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正六棱柱的三视图》教学设计【课题】正六棱柱的三视图【课时】1课时(40分钟)【设计理念】基本几何体是组成机械零件的基本单元,例如螺栓可看成六棱柱、圆柱、圆锥台的组成,顶尖可看成圆锥台与圆锥的组成,因此学习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对学生学习组合体三视图、零件图以及对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都有较大帮助。本堂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点、线、面投影的相关知识逐步绘制六棱柱三视图,应用信息化手段解决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拓展其学习方法。【教材分析】本课内容节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制图》第4版第三章第六节基本几何体,主要介绍了棱柱、棱锥平面立体和圆柱、圆锥、球体等曲面立体的三视图及立体表面上点的位置。本节内容是对点、线、面投影的综合应用,也为后面轴测图、组合体三视图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在整本教材中具有重要地位。【教材处理】本章节涉及平面立体、曲面立体的三视图、点的位置关系,难度各异,求点方法也各有不同,不便于学生同时掌握,因此我对教材进行了处理,将棱柱、棱锥的三视图归为一类,曲面立体的三视图归为一类,最后讲解点的位置求法,降低学习难度。本着“少吃多餐”的思路,本堂课先学习六棱柱的三视图。【学情分析】对象为模具制造专业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制图的基本规定,绘图工具的使用,点线面的投影,能绘制简单的平面图形,但缺乏空间想象能力,部分同学对投影的方位关系还比较混乱,而个别同学还存在厌学情绪。【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理解三视图的投影关系 绘制简单基本体(六棱柱)三视图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绘图,掌握绘制三视图的基本方法 通过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拓展学生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的作图习惯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六棱柱三视图的绘制教学难点 2.六棱柱各面同时在投影面上的投影形状,即学生缺乏空间想象能力【教学策略】针对学生学习能力不强,对已学过的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等问题,我准备了一份导学案,将六棱柱的三视图化整为零,拆分为8个面的投影,帮助学生理解,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弥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不足的问题。【教学准备】学生分组:同桌两名同学一组,便于交流讨论用具:导学案、手机、微信、SView【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回顾旧知 教师:复习前几节课中所学平面的投影:平行面、垂直面、一般位置平面的投影规律。 学生:听课回想旧知,将各类平面的投影及名称再回顾一遍。 复习,为六棱柱各面投影提供知识基础,为本堂课流畅顺利的开展做好准备。导入 教师:图片引入,讲解复杂组合体的组成,引出学习基本几何体的重要性,并明确本堂课的内容——六棱柱三视图的绘制。 学生:仔细听讲,认真观察 强调本堂课的重要性,引起学生重视,明确本堂课的主题。投影分析 教师:教师分析六棱柱的正前面和左后面的三面投影;统计学生的分析情况。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思路,完成其他6个面的投影分析。 化整为零,将六棱柱的8个面逐个分析,降低学习难度,以弥补学生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步骤解析 教师:教师介绍六棱柱绘制的步骤 绘制坐标系 绘制六棱柱的对称中心线 绘制俯视图(优先绘制形状特征明显的视图) 绘制主视图(根据长对正和高度) 绘制左视图(根据高平齐和宽相等) 加粗轮廓线 学生:认真听讲,默记绘图步骤 教授正确的三视图绘图思路,突出重点学生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学生:根据以上步骤绘制六棱柱三视图 将学生分析的各面三视图按照正确步骤绘制成六棱柱的三视图, 熟悉绘图步骤教师评价 教师:随机抽取两组同学的的三视图进行点评,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 学生:与教师一起分析,找出错误 指正学生存在的问题,减少学生的知识盲点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本堂课的知识要点 学生:认真听讲,回顾今日所学 回顾本堂课所学,整理内容,加深印象课后拓展 完成五棱柱的三视图绘制 巩固课堂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