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音与和声》教学设计——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内容标准】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一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二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的第一课时,本节课既是第六课《我和我们》的继续,又为第八课《美好集体有我》的学习做好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通过“集体规则很重要—发生冲突也有原因—解决冲突有办法”的逻辑线索,引导学生辩证看待个人需求与集体需求的辩证关系,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自己的需求与集体需求发生矛盾性的处理方法,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做好自己—提出意见—集体主义—冷静分析”的思路,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促进集体的和谐发展,引导学生分辨是非,懂得集体规则的重要性,当个人需求与集体的规则发生冲突时,要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活动的矛盾和冲突,树立集体观念。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一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二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并发挥积极作用。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体会团结的力量。”“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竞争,敢于竞争,善于合作。”“知道每个人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学情分析】初中阶段的学生多为 12-15岁的青少年,处于生理和心理急速变化的关键时期。与生理上的迅速发育相比,他们在心理上的发展相对迟缓,造成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在行为上,学生可能从积极投身集体活动转变为与集体的共同目标、发展需求产生冲;从热切盼望与他人交流转变为与他人发生冲突。这一系列的冲突使初中生质疑自己或质疑他人的倾向,心理烦恼增加,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因此,认识到普遍性的冲突有助于各集体及人与人之间求同存异,实现双赢。对冲突的认识与解决不仅是学生掌握处理冲突的方法与技巧的途径,也是集体发展的动力。【素养目标】1、通过播放微课视频,学习教育部新规: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学生各抒己见,正确认识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关系、发生冲突的原因、如何解决冲突。通过讲述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崇尚英雄、学习英雄,自觉在生活中践行集体主义精神,为和谐美好的班集体建设和中国梦的实现做出自己的努力。2、通过情景分析《合唱风波》,懂得待人友善、品行端正、包容他人、调控情绪、严守规则、识大体顾大局、以集体利益为重,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通过视频《他不是超人,却是我们的超级英雄》感悟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理解什么是集体主义。3、通过情境《发型风波》的讨论分析,懂得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积极地改进建议,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4、通过《手机风波》,小组各抒己见。通过对微议题的探讨:在不合理的规则被修改之前,是执行规则重要,还是修改规则重要?为什么?从而让学生认同集体的要求和规则,主动遵守集体的要求和规则,学会遵纪守法。【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难点:在生活中践行集体主义思想。【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设计问题与活动,准备图片素材、视频。2、学生准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对教材中比较难懂的内容可以询问老师、同学或借助网络查询。【教学过程】导入:课前小游戏——跟着火柴人跳舞教师:在刚才的游戏环节中,我发现同学们都在努力地跟上节奏和动作。假如把个人比作单音的话,那么集体就应该是和声,怎样让集体的和声更加美妙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单音与和声》的学习。(设计意图:课前以小游戏暖场导入,直接点明教学主题,既激发了学生好奇心与兴趣,又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首先进入第一板块的学习。第一板块:我与规则咱班的手机风波教育部发布新规: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让我们通过视频先来了解一下这项规定的具体内容。这一新规也引发同学们的热议。该规定你是支持 or反对?听听同学怎么说:生答:1、支持该规定,有利于保护视力、身体健康、安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2、视力、颈椎、身体素质下降3、性格孤僻、不愿社交,与父母关系冷漠4、精神涣散、荒废学业、无法融入社会5、容易被网络中的炫富、拜金等负能量影响价值观6、反对该规定,担忧放学安全问题,不方便联系家长和查阅资料。自控力差,想干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教师:所以说,教育部的新规真的是来的太及时了,手机真的是一个狠角色。借此我们也来分析一下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是怎样的关系呢?我支持这一规定说明它们是怎样的关系?生答:一致的。教师:我反对这一规定说明了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是怎样的关系?生答:存在矛盾甚至冲突。教师:为什么会发生冲突?分析一下第一个理由有什么问题?第二个理由是?生答:不合理不正当要求或者合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教师:这可能基于一方有不正当或不合理的要求,也可能基于个人和集体的不同需要。思考:针对反对理由,提出合理建议,解决矛盾冲突。生答:1、不合理的要求:没得商量,必须服从。2、正当理由:如果带手机,应家长提出申请,交由班主任保管,放学之后取回。如果不携带手机:借助学校的公共电话、班主任与家长联系。教师总结:通过同学们的交流,我们找到了解决冲突的方法:①面对冲突,我们通常会让个人意愿服从集体的共同要求。②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我们就可能找到平衡点,解决冲突。过渡:生活中的规则都是完美的吗?课堂小调查:1、学校或班级中有没有一些规则你认为不太合理、需要改善?2、你将通过哪些途径、方式表达你的意见?学生交流举例:晚自习、女生带发箍、小组积分选座位等等教师总结:对于不合理因素,我们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意见、提出积极的改进建议。生活中大到国家的法律法规,小到我们的校规、班规、家规,都是在不断地完善当中的。比如:其实规则不断完善的过程就是集体不断强大的过程,进入第二板块:我与集体。欣赏情景剧表演:合唱风波1、采访小罗:面对捣乱的小张,你怎么能忍住,一动不动呢?你是怎么想的呢?2、你如何评价小张、小罗的做法?3、小罗的做法对我们建设和谐集体有怎样的启示?学生:小张: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小罗: 待人友善、品行端正、包容他人、调控情绪、严守规则、识大体顾大局、以集体利益为重。教师:这也告诉我们,为了让班级和声更美妙,需要我们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①做好自己②建言献策③团结他人④集体主义。什么是集体主义?同学们能不能说说你自己的理解?学生谈认识,教师总结: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答案。观看视频《他不是超人,却是我们的超级英雄》学生思考:1、他们义无反顾、挺身而出是为了谁?2、当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该怎样权衡和取舍呢?3、什么是集体主义?学生回答1:为了人民利益。教师点拨:所以说维护人民的利益就是维护集体的利益,可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习近平主席说过:“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 中国的发展不是为了称霸,而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学生回答 2: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教师点拨:集体主义就是要求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过渡:消防员们勇敢逆行的画面也让我想到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出示鲁迅名言: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进入第三板块:我与国家活动一:寻找青春榜样学生讲述榜样故事:屠呦呦、南仁东、沈忠芳、徐枫灿活动二:畅想青春同学们,学习了青春榜样们的事迹,说一说你的理想是什么?你将为此付出怎样的努力?提问(生生互动)学生总结:看来咱班也有不少的有志青年。屠呦呦、南仁东,沈忠芳,还有无数向他们一样默默奉献的人们,他们淡薄名利、开拓创新,关键时刻站的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他们舍弃小我,成全大我,他们是国家的脊梁!99后徐枫灿的成长经历更加展现出青年人该有的精气神,我们不仅要学知识、长本领,更要努力成为爱国奉献的新时代青年!谢谢大家!教师总结:谢谢同学们的精彩交流,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我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让我们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最后,一起唱响《骄傲的少年》。拓展作业:观看以青年楷模黄文秀为原型的影视作品《大山的女儿》,交流感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