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万用表的组装与调试》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教版《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万用表的组装与调试》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万用表的组装与调试》教学设计
设计摘要
教学课题 《万用表的组装与调试》
课程 电子产品安装 课时安排 12 年级 2012级
所选教材
设计依据
现代生活及科技发展离不开电学,我们电子类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电工操作技能,通过学习掌握使用一些常用的电工工具及仪表并且了解这些工具及仪表的使用方法与工作原理,实现理论联系实际,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万用表则是最实用也是最常用的工具,所以学习他的组装与调试是十分有必要性的。
一、学习目标与内容
1、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万用表的结构与主要档位的测量原理,熟练掌握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掌握万用表的组装与调试的步骤,学会万用表典型故障排除的方法。(2) 过程与手段:通过学校局域网、多媒体等手段,立体解剖万用表的结构,以动画的形式来展现万用表的组装步骤,元器件测试方法等信息化手段,将以往枯燥的课堂变成一种具有现场感的实际应用课堂,以达到学中做、做中学的目的。(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与制作过程中问题或状况以及自己的表现心得,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合作、竞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2、学习内容
(1) 教材分析:本单元式《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第七章的内容,该章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万用表的基本电路与内部结构;第二部分为万用表的组装与调试。(2) 学习形式:先通过多媒体技术了解万用表的结构及组装方法,然后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组装操作及相关的元器件检测和常见故障分析。最后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给同学们进行评价。(3) 学习结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在此基础上完成对元器件检测和万用表常见故障检修知识技能的掌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3、学习重点及难点
(1) 学习重点:万用表组装与调试的方法及步骤;运用万用表检测元器件;万用表常见故障分析。(2) 学习难点:万用表的组装与调试;
4、问题设计
(1) 万用表结构环节:各部分的结构名称是什么?(2) 万用表组装环节: 电子产品组装的步骤;焊接中应注意的问题;(3) 万用表故障环节:出现故障时应如何解决;(4) 元器件检测环节:检测出元器件参数与原参数不同,是出现什么问题。
二、学习者特征
中职学生对于理论课的学习有些吃力,到达二年级之后他们开始有了一些学习的主动性,因为他们想在班级同学及老师面前表现自己,想得到更多的中肯评价,所以在本章上课之前这些学生已对本单元所涉及的知识及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三、学习环境选择及学习资源设计
1、学习环境选择(打√)
(1)因特网 (2)局域网√ (3)校园网
(4)多媒体教室√ (5)城域网 (6)其他
2、学习资源类型(打√)
(1)课件√ (2)工具√ (3)专用学习网站
(4)多媒体资源库 (5)案例库 (6)题库
(7)网络课程 (8)辅助软件√ (9)其他
3、学习资源内容简要说明(说明名称,网址,主要内容)
由于我们学校的机房和多媒体教室没有引入互联网,所以在课前应该把要用到的课件、仿真软件建立文件夹,以便在机房或多媒体教室显现,在校园局域网服务器中实现共享,学生可通过服务器来访问浏览这些课件和仿真软件。课件名称《中级电子技术操作与考核》(电子工业出版社,陈月胜),辅助软件名称《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辅助软件》(电子工业出版社)。
四、学习情境创设
1、学习情境类型
(1)真实情景 (2)虚拟情境√
(3)问题性情境√ (4)其他
2、学习情境设计
