由小提琴主奏,管弦乐团协奏。在作业设计中,对各种器乐音色听辨的题型更加丰富,围绕着“爱情”主题音乐的变化,设计的作业也从简单的听辨、感受旋律变化,到意境的联想和梁祝故事的展开。课时作业结构分为:课前预习、课中巩固和课后复习三部分。每课 8-10 题,课前和课后设计完成时间为共 5 分钟。考虑到学情差异,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两种。单元综合作业旨在巩固《乐海泛舟》音乐教学和学习成果,并形成科学的评价和反馈。创新音乐大闯关环节,根据本单元欧洲音乐和两个音乐时期特点,设计人物“约翰”,带领学生探索音乐之旅,并完成测评作业。作业涵盖理论素养、实践素养、创编素养、相关文化、素养提升等五大模块,设计了各种作业类型,分为书面作业和实践活动作业。书面作业共 8 大题,5 小题,完成时间为 20 分钟。实践作业选做,共4题,每题完成时间不限。单元综合作业评价层次为四级,根据完成作业结果,以星级表示。后附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设计依据及交叉对应 作业模块 作业类型读、写知识与技能 (一) 理论素养听、记演唱(二) 实践素养演奏过程与方法 表演单元改编综合 (三) 创编素养编创作业 (四) 相关文化 知识拓展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科综合(五)素养提升 感想与收获9五、课时作业部分第一课时作业设计课时内容 《摇篮曲》课时主题 爱的摇篮曲作业类型 练习型、实践型、创编型作业目标 欣赏:能够用亲切、温柔、恬静的情绪,不同的音乐表现要素,准确把握摇篮曲的音乐体裁特点;培养对西方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兴趣,了解勃拉姆斯的艺术成就。表现:能够用轻柔、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结合音乐伴奏、课堂小乐器、二声部合唱、模仿情境等方式进行表演。通过对摇篮曲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感知母爱的伟大,学会感恩。创造:鼓励学生以歌曲部分旋律为基础,尝试用改变节奏和节拍的方法编创一段新的旋律,感受其是否还具有摇篮曲的风格,提升创意实践素养。联系:主动探索欧洲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和艺术作品,开阔视野,提升文化理解素养。10【课前预习】例 1 :请查阅资料、音像等资源,还有哪些音乐家创作过《摇篮曲》。答案:舒伯特(德国)、肖邦(波兰)、莫扎特(奥地利)、贺绿汀(中国)等等设计意图:横向、纵向对比同国家、 同时期的音乐家,可以更全面的了解本课的知识难度:简单 适中 较难 完成时间: 5 分钟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2:被称为“德国三 B”的音乐家是哪三位?说一说你还知道的浪漫主义时期德国音乐家还有哪些?答案:韦伯、门德尔松、舒曼、瓦格纳等设计意图:作曲家莫扎特相关知识难度:简单 适中 较难 完成时间: 1 分钟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随堂练习】3:聆听下列三首歌曲的片段,判断每首歌曲的演唱形式。A 义勇军进行曲 B 摇篮曲C 保卫黄河答案:11A 义勇军进行曲 (齐唱)B 摇篮曲 (合唱)C 保卫黄河 (齐唱、轮唱)设计意图:音乐听辨可以直观地让学生对以前所学过的演唱形式等知识进行整合。难度:简单 适中 较难 完成时间: 1 分钟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例 4:聆听音乐片段,属于哪种体裁的音乐( )。A. 圆舞曲 B. 船歌 C.摇篮曲答案:设计意图:音乐听辨可以直观地让学生对以前所学过的音乐体裁等知识进行整合。难度:简单 适中 较难 完成时间: 1 分钟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例 5:熟唱歌曲《摇篮曲》第一乐段高声部,改编歌词。(改编题)设计意图:歌词的创编对于学生的创造力、表达能力、语言能力、逻辑思维等方面都有促进作用,可以个人、分组讨论等形式 调动学生的创编兴趣和潜力。难度:简单 适中 较难 完成时间: 2 分钟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12例 6:以歌曲前 8 小节的旋律为基础,尝试用改变节奏 和节拍的方法编创一段新的旋律,讨论其是否具有摇 曲的风格。(改编题)设计意图:旋律的创编对于学生的创造力、表达能力、语言能力、逻辑思维等方面都有促进作用,可以个人、分组讨论等形式 调动学生的创编兴趣和潜力。难度:简单 适中 较难 完成时间: 5 分钟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课后巩固】例 7:结合音乐伴奏、课堂小乐器、二声部演唱、模仿情境等方式,尝试分小组进行表演。(选做题)设计意图:分组合作表演,让学生得到情感交流、挖掘表演潜能、激发竞争意识、发展想象力、大胆表现,树立自信心。难度:简单 适中 较难 完成时间: 15 分钟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例 8:欣赏浪漫主义时期其他音乐家的艺术歌曲,分享你的收获,说一说对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印象。