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光和色彩练习题(含解析)2023-2024学年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光和色彩练习题(含解析)2023-2024学年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光和色彩 练习题 2023-2024学年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从各个方向用激光笔照射充满烟雾的半透明塑料盒时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有时见到光斑,有时见到光束
B.总会看到一束光和一个光斑
C.光束是直线的,光斑是圆的
2.下列情形中,全部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手影游戏、猴子捞月 B.杯弓蛇影、圣火采集 C.凿壁偷光、一叶障目
3.英国科学家牛顿在一次实验中,用( )把白光分解成七色光。
A.三棱镜 B.平面镜 C.放大镜
4.下列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水中倒影 B.雨后彩虹 C.皮影戏
5.关于太阳光的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
A.太阳光是红光 B.太阳光是七色光 C.太阳光是金色光
6.下列物体的光,( )来自反射其他物体的光。
A.打开的手电筒 B.奥运圣火 C.璀璨的宝石
7.物体有不同颜色是因为太阳光是( )。
A.单色 B.双色 C.七色
8.潜望镜的镜片最少是( )。
A.2片 B.3片 C.4片
9.下列不属于光源的是( )
A.月亮 B.太阳 C.篝火
10.下列物体中,反光效果最好的是( )。
A.镜子 B.纸 C.木块 D.橡皮擦
二、填空题
11.1666年, 国科学家 在暗室中让阳光(白光)透过三棱镜分解成七色光。
12.光在空气和( )等物质中都是沿( )传播的。
13.体育课上,李老师教同学们如何判断队列是否站直时,他说通常情况下第三个同学看不到第一个同学的头就说明队列是直的,王老师这一方法应用了光( )传播的科学知识。
14.光的三原色是 、 、 。
三、判断题
15.白天,阳光照亮大地;夜晚灯光和烛火给我们带来光明。( )
16.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的原理制成的。( )
17.所有的光都是自然光。( )
18.医生戴额镜给病人检查耳朵,运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
19.在雨后的天空中形成的彩虹存留时间不会很长。( )
四、简答题
20.想办法利用下面两块平面镜让图中的手电照亮书后面的小熊?请在合适的位置安放好平面镜并用箭头画出光的传播路线。
五、综合题
21.分别从蜡烛火焰的A、B两点连直线至小孔并延长到后面的纸屏上,在纸屏上标出A、B两点正确的位置。
22.原理解释:因为光沿( )传播,烛焰上部发出的光沿直线通过小孔,照在纸屏的( ),烛焰下部发出的光沿直线通过小孔,照在纸屏的( ),所以在纸屏上形成一个( )的像。
A.直线 B.曲线 C.上部 D.下部 E.正立 F.倒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遇到不同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如图所示用激光笔照射充满烟雾的半透明塑料盒时,属于部分通过,可以看到光束,烟雾会阻挡并向外反射一部分光,所以我们总会看到一束光和一个光斑,光束是直线的,光斑是圆的。故A现象不可能发生。
2.B
【详解】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界面时,会产生反射现象,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产生折射的现象。不透光的物体在阳光下会产生影子。手影游戏、凿壁偷光、一叶障目属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猴子捞月、杯弓蛇影、圣火采集属于光的反射,B符合题意。
3.A
【详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牛顿做实验把太阳光分解成七色光,利用的是三棱镜。故A正确。
4.B
【详解】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的现象就是光的折射现象,而光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是以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水中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雨后彩虹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皮影戏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
5.B
【详解】太阳光是七色光。牛顿曾用三棱镜分解阳光,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谱,又用牛顿盘合成白色光。彩虹是下雨时天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滴,它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而形成的。
6.C
【详解】能自行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打开的手电筒、奥运圣火都是自己发出的光,属于光源。璀璨的宝石不能自己发光,它的光来自反射其他物体的光。
7.C
【详解】白光并不是单独的一种色光,而是混合光,通过三棱镜可以折射出赤、橙、黄、绿、靛、蓝、紫七色。太阳光是一种七色光,通过一定的装置可以把光分解。
8.A
【详解】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进行工作的,潜望镜中的镜片最少要有两个镜片,两个镜片都是与水平面成45°角放置,可以保证下面人的视线和上面的光线是平行。
9.A
【详解】太阳正在发光,是地球最主要的光热来源,属于光源,篝火也属于光源,自身能够发光;月亮自身不能发光,是依靠反射太阳光发亮,所以月亮不是光源。
10.A
【详解】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根据生活常识可知,镜子、纸、木块、橡皮擦几种物体中,反光效果最好的是镜子。故A正确。
11. 英 牛顿
【详解】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暗室中让阳光透过三棱镜折射到墙上,结果太阳光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12. 玻璃 直线
【详解】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光在空气和玻璃等物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13.沿直线
【详解】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体育课上,李老师教同学们如何判断队列是否站直时,他说通常情况下第三个同学看不到第一个同学的头就说明队列是直的,王老师这一方法应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科学知识。
14. 红 绿 蓝
【详解】红、绿、蓝是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称为光的三原色。各种颜色的光,都是由这三种色光组成的,彩色电视机正是运用了这个原理。
15.√
【详解】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白天我们靠太阳这样的自然光源照亮大地,夜晚我们靠灯光和烛火这样的人造光源给我们带来光明。
16.√
【详解】潜望镜原理是利用两个反射镜使光经两次反射而折向眼中。潜望镜之所以可以从下边看到上面,而且十分清楚,是因为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且都与水平方向成45度夹角,景象通过平面镜的两次反射、成像,从而从下边看到了上面的景象。所以“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的原理制成的”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17.×
【详解】人们把能自行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太阳、打开的电灯、燃烧着的蜡烛等都是光源。太阳光是自然光,电灯光、蜡烛光等都属于人造光,题目说法错误。
18.√
【解析】略
19.√
【详解】下完雨以后,在天上的小水滴对阳光进行了散射,把阳光的白色光分散为七种颜色,是你看到的彩虹。当小水滴被慢慢蒸发后彩虹就消失了。
20.
【详解】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透光的障碍物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该改变,反射光线仍然是直线传播。如下图所示,手电筒的光经过两次镜面反射,光被反射时,反射光线仍然沿着直线传播,能够照亮书后面的小熊。
21. 22. A D C F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不均匀的同种介质中,传播方向发生变化,属于光的折射,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变弯、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光射到物体表面又被反回的现象叫光的反射,与平面镜有关的都是光的反射。
21.如下图所示,分别从蜡烛火焰的A、B两点连直线至小孔并延长到后面的纸屏上,在纸屏上用C、D表示A、B两点成像位置。
22.因为光沿直线传播,烛焰上部发出的光沿直线通过小孔,照在纸屏的下部,烛焰下部发出的光沿直线通过小孔,照在纸屏的上部,所以在纸屏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实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