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任务六 电路谐振教学项目 授课任务 项目二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及其应用 任务六 电路谐振教师姓名 授课形式 讲授 授课时数 4授课日期 年 月 日第 周 星期 第 节授课班级 教学设备 多媒体教学目标 掌握谐振电路的谐振条件、谐振频率和谐振电路的特点; 掌握品质因数的计算公式,物理意义及与谐振电路的关系; 掌握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教学重点 RLC 串联电路的谐振频率和谐振特点; RLC并联电路的谐振频率及谐振特点; 谐振电路的分析和计算教学难点 谐振频率、品质因数、谐振曲线等概念的理解; 品质因数的物理意义教学建议 用多媒体演示电路谐振的用处,引出电路谐振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自主探究,引出新课。 通过类比的方法,突出不同及相同点,强化对串联、并联条件和特点及概念含义。 案例讲解结合应用实例,讲练结合、突破难点。教学后记教学过程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教学准备 检查学生出勤,作好学生考勤记录,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课题导入 谐振是正弦交流电路中的一种特殊现象,一方面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如高频淬火、收音机等。另一方面会使某些元件因产生较大电压或电流而受损,因此研究电路的谐振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本节课就来学习电路谐振。 多媒体演示应用引出新课新课新授 新课新授 任务六 电路谐振 RLC 串联电路谐振 发生条件: 在电路参数 L、C 一定时,调节电源的频率使电路发生谐振时的角频率称为谐振角频率,用 ω0 表示 公式:(2-39) (2-40) 谐振时电路的角频率和频率仅取决于电路的电感和电容的值,是固有的,所以 f0 和 ω0 常称为电路的固有频率和固有角频率。当电源频率等于电路的固有频率时,电路处于谐振状态 特点: 电路复阻抗 Z 等于电路中的电阻 R,复阻抗的模达到最小值,即 | Z | = R。 在一定电压 U 作用下,电路中的电流 I 达到最大值。用 I0 表示 ,并称为谐振电流,即 I0 =U/R 。 QP 是一个仅与电路参数有关的常数,其值为几十倍以上。因此,电感及电容上的电压是电源电压 QP 倍,且相位相反。即UL0 = UC0 = QP U,故串联谐振也称电压谐振 频率特性:公式(2-41)图 2-31 回路 QP 越大, 回路选择性就越高。这样有利于从众多的频率信号中选出需要的信号,抑制其他信号的干扰 例题分析: 例2-15 例2-16 “温馨提示” 串联谐振电路适用于电源低内阻的情况。如果电源内阻很大,采用串联谐振电路将严重地降低回路的品质因数,从而使电路的选择性变坏 “过程提示” 采用公式推导的方式,结合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串联谐振的条件及特点,而后,根据谐振曲线讨论谐振电路频率特性, 最后,将电路串联的特点应用到例题来,串讲整个知识点,强化学生理解。 并联电路的谐振 条件: 特点 电路并联谐振时,电路阻抗为纯电阻性,电路端电压与电流同相。 电路并联谐振时,电路阻抗为最大值,电路等效导纳最小 电路并联谐振时,电感支路电流与电容支路电流近似相等并为电路总电流的 QP 倍 例题分析: 例2-17 “过程提示” 作为教学的补充,以任务的形式,下发给学生,作为学生活动,最后教师总结归纳。 公式推导演绎教学法 多媒体 演示 图表分析教学 抽象过程 案例 分析教学 讲练结合 类比教学法知识小结 谐振电路的谐振条件、谐振频率和谐振电路的特点; 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 学生小结、巩固所学知识点布置作业 学后测评 24、25 预习(项目三) 布置作业 预习任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