13答案:开放题。文学: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绘画:法国德拉克洛瓦《自由领导人民》建筑:英国威斯敏斯特宫设计意图:深入理解音乐与姊妹艺术的关系,为树立学生终生学习音乐和享受音乐打下基础。难度:简单 适中 较难 完成时间: 2 分钟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14第二课时作业设计课时内容 《G 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课时主题 莫扎特与小夜曲作业类型 练习型、实践型、创编型作业目标 欣赏:小夜曲、弦乐合奏知识概念;表现:关注乐曲的几个重要音乐主题以及不同声部旋律、节奏的发展形态以及变化;体验乐曲的结构特点以及音乐风格。创造:将学习音乐融入实践过程中,针对相关的音乐知识——如室内乐、小夜曲、莫扎特等,在作业中引导学生自主地去探讨。联系: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莫扎特的生平以及贡献。【课前预习】例 1 :请查阅资料、音像资源,在下列选项中选出音乐家莫扎特的作品。(原创)A、《阿拉伯风格曲》B、《巴蜀山歌》C、《G 大调弦乐小夜曲》答案:C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次自主初听作品《G 大调弦乐小夜曲》难度:简单 适中 较难 完成时间: 5 分钟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15例 2:莫扎特是哪个国家的作曲家?(改编题)A、日本B、奥地利C、美国答案:B设计意图:作曲家莫扎特相关知识难度:简单 适中 较难 完成时间: 1 分钟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随堂练习】例 3:室内乐最初是在哪里演奏的音乐?(原创)A. 辉煌的剧场16B. 肃穆的教堂C. 复古的客厅答案:C设计意图:学习知识概念: 弦乐合奏、室内乐。难度:简单 适中 较难 完成时间: 1 分钟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例 4:请用画“点”的方式,表示出《G 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主题一的音高变化。(改编题)答案:设计意图:关注乐曲主题一旋律、节奏的发展 形态以及变化。难度:简单 适中 较难 完成时间: 2 分钟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例 5:请用“点”“线”结合的方式,表示出《G 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主题二的旋律变化。(改编题)17答案:设计意图:关注乐曲主题二旋律、节奏的发展形态以及变化。难度:简单 适中 较难 完成时间: 2 分钟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6:请用“点”“线”结合的方式,表示出《G 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主题三、四的音乐图谱。(改编题)答案:设计意图:关注乐曲主题三主题四旋律、节奏的发展形态以及变化,感受旋律的对比。难度:简单 适中 较难 完成时间: 3 分钟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课后巩固】7:用塑料杯、塑料小桶及橡皮筋自制一个弹拨乐器,当老师演奏下列旋律时 ,模拟弹拨乐器在指定位置做伴奏。(选做题)18设计意图:创编练习,触类旁通,体验乐曲的结构特点及音乐风格。难度:简单 适中 较难 完成时间: 5 分钟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例 8:找一首莫扎特的音乐作品,与同学一起聆听,分享你的收获,以及对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印象。(原创题)答案:开放题。歌剧 《费加罗的婚礼》 《唐璜》 《魔笛》交响乐 《 降 E 调第 39 号交响曲》 《G 小调第 40 号交响曲》协奏曲 《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四号 》 《降 B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五号》莫扎特的音乐风格典雅,感情真挚,朝气明快,期的作品,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莫扎特善于把艺术中美好的东西和渗透生活的深刻性结合起来,再把强大的力量、直率的气质和刚毅的意志以及现实意义的感觉结合。其作品具有古典乐派的严谨,在他的艺术歌曲中,令人称道的是诗与音乐完美的结合,贯穿了他的创作时期的始终,因此也体现出不同时期的艺术特征和创作特点。设计意图:素养提升,知识拓展,提高自主学习发现欣赏作品的能力。