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6 安全用电一、教学目标了解安全用电常识。掌握常用安全用电措施。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1、安全用电常识及相关防护措施。难点:同重点。三、教具电化教学设备。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Ⅰ.复习巩固复习:我国市电供电电压、频率;三相负载分别作Y联结、△联结时的相电压、线电压等。随着科学的发展,家用电器大量普及,现代生活已离不开电。但由于人们缺乏对对安全用电知识的了解,电气事故不断发生,给国家、个人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学习安全用电常识是十分必要的。II.新课一、电气事故1、电流伤害由于违反操作规程,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是电流通过人体发生触电事故,轻者受伤,重者死亡。实践证明,频率为50~100Hz的电流最危险。若人体通过50mA的工频电流就会有生命危险。当通过人体的电流为30至40mA,电击时间为l~2min,触电者会出现心跳不规律,血压上升,强烈痉挛,知觉消失。当通过人体的电流为40~500mA,电击时间超过0.1s,触电者可能发生心室纤颤,知觉消失,以至死亡。触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主要由通过人体的电流来决定。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与触电电压大小和人体电阻有关。一般情况下,人体电阻约为800Ω,当皮肤出汗时,电阻还要低。一般情况下,规定36V以下电压为安全电压。如果在金属架或潮湿的场所工作,那么安全电压等级还要降低,通常为24V或12V。2、电磁伤害人体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可吸收辐射能量。当电磁场的强度高到一定数值时,就会对人体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3、静电伤害静电有对人有利的一面,也有对人们有害的一面,其主要危害有引起爆炸和火灾,造成电击和影响生产等。因此,在人们不希望有静电而出现静电时,就要采取措施,防止它的产生,或使静电小到一定程度,尽量减少危害。4、电路故障在电路故障发生的同时,可能伴有人身事故或其它事故的发生。例如,短路故障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架空线的断落可能造成人身伤亡等。5、雷电伤害一次雷电放电电流可达几千安至几百千安,持续时间可达30μs~50μs,具有相等大的破坏力。二、触电方式触电方式指电流流过人体时对人体产生的生理和病理伤害。发生触电的原因很多,常见触电方式有单相触电和两相触电。1、单相触电当人的一只手接触到一相带电体时,就会发生单相触电,此类触电事故约占总触电事故的75%以上。当低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时,作用于人体的电压达220V,触电示意图 1。2、两相触电如图2所示,当人的两只手同时接触两相带电的导线时,不论低压电网的中性点是否接地,都会发生两相触电事故。此时作用于人体的电压达380V。3、跨步电压触电如图3所示,当带电的电线断落在地面上(或接地点通过导体时),地表面上即呈现电位,电位随接地点距离而下降,但人或耕畜的脚与脚之间同时踩在带有不同电位的地表面两点时,会引起跨步电压触电,其最大值可达160V。发生这种触电事故的次数虽然不很多,但因此类触电而电死耕畜的事故常有发生,人们遇到这种危险场合,应立刻合拢双脚跳出接地点20m之外,这就可以保障人身安全。4、接触电压触电如图4所示,虽然电气设备安装了接地保护装置,但是,由于接地装置布置不合理,造成电位分布不均匀而形成一个电位分布区域,在此区域内,人体与带电设备的外壳相接触时,便会发生接触电压触电。接触电压等于相电压减去人体站立地面电压。人体站立点离接地点越近,则接触电压越小,反之就越大。当站工点距离接地点20m以外,此时地面电压趋于零,最大接触电压等于电气设备的对地电压,即220V。三、常用的安全用电防护措施为防止发生触电事故,除注意相线必须进开关,导线与熔体选择合理外,还必须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正确安装使用用电设备。2、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3、电气设备的保护接零。4、采用各种安全保护用具。III.提问重复重点,巩固练习略。IV.小结1、常见电气事故。2、常见触电方式及紧急处理方法。3、常用的安全用电防护措施。V. 作业略。图1 单相触电图2 两相触电图3 跨步电压触电图4 接触电压触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