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 学 方 案(一)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高一(17)班 班级人数:35人 专业:电子技术应用课题 固定偏置放大电路 授课时间:2课时 课型:综合实训课 教师:目 标 项 目 目 标 层 次(高中低)A B C知识目标 1.掌握电路组成并能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掌握 基本掌握 初步掌握2.学会用三极管电流放大原理分析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学会 基本学会 初步学会3.理解电路设置合适静态工作点的意义。 理解 基本理解 了解4.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会用 基本会用 初步会用能力目标 1.学会分析电路的能力。 会分析 基本学会 初步学会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掌握 基本掌握 初步掌握3.能熟练连接调节电路,熟练使用电子仪器的能力。 熟练掌握 基本熟练 掌握德育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安全用电常识,通过动手实践,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等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连接电路检查电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训练学生实践动手的规范操作,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在学习中分享合作乐趣,并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养成良好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正确操作安全用电的职业操守,树立自信心、确立专业信念。重点 固定偏置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设置及放大电路放大、倒相的工作原理,关键点是让学生明确必须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难点 能熟练操作,有识图、分析、运用,理论实践相结合。教法 讨论法 分析法 归纳法 实验法 演示法 教 具 示波器 实验台 多媒体板书设计: 固定偏置放大电路电路结构 三、静态工作点1.电路组成(多媒体演示) 1.静态:电路在没有输入信号(即输入端短路),只有2.元器件作用 直流电源单独作用下的直流工作状态。二、放大电路电压电流表示方法 2.静态工作点:IBQ 、ICQ 、UBEQ、UCEQ1.直流分量(大大):IB 、IC 、UBE 、UCE 四、放大器的工作原理2.交流分量(小小):ib、ic 、ube 、uce 1.放大3.交直流叠加(小大):iB、iC、uBE 、uCE 2 .倒相4.交流分量有效值(大小):Ui、UO 五、静态工作点的影响:1.截止失真 2.饱和失真作 业 P61页综合题第3小题 小 结 本课重点学习固定偏置放大电路的组成、静态工作点的设置及工作原理,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课后反思 本次课是一堂综合实践课,课程容量较大,理论知识较难,让学生在做中学,形象直观的演示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所在,但是这就需要学生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课程顺利进行,教师在课堂上对突发事件的掌控也很关键,所以平时对学生的训练和仪器的调试是保证课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在上课前对仪器设备的检修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下将可能发生的事件逐一排除落实,保证课堂质量。教 学 方 案(二)教 学 内 容 及 导 学 设 计 学生活动与调控新课引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越来越离不开电子产品,通过之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初步了解电子产品具有接受处理电信号的功能,那么用电设备是如何将微弱的电信号放大,使我们最终能听到声音、看到图像的呢?这是我们高三学生的毕业作品功率放大器,我们来通过它听一段美妙的音乐,这里起到放大作用的是什么,对是功率放大器,今后我们也要做一个功率放大器,我希望同学们做的功放会比这个更好,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我们先来学习最基本的放大器——固定偏置放大电路,通过此电路的学习同学们就能了解放大器是如何工作的。(2分钟)复习提问:放大器的核心元件是什么?一、电路组成(15分钟)做中学:学生动手搭接单电源固定偏置放大电路。二、放大电路电压电流表示方法(8分钟) 三、静态工作点(15分钟)1.静态:电路在没有输入信号(即输入端短路),只有直流电源单独作用下的直流工作状态。2.静态工作点:IBQ 、ICQ 、UBEQ、UCEQ做中学:学生在电路中只接入直流电源,用万用表测试静态工作点。 学生思考电信号特点,B层级学生回答如何处理微弱电信号——放大。C层级的学生回答放大器的核心元件应该是什么——三极管。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优化电路,A层级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分析。C层级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分析三极管的作用。B层级学生分析电阻的作用。A层级学生分析电容的作用。学生动手搭接电路。C层级学生识记放大器中电流及电压符号使用规定。AB层级学生理解放大器中电流及电压符号使用规定。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测试静态工作点。教 学 方 案(三)教 学 内 容 及 导 学 设 计 学生活动与调控四、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动态——在放大电路中加入输入信号ui后,三极管各极电压、电流大小均在直流量的基础上,叠加了一个随ui变化而发生变化的交流量,这时电路处于动态工作状态。放大器的作用1.放大信号(分析放大器起到放大作用的能力来源) 2.倒相: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波形相反做中学:学生用示波器观测波形。分析静态工作点的设置对波形的影响。(a)工作点合适 (b)工作点过低 (c)工作点过高五、静态工作点的影响1.饱和失真:静态工作点设置太高2.截止失真:静态工作点设置太低做中学:调试静态工作点,输出不失真波形。 A层级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分析放大电路的工作过程。BC层级学生通过实物演示明确放大电路的工作过程。A层级的同学在老师引导下分析放大器放大信号的能量来源。B层级的同学能理解放大器的能量来源。C层级学生了解放大器放大信号的能量来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测波形调试静态工作点。A层级学生掌握波形失真的原因并会判断失真类型,调试静态工作点。B层级学生理解波形失真的原因并会判断失真类型,调试静态工作点。C层级学生识记波形失真的原因并会判断失真类型,调试静态工作点。教师通过复习提问引出固定偏置放大电路的结构。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双电源供电电路,引导学生分析电路的弊端,指导学生设计并优化电路。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单电源电路特点,并引导学生分析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确定静态工作点并指导学生利用万用表测量静态工作点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为设置合适的经验工作点做铺垫。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引导学生分析,ic随着ib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而uce则随着ic的增大而减小,减小而增大,引出放大电路的特点。引导学生分析放大信号的能量来源。引导学生分析输入波形正半周对应输出波形负半周,输入波形负半周对应输出波形正半周,为下一步波形失真做铺垫。双踪示波器显示屏双踪示波器显示屏双踪示波器显示屏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引导学生分析静态工作点设置太高太低对电路造成的影响,明确电路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分析判断出现不同失真时输出波形特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