难度:简单 适中 较难 完成时间: 5 分钟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19第三课时作业设计课时内容 艺术歌曲《鳟鱼》《A 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课时主题 “鳟鱼”历险记作业类型 练习型、实践型作业目标 欣赏:室内乐的知识概念;舒伯特的生平贡献。发现《A 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音乐主题来源。表现:聆听随唱歌曲《鳟鱼》,发现伴奏特点和作用;《A 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音乐主题以及几变奏使用的主奏乐器音色。创造:通过身体律动、画旋律线等方式,表现变奏曲的主要变奏方式(变化音区,变换节奏、装饰旋律、变换调性等)联系: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基本特点;《A 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的音乐意境和其背后的意义。【课前预习】例 2:以下哪位是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A. 舒伯特 B.巴赫 C.冼星海答案:A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以及音乐家舒伯特。难度:简单 适中 较难 完成时间: 1 分钟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20例 2:请研读艺术歌曲《鳟鱼》歌词,讲述歌词的内容。并查一查舒伯特引用这段歌词的所蕴含的社会背景(改编)答案:歌词大意:明亮的小河里面有一条小鳟鱼,快活地游来游去像箭儿一样我站在小河岸上静静地朝它望,在清清河水里面它游得多欢畅在清清河水里面它游得多欢畅,那渔夫带着钓钩也站在河岸旁冷酷地看着河水想把鱼儿钓上,我暗中这样希望只要河水清又亮,他别想用那钓钩把鱼儿钓上他别想用那钓钩把鱼儿钓上,那渔夫不愿久等浪费时光立刻就把那河水弄浑,我还来不及想他就已提起钓杆把小鳟鱼钓到水面,我满怀激动的心情看鳟鱼受歁骗社会背景:《鳟鱼》原本是由 18 世纪德国诗人舒巴特所作的一首诗,舒巴特因政治因素而遭囚禁,在牢狱生活中对自由的渴望,而作了鳟鱼这首诗。设计意图:通过对故事背景的了解,更好的理解和诠释作品。难度:简单 适中 较难 完成时间: 5 分钟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随堂练习】例 3:A 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有哪些乐器?(改编)答案:钢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设计意图:聆听、发现、学习钢琴五重奏的主要乐器。难度:简单 适中 较难 完成时间: 2 分钟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21例 4:A 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主题的主奏乐器是?表现了怎样的音乐形象?答案:小提琴主奏,表现了小鳟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形象。设计意图:关注主题旋律、音高,发现主奏乐器,以及自刻画音乐形象上的作用。难度:简单 适中 较难 完成时间: 1 分钟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例 5:A 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变奏一的主奏乐器是?节奏、旋律怎样变化?答案: 钢琴,旋律升高八度。设计意图:关注乐曲变奏一旋律、音高的发展形态以及变化。难度:简单 适中 较难 完成时间: 1 分钟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例 6:A 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变奏三的主奏乐器是?音区有什么变化。答案: 大提琴、低音提琴,主旋律变化到低音区设计意图:关注乐曲变奏三旋律、音高以及主奏乐器的变化。难度:简单 适中 较难 完成时间: 1 分钟22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例 7:A 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变奏四的是否有转调?音乐色彩有何变化?答案:从大调转为小调,旋律变得阴郁。设计意图:关注乐曲变奏四旋律、音高、主奏乐器、调性的变化。难度:简单 适中 较难 完成时间: 1 分钟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例 8:A 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结束乐段,主奏乐器是?音乐表现了故事结局可能是?答案:小提琴、大提琴主奏,旋律恢复开始时的明快、清澈,暗示着苦难终将过去,欢乐必将到来。设计意图:分析结束乐段的音乐要素,音乐情绪,想象音乐情境和感受内在情感。难度:简单 适中 较难 完成时间: 2 分钟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课后巩固】例 8:加入歌词,尝试随唱歌曲《鳟鱼》片段。