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计算机应用基础》任务7.2 加工处理图形图像_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教版《计算机应用基础》任务7.2 加工处理图形图像_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任务7.2 加工处理图形图像
1.导课建议
本任务导课的内容可选择的比较多,可以选择一些贴近生活的素材,也可以选择一些引起轰动效应的话题,如藏羚羊事件、华南虎事件等。
2.体例说明
本任务的学习准备部分,内容比较多,介绍了常见图形图像的文件格式,重点介绍Adobe Photoshop CS6的界面及常用工具的使用的功能,以及图层、通道、蒙版、滤镜的相关知识。
本任务的任务实时部分,主要学习素材的处理方法,通过合成一张图片来学习Photoshop的图层、魔棒工具、自由变换工具、蒙版工具、渐变填充工具、滤镜特效等基本操作,涉及的内容较多,教学时要适当加以处理或调整。
本任务的讨论练习部分,让学生思考经过PS的艺术性和真实性之间的矛盾,强化滤镜和套索、魔棒等工具的学习。
本任务研究合作部分,让学生了解矢量绘图工具,尝试制作Gif图片。
3.教学设计建议
设计思想
本任务是承接上一任务的内容,学生要继续完成自制项目的加工。所以仍然延续项目实训与任务引领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主要任务是利用Photoshop对已获取的图片资料进行加工处理。Photoshop的功能强大,要想让图片素材在经过处理后达到最佳效果,对初学Photoshop者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同时要想在有限的几个学时中把Photoshop的每个工具都讲到讲透不可能实现。
教材分析
任务所学的Photoshop使用方法主要是为进行简单的图形图像加工处理服务的,实际在使用的一些Photoshop教程所需要的课时量都很多,无法满足本节的实际教学要求,因此要对教材进行重新处理,选择3个简单且有代表性的小例子来体现Photoshop的神奇之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Photoshop的图层、魔棒工具、自由变换工具、蒙版工具、渐变填充工具、滤镜特效等。
(2)能使用Photoshop简单处理图像和数码照片。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制作“疾驰的火车”合成图像学习Photoshop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励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通过对项目内容的引导,进行集体注意教育。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使用Photoshop调整、编辑及合成图像文件的方法。
难点
熟练应用Photoshop进行简单的图像和数码照片处理。
教学策略与手段
主要让初学者对多媒体有基本的了解,所以考虑设计几个简单的小任务,把处理图片或照片时经常用到的小技巧和常用工具教给学生。在教法上采用教师示范与学生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小任务的设置由浅入深到综合分析运用,辅以各任务的视频教程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
教学准备
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FTP服务器。制作好的助学资源包,为学生提供的制作素材、PPT课件、学习任务单和综合评价表。
学生在课前到FTP下载学习资源包,新建文件夹,以自己的“学号+姓名”命名。
课时安排(4课时)
第1课时:魔棒、图层、选区、滤镜、文字工具的基本使用。
第2课时:钢笔工具、图层混合选项的基本使用。
第3课时:磁性套索工具、仿制图章工具的基本使用。
第4课时:图片素材进行合成、编辑和修饰。
教学过程
第1课时:魔棒、图层、选区、滤镜、文字工具的基本使用
第1环节:情景导入(3min)
小东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如何导入照片和相关素材,但是没想到自己找好的制作“疾驰的人生列车”的素材不能直接使用,需要经过一定的处理,这怎么办呢?有什么软件能帮助小东吗?进而引出PS对处理图片图像的强大功能,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引领学生开始简单任务之旅,旨在让学生体验到成功。
第2环节:新课展开(42min)
通过课程导入时的情景设置,让学生将原始图片素材与处理过后的相对比,让学生体验到Photoshop的强大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针对学生的发现设置了一连串的Photoshop中的典型小任务,帮助学生学习使用Photoshop,以增强图片素材的感染力和活力。
任务:“疾驰的人生列车”图片合成。
知识重点:魔棒、图层、选区、滤镜、文字工具的基本使用。
教师示范,步骤如下:
(1)打开素材。
(2)选取人像(魔术棒的使用)。
(3)移动人像。
(4)添加变换成长足迹。
(5)添加荣誉勋章。
(6)添加爱心。
(7)添加温馨家园。
(8)合并图层。
(9)输入人生格言(文字工具的使用)。
(10)添加滤镜特效。
(11)保存图像。
第2课时:钢笔工具、图层混合选项的基本使用
第1环节:学生练习(20min)
接第1课时,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按照教师示范的过程,模仿制作完成任务“疾驰的人生列车”图片合成。可参考助学视频。
要点提示:
(1)强调图层的意义及操作要点。
(2)熟练文字工具的用法及图层混合模式的应用。
(3)熟练指定滤镜特效的用法,了解其他滤镜工具的大概效果。
第2环节:路径文字制作——我的梦想列车(23min)
教师提供最终效果及源文件,学生自主完成。
第3环节:教师评价并总结(2min)
第3课时:磁性套索工具、仿制图章工具的基本使用
第1环节:情景导入(3min)
小东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合成了自己满意的图片,姐姐想把自己合成到西塘照片里,但有不知道如何合成,小东欣然接受了姐姐的任务。但是要把不需要的素材擦除却不知道如何操作?他打算去请教老师。
第2环节:新课展开(20min)
任务:图像合成。
知识重点:磁性套索工具、仿制图章工具的基本使用。
教师示范,步骤如下:
(1)擦除晾晒架和牌匾(教师要讲解仿制图章工具的使用方法)。
(2)扣取人物(磁性套索的使用)。
(3)移动人物,图像合成。
第3环节:学生练习(20min)
教师提供最终效果及源文件,学生自主完成。
第4环节:教师评价并总结(2min)
第4课时:图片素材进行合成、编辑和修饰
项目实训(45min)
项目描述:通过前一单元的项目实训,我们已经收集到了不少以“文明就在我们身边”为主题的文字、图片素材。这些素材较真实地记录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各种活动。但是这些素材都是没有经过加工过得原始素材。所以在本次项目实训活动中,就要对所收集的图片素材进行合成、编辑、修饰等处理。
项目提示:可参考教师作品中对图片进行的一些效果处理,也提供给学生一些经典效果的制作视频,学生可自由选择创新。
学生自评:填写学生自评表。
项目评价:填写项目评价综合表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