(1) 虚拟情境: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软件,计算机,音响设备,投影设备等信息化教学工具,创建万用表组装、元器件检测的意境(2) 问题性情境:在问题设计的几个环节,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有条不紊的引导和启示学生发现及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提高,让他们的思考能力,反应能力得到提升。
五、学习活动组织
1、自主学习设计(打√,并填写相应内容)
类型 相应内容 使用资源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抛锚式
(2)支架式
(3)随机进入式
(4)其他√ 万用表的组装;元器件的检测 课件;辅助软件 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完成对万用表的组装及相应元器件的检测。 辅导、启发学生自主操作,对学生完成质量进行评定。
2、协作学习设计
类型 相应内容 使用资源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竞争√ 评比技能标兵 万用表组装与调试的相关素材 检测元器件,组装万用表 布置任务,制定考核标准,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进行多元化的评价
(2)伙伴
(3)协同
(4)辩论
(5)角色扮演
(6)其他
3、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
多媒体投影设备播放课件,讲解课件→万用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使用辅助软件→万用表的组装流程→电子实训室完成对万用表的组装→调试→使用课件→元器件的检测→万用表常见故障的检修
六、教学过程
第一次课:万用表的结构及主要档位测量原理 (1课时教师讲解3课时学生练习)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课件展示 师生互动教法学法 设计意图资源使用
引入新课3分钟 播放课件及讲解 师:(启发教学法) (拿出一台万用表)这是什么?生:(答:万用表)(引导语)万用表是我们从事电学的专业学生必须了解的最实用,也是最常用的工具,所以我们今天开始学习万用表的组装与调试,我们是以MF47型指针式万用表为例。现在我们进行第一学时来了解万用表的结构和主要档位的工作原理。 拿出实物结合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进入学习意境。资源使用:课件中关于指针式万用表的图片。
讲授新课35分钟 播放课件,讲解万用表的结构,并在课件上标出各部件及元件的名称。 结构:万用表由机械部分、显示部分、与电器部分三大部分组成,机械部分包括:外壳、档位开关旋钮及电刷等部分组成,显示部分是表头,电器部分由测量线路板,电位器,电阻,二极管,电容等部分组成。(图示见课件《万用表原理与安装》)各档位的工作原理(播放课件)Ω欧姆档: DCV直流电压档:ACV交流电压档:DCA直流电流档:ACA交流电流档:(具体内容在多媒体课件上标出) 根据课件上的图示提出问题:师:(指到课件上图示各个部件及元器件):这是什么部件或器件?学生:(答) 师:(教授法)播放课件并结合图斯讲解,让学生详细了解各档位的工作原理。生:做好笔记,理解测量原理。 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清晰的了解万用表的结构。 使用多媒体技术,采用教授法让学生掌握万用表的工作原理。
温故思考7分钟 让学生打开计算机,接入局域网,让本节课件共享。 师:(拓展迁移法)如果给你一个万用表,你能说出它的结构及各档位的工作原理吗?生:通过本节课学习应该了解指针式万用表的结构及各档位的工作原理。布置作业(思考题)如何正确使用万用表? 加深理解,是学生更深刻理解该节内容。
第二次课:元器件的检测与识别(1课时教师讲解3课时学生练习)
引入新课5分钟 拿出实物或播放课件中的图片 师:(启发教学法)(结合实物及课件图片):认识这些元器件吗?生:(答:电阻,二极管,三极管。)引导语同学们,既然认识这些东西,那你们知道怎么用万用表测量他们的大小,及其判断它们的质量优劣吗?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带入本节课的学习意境中。
讲授新课30分钟 打开多媒体课件,讲授新课。电阻的测量:欧姆档可以测量导体的电阻。欧姆档用“Ω”表示,分为R×1、R×10、R×100和R×1K四档。有些万用表还有R×10k档。测量方法如下图:(实物演示)选择合适的档位,测出阻值在电阻的允许误差之内为好。二极管的测试:万用表的档位打在R×100档,黑表笔接正极,红表笔接负极测正向电阻,反之测反向电阻。反向电阻远大于正向电阻为好。三极管的测量:常用方法 对NPN管,先测出b极,将表置于R×1kΩ档,将红表笔接假设的e极(注意拿红表笔的手不要碰到表笔尖或管脚),黑表笔接假设的c极,同时用手指捏住表笔尖及这个管脚,将管子拿起来,用你的另一手指碰一下b极,看表头指针应有一定的偏转,如果你各表笔接得正确,指针偏转会大些,如果接得不对,指针偏转会小些,差别是很明显的。由此就可判定管子的c、e极。 师:(启示法)测量电阻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生:(答:1)被测电阻应从电路中拆下后再测量,以免误差过大,影响判断。2)两只表笔不要长时间碰在一起,以免表内电池很快损耗完。3)两只手不能同时接触两根表笔的金属杆、或被测电阻两根引脚,最好用右手同时持两根表笔;