(选做题)23设计意图:尝试随唱艺术歌曲,提升演唱水平、熟悉歌曲富有特色的伴奏型。难度:简单 适中 较难 完成时间: 3 分钟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例 9:结合鳟鱼谈一谈变奏曲的主要变奏方式。(原创题)答案:如变换音区、变换音色,变换节奏、装饰旋律、变换调性等设计意图:素养提升,知识拓展,整合变奏曲的音乐特点,提高自主学习发现欣赏作品的能力。难度:简单 适中 较难 完成时间: 1 分钟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24第四课时作业设计课时内容 《梁山伯与祝英台》课时主题 梁祝的故事作业类型 听辨型、练习型、实践型作业目标 欣赏:散板、协奏曲的知识概念。表现:乐曲的主要音乐主题;长笛和双簧管的音色及其意境;展开部中,小提琴独奏与大提琴的“对话”所表现的意境;在紧拉慢唱的“嚣板”部分的音乐情绪及其创作方法。创造:通过表演情境剧等形式,展现爱情主题在呈示部中的变化和爱情主题在再现部中的变化。联系:《梁山伯与祝英台》作品的社会意义。【课前预习】例 1 :提前查阅资料,了解“梁祝”的故事,并和同学们讲述(原创)答案:鸟语花香——草桥结拜——长亭惜别——英台抗婚——哭灵控诉——化蝶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次自主初听作品《G 大调弦乐小夜曲》难度:简单 适中 较难 完成时间: 5 分钟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随堂练习】例 2:《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中的主奏乐器是?协奏乐器有哪些?25答案:主奏乐器:小提琴协奏乐器:弦乐器,管乐器等。设计意图:了解小提琴协奏曲的配器和各类乐器音色难度:简单 适中 较难 完成时间: 1 分钟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例 3:《梁山伯与祝英台》引子部分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梁山伯与祝英台》引子部分的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答案:主奏乐器:长笛、双簧管表达意境:春光明媚,鸟语花香设计意图:关注乐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引子部分旋律的发展以及变化。难度:简单 适中 较难 完成时间: 1 分钟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4:聆听《梁山伯与祝英台》爱情主题旋律,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分辨《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两次演奏“爱情主题”音高区别。答案:柔美、抒情的第一次 明朗的高音(A 弦)第二次 浑厚的中音(G 弦)设计意图:听辨《梁山伯与祝英台》爱情主题旋律中的音乐要素难度:简单 适中 较难 完成时间: 2 分钟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例 5:说一说谱例中《梁山伯与祝英台》节奏、旋律和音乐情绪?26答案:活泼的小快板,表现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共读共玩的愉快生活。设计意图:关注乐曲主题三主题四旋律、节奏的发展形态以及变化,感受旋律的对比。难度:简单 适中 较难 完成时间: 3 分钟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6:谱例中包含了“英台抗婚”“楼台会”“投坟”三部分内容。下图旋律表达了怎样的音乐情绪,用哪些乐器表现的?答案:严厉、压抑、凶暴地。铜管乐器、大提琴、低音提琴、大管。设计意图:音乐要素(节 奏、旋律、音色、 音区、速度、力 度等)所发挥的 艺术表现作品 和作品情节内 容的刻画。难度:简单 适中 较难 完成时间: 13 分钟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课后巩固】例 7:简述《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结构(选做题)答案: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27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总览、概括、总结能力。难度:简单 适中 较难 完成时间: 2 分钟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例 8:用你擅长的乐器,演奏《梁祝》主题旋律。(拓展题)设计意图:素养提升,知识拓展,提高自主学习发现欣赏作品的能力。难度:简单 适中 较难 完成时间: 5 分钟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7:在封建社会的背景下,音乐和故事刻画了“祝英台”怎样的人物形象?