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电工基础》 1.5 电源和电动势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教版《电工基础》 1.5 电源和电动势教案

资源简介

1.5 电源和电动势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电源的概念及电源种类。
2、了解电动势的概念。
3、理解电动势内部的电流方向。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电源电动势的定义,数值计算与方向判断。
难点:
电源电动势与电压的关系。
三、教具
略。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Ⅰ.导入
复习旧课:电流、电压。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生活中所使用的“电”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在实验室里作实验所用的“电”是从哪里来的?
答:略。
II.新课
一、电源
定义:电源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种类:干电池或蓄电池把化学能转换成电能;光电池把太阳的光能转化成电能;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成个电能等等。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你们都知道哪些方式可以产生电啊?
答:略。
二、电源电动势
A.电源力
电源力是存在于电源内部的,能使正电荷从负极源源不断地流向正极的一种非静电性质的力。它的存在保证了正负极之间的电压不变,这样电路中才能有持续不变的电流。
B.电动势
在电源内部,电源力不断地把正电荷从低电位点移动到高电位点。在这个过程中,电源力要克服电场力做功,这个做功过程就是电源将其它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的过程。对于不同的电源,电源力做功的性质和大小不同,为此引入电动势这个概念。
电动势是用来表征电源生产电能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电动势定义:
在电源内部,电源力把正电荷从低电位点(负极板)移动到高电位点(正极板)反抗电场力所做的功与被移动电荷的电荷量之比,叫做电源的电动势。用公式表示为:
(电源电动势定义式) (式1-6)
式中 W——电源力移动正电荷所做的功,单位为焦[耳],符号为J;
Q——电源力移动的电荷量,单位是库[仑],符号为C;
E——电源电动势,单位是伏[特],符号为V。
电源电动势的方向:
电源电动势的方向规定为由电源的负极(低电位点)指向正极(高电位电)。
在电源内部的电路中,电源力移动正电荷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是从负极指向正极;在电源外部电路中,电场力移动正电荷形成电流,电流方向是从电源正极流向电源负极。
III.例题讲解,巩固练习
略。(见教材§1.5例题)
IV.小结
(1)电源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现代工业中,人们能够普遍利用多种能源用于生产电能,例如: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潮汐发电、水力发电、火力发电等等,这些都是电源。还有我们常见的干电池、蓄电池等等。
(2)电源电动势与电压的区别与联系。
电动势与电压是两个物理意义不同的物理量。
I.电动势存在于电源内部,是衡量电源力做功本领的物理量; 电压存在于电源的内、外部,是衡量电场力做功本领的物理量。
II.电动势的方向从负极指向正极,即电位升高的方向;电压的方向是从这个正极指向负极,即电位降低的方向。
V. 作业
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