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计算机应用基础》任务5.3 表格操作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教版《计算机应用基础》任务5.3 表格操作教案

资源简介

“任务5.3 表格操作”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计算机基础 教材 《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对象 学生人数 49人
参考教材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参考书》-- 高等教育出版社
授课内容 任务5.3 表格操作 课时 1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1、了解表格基本知识。2、掌握编辑和美化表格。(二)技能目标1、学会在文档中创建所需的表格。2、学会编辑表格。3、掌握美化表格的基本操作。(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眼、脑、手合理配合使用的习惯。2、让学生感受WORD2010强大的表格处理功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用好表格,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创新意识。3、体会与人合作的乐趣。
重点与难点 重点:1、掌握插入表格的方法。2、掌握调整和修改表格的方法。3、掌握修饰和美化表格的方法。难点:1、掌握调整和修改表格的方法。2、掌握修饰和美化表格的方法。
教材分析 本课是《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第5章第3节。经过前两节的学习和实践操作,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已经能够积极地跟随老师探究新知识,能初步把所教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整章来说是个难点,学生的学习态度还不够踏实,缺少钻研的精神。学生对于本知识在实际的应用,处理会有一定困难,应该让学生学会积极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课 型 新授实践课 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策略 教师只作为指导者,给学生适当地指导一些操作技巧;对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稍加提示。课堂联系生活实际,避免了学生只重视操作而忽视了技术对于生活实际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教学准备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1台教师机和64台学生机)、极域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师提供操作素材、PPT课件和学习任务单。 学生课前下载资源包,新建以“学号+姓名”的文件夹。学生以四人为1小组分组,其中一名同学为小组长。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法 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入,任务驱动 教师:呈示人才市场找工作的火热场景图片,并说明了在找工作时很好地推荐自己的重要性。接着呈现“自我简介”文字稿,缺点是文字描述多、不清晰。然后演示“自我简介”的表格形式,文字与表格两种形式的比较差别明显,充分表明表格的简洁、明了。接下来又展示了编辑后和美化后的表格,其实也布置了这节课要学习的目标任务。 发散想象,知识回顾,感知表格。 情景导入法、任务驱动法、比较 法 创设情景,目标引领,驱使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渴求和向往,引导学生带着目标去思考,激发了他们对新任务完成的深厚兴趣。
二、自探新知 布置任务,引导学生自行操作。课堂任务一(必做题): 制作一个7列8行的表格(制作一张个人简历表格)? 问:你除了掌握一种表格制作方法,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来制作吗?请试一试。 教师简单点评小结“表格制作”知识。 接受任务,学会分析,实践练习。 引导法、练习法 教师布置一下任务,让学生自己通过对简单任务分析操作,更好掌握知识技能。带着问题,学生尝试用其他方法来制作表格,培养学生善学善用的学习品质。
三、合作讨论,续求新知 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展示编辑后的表格,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新技能。演示表格编辑的相关操作点,如:输入表格的基本文字,合并相邻单元格,拆分部分单元格,插入行、列、单元格,删除行、列、单元格,画行线、列线,擦除行线、列线等。课堂任务二(必做题):编辑“个人简历”表格,学会编辑表格的各种方法。操作完成后,并提出了三个“想一想”,引导学生尝试练习。 学生以四人为1小组分组讨论任务,并单独完成各个子任务。思考教师提出 的三个“想一想”,并着手去做一做。 小组合作讨论法、练习法 通过对任务说明演示,以任务驱动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讲但尽量少讲,将课堂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学生多练习多思考,则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就会更强。
四、提高任务,合作探究 教师对先前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表扬,对于完成得较快的同学由课代表进行登记加分,并对课堂再次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引出了新任务——美化表格?教师展示美化表格的相关操作:表格样式的应用,调整行高和列宽,拆分表格,绘制斜线表头,设置边框与底纹等。课堂任务三(提升题):美化“个人简历”表格。学会“边框与底纹”对话框完成。分析并提出任务,并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进阶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期间,老师巡视指导。遇到学生有技能性或知识性问题,如果在课本之内的,指导学生找到课本相应内容,继续探究;超出课本范围的,教师不直接给出答案,可以向全班各组征集答案,然后广播演示。 1.观察分析任务。2.操作任务,探究讨论。 实践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学生通过完成较复杂进阶任务,并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学习,相互协作,共同讨论解决问题,培养互帮互助、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也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善于钻研的学习精神。
五、任务点评,内化升华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上传至教师机。教师下发“任务评价单”,要求组内自评、小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对各个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展示各小组作品)进行评价,分别填写任务评价单。 组内自评和组间互评,并认真听取教师的作品点评,分析 自己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反思自己的操作,并总结经验。 讨论法 通过组内自评和组间互评,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同时通过本环节进一步帮助同学们认清自身存在的不足,以更好的完善自我。教师则通过个别学生作品点评,为使同学们能取长补短,并借此环节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
六、课后任务,拓展创新 通过投影,布置课后任务。 学习之后,学生往往会意犹未尽,课后的任务就象人需要补充的额外的营养,会使学生的知识储备更加的丰富。课后的任务同时也可以锻炼同学们的自学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主要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有了字符和段落格式设置的学习基础,学生对文字编辑美化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几乎都已掌握,因此教师在讲解环节所化时间就大大减少。教师除了布置任务时做了简单讲解之外,大量的时间都要交给了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对全班46人以4人为小组进行了分组,同学们在小组内有分工有合作,旨在使同学生之间能取长补短,互帮互助,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起到了答疑、点拨、帮助的作用,教师角色看似轻松,其实却不轻松,因为教师要对课堂进行全面把握,时刻观察课堂动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及时出现在有问题的学生的身边,为学生指明操作的方向。整堂课下来,总体效果还不错,基本上实现了预期目标,大多数学生的操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小组协作也有了较好地体现。教学中也存在以下不足,值得反思:(1)小组合作学习中,个别同学的作用过于放大,导致另外同学作用不能很好发挥;(2)教师设置任务的难易程度较难把握,有些小组在较短时间内就完成任务,有些小组却在规定时间内仓促完成,产生“有些同学吃不饱,而有些同学不够吃”的现象。在今后的教学中,备课环节多备学生,多分析学生特点,使教学效果达到更佳。
任务5.3 表格操作
一、插入表格
二、表格编辑
1.合并单元格
2.拆分单元格
3.插入行列
4.对齐方式
5.文字方向
三、表格美化
1.表格样式
2.调整行高、列宽
3.单元格底纹
4.内外侧框线
PAGE
第1页 共5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