4)长时间不使用欧姆档,应将表中电池取出。) 师:判断二极管好坏的原理是什么?生:(答:正反向电阻值大小的比较。) 师:用万用表判别三极管三支脚的规律和技巧?生:(答:根据PN结的正反向电阻可判断。) 通过图示演示,在加上老师在上课时的现场实物演示,使同学们能熟练的掌握用万用表测量元器件的方法。
温故思考10分钟 让学生把计算机打开,接入学校局域网,把本节课课件让学生共享。 师:(拓展迁移法)试想一下,电位器、发光二极管的测试方法?生:从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完成知识的拓展。布置作业:课后到电子实训室实际操作元器件的测试,并总结方法。 课后,到电子实训室用现有的元器件资源,加深本节课的理解并熟练这门技术。
第三次课:万用表的组装与调试及常见故障的排除(1课时教师讲解3课时学生练习)
引入新课5分钟 把万用表的散件包发给学生,清点材料。 师:(启示):清点材料的重要性及其注意事项。生:清点材料。 清点材料是组装成功的第一步。
讲授新课35分钟 一、焊接前的准备工作 先把元器件引脚上的氧化层除去;然后根据上节课所学的元器件检测的方法,检测元器件,对有问题的元器件进行更换。二、播放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的辅助软件讲解安装万用表的基本流程:先安装电阻类,然后依次是二极管、三极管、保险丝、基本部件、及其部件等。按照这样的步骤依次进行有助于提高安装的成功率。三、讲解基本的焊接方法对于手工焊接常用的是五工序法: 师:除去氧化层的目的是什么?生:(答:提高粘锡性及导电性。) 师:电子产品组装的一般步骤是?生:(答:从小到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原则。) 师:焊接时因避免出现什么问题?生:(答:避免出现虚焊、假焊、漏焊、连焊等情况。) 运用信息化技术将实际步骤以动画的方式进行演示,学生更能理解。 用多媒体课件图画加文字介绍,让学生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焊接技术。
四、组装成功后,对万用表进行测试:先进行无电测试(观察法),然后通电测试,如出现问题按以下步骤进行排除;五、如果组装成功成功之后出现故障解决方案。 讲授一些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1、表计没任何反应(1)表头、表棒损坏(2)接线错误(3)保险丝没装或损坏(4)电池极板装错;2、电压指针反偏这种情况一般是表头引线极性接反。3、测电压示值不准这种情况一般是焊接有问题,应对被怀疑的焊点重新处理。 师:(讲授法)万用表无电测试的重要性。生:理解应用。 师:(讲授法)详细讲解万用表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生:揣摩理解。 通过一些常见故障的讲解让学生在遇到类似的故障时可以自主的进行排除。
温故引导5分钟 打开计算机浏览服务器,把本节课的课件及其辅助软件给学生浏览及操作。 师:如果一台现成的万用表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故障怎么排除?生:通过本节学习及自己思考完成拓展迁移。计划安排:下节课到电子实训室完成本节课的组装与调试任务,并考核评出技能标兵。 通过本章节学习我相信对于万用表的组装与调试成功率会很高,学生也能掌握这门技能。
六、学习评价设计
1、测试形式与工具(打√)
(1)课堂提问√ (2)书面练习 (3)测试
(4)学生自主网上测试 (5)合作完成作品 (6)其它√
2、测试内容
(1) 每一个环节都设置了问题,采用现场提问的方式完成对学生知识掌握及拓展的测试及考评;(2) 对于课程的最后到电子实训室现场操作完成对万用表的组装及测试,并多元化的进行考评,选出技能标兵,并对每一个学生给出评价;(3) 课后布置作业,第二节课进行作业交流及检查,把优秀的作业上传的群、空间或微博,创设信息化开放式评价体系。
七、教学后记
至此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已经完成,作为教师只能授之以渔,后续的学习还需要学生们自己去理解和提高,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我相信只要学生时时能掌握信息,把握信息,运用信息,所学的知识会有所拓展,选择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会得到提高,才能终生受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