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章节与课题 4.3 电动系功率表(2)课 型 新课讲授 教 时 2课时教学目标掌握电动系功率表的使用教学重点: 掌握电动系功率表的使用教学难点: 掌握电动系功率表的使用教具(工量具)准备:多媒体。板书设计:4 电动系仪表4.3 电动系功率表三.功率表的正确使用1. 正确选择量程2. 要正确接线3. 要正确读数四、低功率因数功率表教学后思: 内容较多,可适当增加学生操作练习的时间,提高操作能力。总体教学效果较好。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教案纸(3)第 1-2 教时步骤 用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组织教学复习回顾新课导入新课讲授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1分钟5分钟4分钟30分钟5分钟5分钟 师生致礼、点名、检查学生学习准备情况、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上课。(组织教学贯彻于上课的始终)复习提出问题:1.常用电工仪表的分类?(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补充说明)4 电动系仪表 4.3 电动系功率表一、电动系测量机构二、电动系功率表三.功率表的正确使用1. 正确选择量程功率表有三种量程:电流量程、电压量程和功率量程。电流量程是指仪表的串联回路所允许通过的最大工作电流;电压量程是指仪表的并联回路所能承受的最高工作电压;功率量程实质上由电流量程和电压量程来决定,等于两者的乘积,即 ,相当于负载功率因数 时 的功率值。 选择原则:要使功率表的电流量程略大于被测电流,电压量程略高于被测电压。[例]有一感性负载,额定功率为400W,额定电压为220V,cosj=0.75。现要用功率表去测量它实际消耗的功率,试选择所用功率表的量程。解:因为负载额定电压为220V,应选功率表电压量程为300V。负载额定电流为 A故确定选用电流量程为2.5 A,电压量程为300V,功率量程为300×2.5=750W的功率表。结论:在选择功率表的量程时,不仅要注意其功率量程是否足够,还要注意仪表的电流量程以及电压量程是否与被测功率的电流和电压相适应。注意:在使用功率表时,不仅要注意使被测功率不超过仪表的功率量程,通常还要用电流表、电压表去监视被测电路的电流和电压,使之不超过功率表的电流量程和电压量程,以确保仪表安全可靠地运行。 2. 要正确接线功率表应按照“发电机端守则”进行接线。1)发电机端守则的内容: 电流线圈:使电流从发电机端流入,电流线圈与负载串联。 电压线圈:保证电流从发电机端流入,电压线圈支路与负载并联。2)功率表的接线方式电压线圈前接方式,适用于负载电阻比功率表电流线圈电阻大得多的情况。 电压线圈前接方式 电压线圈后接方式电压线圈后接方式,适用于负载电阻比功率表电压线圈支路电阻小得多的情况。为保证功率表安全可靠地运行,常将电流表、电压表与功率表联合使用。功率表指针反偏现象及处理实际测量中,如果功率表接线正确,但指针仍反转的情况发生在:负载端含有电源,并且负载不是消耗而是发出功率时;三相电路的功率测量中。解决方法:在切断电源之后,将电流线圈的两个接线端对调,并且将测量结果前面加上负号。但不得调换功率表电压线圈支路的两个接线端。功率表的错误接线3. 要正确读数功率表的标度尺上只标有分格数,而不标瓦特数。当选用不同的量程时,功率表标度尺的每一分格所表示的功率值不同。通常把每一分格所表示的瓦特数称为功率表的分格常数。功率表的分格常数也可按下式计算 UN ——功率表的电压量程 IN ——功率表的电流量程 αm——功率表标度尺满刻度的格数。 被测功率:P=C·α[例]若选用一只功率表,它的电压量程为300V、电流量程为2.5A,标度尺满刻度格数为150格,用它测量某负载消耗的功率时,指针偏转100格。求负载消耗的功率。解:先求功率表的分格常数: W/格被测功率: W补充内容:功率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1. 功率表在使用过程中应水平放置。2. 仪表指针如不在零位时,可利用表盖上零位调整器调整。3. 测量时,如遇仪表指针反偏,应改变仪表面扳上的“+”、“-”换向开关极性(电流接线端),切忌互换电压接线端,以免使仪表产生误差。4. 功率表与其它指示仪表不同,指针偏转大小只表明功率值,并不显示仪表本身是否过载,有时表针虽未达到满度,只要电压或电流之一超过该表的量程就会损坏仪表。故在使用功率表时,通常需接入电压表和电流表进行监控。5. 功率表所测功率值包括了其本身电流线圈的功率损耗,所以在作准确测量时,应从测得的功率中减去电流线圈消耗的功率,才是所求负载消耗的功率。 四、低功率因数功率表1.低功率因数功率表的用途用普通功率表测量低功率因数电路的功率,不仅读数困难,而且测量误差很大。因此,必须采用专门的低功率因数功率表。低功率因数功率表是专门用来测量低功率因数负载功率的仪表。2.低功率因数功率表的构造工作原理与普通功率表基本相同,在构造上的不同之处主要有: 1.标度尺应按较低的功率因数来刻度。 2.为了减小摩擦,提高灵敏度,通常采用游丝支撑、光标指示结构。使仪表在较小的转矩下工作。 3.在仪表结构上采用误差补偿措施。加补偿线圈,通过补偿线圈的电流抵消了电流线圈中因流过电压线圈支路消的电流所造成的误差,从而在功率表的读数中除了电压线圈支路功率损耗的影响。 加补偿线圈的电路图 加补偿电容电路图加补偿电容,电容器C并联在电压支路的附加电阻的一部分上,从而可以使原来的电感电路转变为纯电阻性电路,达到消除误差的目的。3.低功率因数功率表的使用1)要正确接线低功率因数功率表的接线也应遵守“发电机端守则”。对具有补偿线圈的低功率因数功率表,必须采用电压线圈后接的接线方式。2)要正确读数低功率因数功率表的分格常数C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额定功率因数cos <1被测功率 :P=C·α应注意,使用低功率因数功率表时,被测电路的功率因数cos 不得大于功率表额定功率因数cos 。否则会发生仪表电压、电流量程并未达到额定值,而指针却已超出满刻度,从而造成仪表的损坏。课堂小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有:三.功率表的正确使用1. 正确选择量程2. 要正确接线3. 要正确读数四、低功率因数功率表作业布置: 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听课要求做好课堂笔记学生听课要求做好课堂笔记学生听课要求做好课堂笔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