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教学设计授课教材:《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编:陈雅萍教学内容: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以及电容器质量判别教学目的及要求:知识目标:① 理解电容器的充电、放电过程;② 理解电容器充电、放电过程中电压、电流的变化;③ 会用万用表判断电容器质量的好坏。能力目标:①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能力;② 通过“做中学”训练学生的实训技能。情感目标:通过课堂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教学重点:电容器的充电、放电过程,用万用表判断电容器质量的好坏。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电容器充电、放电过程中电压、电流的变化。教学方法:理实一体教学教具准备:利用Flash动画软件及Powerpoint软件制作课件利用9v电池、3300μF电解电容器、LED、电阻等元件制作的实验电路板(学生每两人1块)Edison3.0实验仿真软件、教材配套光盘中实训软件万用表(学生每人1块)、若干电容(学生每人4个)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用照相机给学生拍摄课堂学习生活照片。学生看到老师给他们拍照片,很新奇,更高兴。拍摄时闪光灯发出耀眼的光,此时老师引导学生了解到拍照时强烈的闪光产生的原因,与大家正在学习的电容器的作用有关。设计意图:通过创设距学生生活感知很近的真实情景,巧妙自然的引出教学主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2、学生动手、观察总结老师展示实验电路板,复习已有知识:认识电容器、LED实物。学生动手实验:接通9v电源,拨动开关,引导学生注意观察LED的发光情况。提出问题:为什么给电容器接通电源时会使LED发光?而且发光亮度在变化?设计意图: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电容器以及LED的实物,这时他们更能相信:原来闪光灯、LED的发光真的和电容器的作用有关,从而激起他们进一步探究的兴趣。3、新课探究,动画演示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首先,教师利用投影打出实验电路如图示。然后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把开关S扳到“1”位置后,电流表 、电压表的读数变化及LED1的发光变化情况。同时对学生提出要求:仔细观察上述现象。学生对此要求很容易做到,也很清楚地看到了现象:LED1一开始最亮,然后逐渐变暗,直至熄灭;电流表一开始最大,然后逐渐减少,最后为零;电压表读数由零开始缓慢增大,最后读数为E。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形象的动画现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充电开始时电流较大,随着电容器两极板上电荷的积累,电流也越来越小。当两者之间不存在电压时,电流为零,即充电结束。此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Uc = E。5、仿真软件,隔直通交利用edison3.0实验仿真软件,搭建简单电路,说明电容器隔直通交的特性。6、教师演示,学生操作(1)教师利用教学软件演示:通过三个不同的电容器,利用教材所带光盘中实训软件用万用表的电阻R×100Ω档来检测电容器质量的好坏。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万用表指针的偏转情况,同时提醒他们想一想:依据什么来检测电容器质量?由学生自主思考得出结论,可相互合作讨论,共同解决。①指针有较大的偏转,并慢慢回到接近于起始位置的地方。------说明电容器的质量很好,漏电很小。②指针偏转到零欧位置之后不再回去。------说明电容器内部已经短路。③指针有一定的偏转,就停在刻度盘的某处。------说明电容器的漏电量很大。指针不偏转。------说明电容器内部可能断路或电容很小,充、放电电流很小,不足以使指针偏转。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根据电容器的充放电作用,可用万用表的电阻挡来判别较大容量的电容器质量。(2)学生操作:给每位学生发放4个电容器,用万用表的电阻R×100Ω档检测电容器质量的好坏。设计意图:为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体现“做中教,做中学”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提升学生使用基本电工仪表的技能,由教师利用实物投影演示,既直观,又可引导学生规范操作练习,提高实训技能。同时,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能增加对电容器充电、放电的感性认识,激发继续学习的愿望。7、新课小结,布置作业①小结:电容器的工作是通过充电和放电的形式来完成的;利用万用电表的电阻挡可检测较大容量电容器质量的好坏;解释照相机闪光灯闪光原因(由学生来总结)。②作业:教科书P71: 3(6)(7)(8)(9);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提高知识的整体性、全面性。巩固所学知识,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反思我们常常说,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因此,个人认为,反思的落脚点最终也应该落在学生身上,从学生的得失看教学的得失。(一)学生的收获陈兴平同学:老师把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也想不出的电荷流动,用动画演示出来,让我看得带劲,想得明白,更愿意继续学下去了。杨小帅同学:没想到我的偶像周杰伦也能和枯燥乏味的电工学习联系起来,老师的举例真是太精彩了!帮我一下弄懂了电流、电压是如何变化的。杜小龙同学:这是一堂“动”起来的课,动着上比坐着上、看着上好,我喜欢!(二)老师的感悟1分钟实例演示2分钟设疑提问引入课题学生操作6分钟归纳总结演示讲解10分钟隔直通交3分钟5分钟学生操作质量判别小结作业8分钟8分钟小陈学习信心增强动画演示让我看得带劲、想得明白小杨突破学习难点有关周董的情景举例教我类比推理分析小杜理论实训结合动着上比坐着上、看着上好,我喜欢实训技能提高加 强训 练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不足改进不足勇于自主探究收获学习信心增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