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信息技术基础》 《精彩的自选图形》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教版《信息技术基础》 《精彩的自选图形》教案

资源简介

精彩的自选图形
教材分析:
“绘制自选图形”是《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第三章Word文字处理中的第7节内容;Word排版中变化最多的元素,在后期Word小报编排中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应用灵活,组合多变,是体现学生个性,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造欲望的绝佳载体。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经过上学期,已经学习了WINDOWS操作和PPT幻灯片制作,对计算机的操作已经比较熟悉。
PPT中已经学习了自选图形的一些基本操作,对此节内容不是完全陌生
学生喜欢实例性的练习,比较排斥机械的叙述性操作,而且在学习中也时刻想要体现自己的个性,喜欢有别与他人
部分学生学习探索能力较强,可以在完成作业后帮助辅导其他同学
教法分析:
课时安排:1课时
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小组合作法”。
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时候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的知识,不断获得成就感,更大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在本次课的综合实例中,由于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这个任务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因此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帮助的方法进行。让学生取长补短,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在实例创作中有的学生会使用到艺术字、文本框等元素,可以达到新知识的延展和前瞻性,让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得到体现和提高
本次课教给学生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懂得协同合作的重要性和资源共享带来的双赢,并积极鼓励学生通过自学书本内容和WORD自带的帮助功能,自己学习新知识,使得个人学习的能力有所提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绘制自选图形的作用与应用
(2)技能目标:
掌握绘制自选图形,根据需要设置属性;发挥想象通过灵活运用自选图形属性特点(如控制点的变化、图形颜色填充、三维效果、阴影效果、叠放次序、组合等),组合设计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通过完成一个创意作品,体会得到成果的学习乐趣 ;在与别人的交流中懂得欣赏别人,产生新的思路,不断改进自己。
教学重点:
自选图形的各类属性设置,多种自选图形的创意组合
教学难点:
版式设置,叠放次序、选取与组合、综合应用
教学过程:
一、通过一个“大家来找茬”的小游戏引入学习内容(对比左右两个橘子,找出不同之处)(8’)
1、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以最快报出共有几处“茬”,这些“茬”分别在何处的获胜
2、以小组为单位,一起研究如何将右边橘子上的茬更正成和左边的橘子一样。要求找出全部找出以后,推代表到教师机上演示成功的获胜
二、填写“课业记录与反馈”表的第一部分,从游戏中回顾自选图形的基础知识点(5’)
不同之处:WORD中出现绘画画布,如何关闭
相同之处:
1)显示绘图工具栏
视图——工具栏——绘图
2)绘制图形,设置填充、边框、大小等
单击绘图工具栏上自选图形按钮 / 执行“插入”菜单→图形→自选图形命令
双击自选图形,打开“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对话框
右键单击自选图形,选择“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命令
修改填充色(其他颜色/效果填充)、边框、大小
3)绘制正方形、正圆等特殊图形的方法
绘制图形时按住SHIFT键
4)自选图形的叠放次序、组合
选择自选图形,单击右键→叠放次序/组合
三、教师展示完成的水果成品和分解图,学生参考完成一样水果的制作(8’)
样稿1
样稿2
样稿3
* 绘图画布的打开和关闭。提示学生使用WORD的帮助文档解决
建议同组的同学每人选择制作不同的水果,完成以后存放在小组共享文件夹中
建议动作快的同学可以联系生活,使用上面的方法自己制作其他的水果或者用品
四、填写“课业记录与反馈”表的第二部分,教师通过观察了解、着重提出本班同学操作中碰到的知识重点和难点(3’)
五、利用以上完成的元素,组合出一个有完整意义的作品。要求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作品
水果盘(10’)
六、学生作品展示交流、修改(8’),组长填写“课业记录与反馈”表的第三部分
七、总结技巧(学生总结,教师补充)(2’)
a、绘画画布的取消ESC键
b、选择自选图形可用选取工具
c、属性相同的自选图形可以一次全部选中后统一设置
d、多个图形组成的图案可以先组合
e、类似的图形可以复制后再进行修改
f、复制图形的方法:
CTRL+C/CTRL+V 复制/粘贴 按住CTRL键同时拖动图形
* 后续练习可见“拓展练习.doc”
PAGE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