(原创题)答案:坚贞不屈、至死不渝、勇于抗争的女性形象设计意图: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难度:简单 适中 较难 完成时间: 2 分钟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28六、单元质量检测(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乐海泛舟》单元大闯关(原创)前言:亲爱的同学们,《乐海泛舟》单元课堂学习已经结束,欢迎来到单元大闯关环节,今天带领我们闯关的小伙伴是来自欧洲的约翰同学,让我们一起开始音乐闯关之旅吧!星级 (共 29 颗星) 称号获得超过 23 颗星 最佳学员获得 18—22 颗星 优秀学员获得 14—17 颗星 进步学员获得 14 颗星以下 解锁再次闯关任务例 1:选择题( )你和约翰穿越到了奥地利,在维也纳的大街上,你们听到了人在谈论“音乐神童”,这位神秘的“音乐神童”创作了《费加罗的婚礼》、《G 大调弦乐小夜曲》等作品,请问他是?A、舒伯特B、莫扎特C、勃拉姆斯例 2: 选择题 ( )“我知道,他是...”你大声的说,准确的回答引起了一位神秘音乐家的关注,他邀请你们参加下午的室内乐音乐会。下列选项对室内乐的描述正确的是? A、指在房间内演奏的"家庭式"的音乐,后引申为在比较小的场所演奏的音乐。B、欧洲古典舞蹈,由法语 ballet 音译而来,孕育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C、中国近代发展出的一种以中国民族乐器为基础,再学习西方交响乐团的编制而成立乐队类型。29例 3:填空题( )“神秘音乐家”对你的回答表示赞叹,并一起出席了下午的室内乐音乐会,乐师们正在演奏《G 大调弦乐小夜曲》,你听到了哪些乐器演奏了呢?( )( )( )( )例 4:听辨连线题( )音乐会结束时,你才知道这位“神秘音乐家”是大名鼎鼎的欧洲浪漫乐派代表人舒伯特,他向你讲述自己的新作品《A 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听音乐片段,将下列《A 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音乐片段与对应的主奏乐器连线。片段 1 片段 2 片段 3 片段 4例 5:选择题( )愉快的奥地利一日穿越之旅结束,你和约翰穿越回了现代。夜幕降临,约翰向你想你讲述来自他祖国的音乐家勃拉姆斯。你猜到了约翰的祖国是?A、英国B、波兰C、德国例 6: 歌唱练习( )约翰为你演唱了勃拉姆斯的摇篮曲,你根据所学的知识,也试着歌唱。(教师评价、学生互评)星级 标准准确、完整的演唱两个声部准确、完整的演唱一个声部完整的演唱一个声部完整的演唱一个乐段30例 7:填空题( )你向约翰介绍着中国音乐作品“梁祝”。这首作品的主奏乐器是?根据那种民间戏剧改编?讲述了哪两位主人公的爱情故事?(1) 主奏乐器( )(2) 改编自( )剧(3) 主人公( )( )例 8:综合题( )再次欣赏《梁祝》呈示部,模唱“爱情主题”旋律,并说出该主题共在呈示部中出现了几次?(1)模唱“爱情主题”旋律( )(2) 出现了( )次 ( )31例 9:听赏与评述(实践活动题)选做在古典主义时期或浪漫主义时期,选取一首你喜欢的作品,为同学们介绍作品的作曲家、音乐体裁、风格流派、创作背景。学生展示音乐分享会手抄报“音乐神童——莫扎特”微视频分享《沃尔塔瓦河》同学制作音乐手抄报、微视频分享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合音乐家。例 10:独唱、独奏与合作演唱、演奏(实践活动题)选做结合音乐伴奏、课堂小乐器、二声部演唱、模仿情境等方式,尝试分小组进行表演勃拉姆斯的《摇篮曲》。学生展示勃拉姆斯《摇篮曲》编创展示小组同学用葫芦丝、电子琴演奏勃拉姆斯《摇篮曲》主题旋律,节拍器控制整体节奏,其他同学利用三角铁、摇铃等小乐器合作展示他们编创的《摇篮曲》乐段。32例 11:编创与展示(实践活动题)选做在《G 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中选取一个主题乐段,或在《A 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中选取一段变奏,根据音乐的情绪、特点编创声势、律动或舞蹈动作。例 12:情境表演(实践活动题)选做小组合作,在作品《梁祝》中选取一段音乐,设计角色、对白、情境,通过舞台剧的表演形式,演绎这段音乐。33(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序号 类型 对应单元 对应学 难度 来源 完成时间作业目标 层次了解 理解 应用例 1 选择题 1-3 1.0 原创例 2 选择题 1-1 1.0 原创例 3 填空题 1-2 1.0 原创例 4 听辨连线题 2-2 2.0 原创例 5 选择题 1-3 2.0 原创30min例 6 歌唱练习 2-1 3.0 原创例 7(1) 填空题 1-2 1.0 原创例 7(2) 填空题 3-1 2.0 原创例 7(3) 填空题 1-1 1.0 原创例 8(1) 歌唱练习 2-2 2.0 原创例 8(2) 填空题 2-1 3.0 原创例 9 实践活动题 4-1 3.0 原创例 10 实践活动题 3-1 3.0 原创例 11 实践活动题 3-1 3.0 原创例 12 实践活动题 4-1 3.0 原创3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