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具有开关作用的半导体元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具有开关作用的半导体元件”这一部分内容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陈振源主编)。这本教材采用项目教学法,学生通过教材中项目一的学习,已经了解了半导体元件在模拟电路中的作用,但是半导体元件在数字电路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半导体元件在数字电路中经常作为开关元件来使用,那么熟练掌握这些半导体元件的符号及它们的应用将在后续的专业课学习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本节课把书中的半导体元件内容重新进行整合,作为教材内容的补充与拓展,进一步巩固了教材中的教学目标,加深了学生对半导体元件的理解。创新一:把半导体元件的内容重组,拓展与补充了教材内容。2、教学任务:(1)通过图形联想记忆法加深对半导体元件图形符号的理解。(2)通过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归纳总结半导体元件作为开关元件的使用方法。(3)学会举一反三,能运用图形联想记忆法初步辨别陌生半导体元件的特性。3、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①通过图形联想记忆法加深对半导体元件图形符号的理解。②通过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归纳总结半导体元件作为开关元件的使用方法。(2)难点学会举一反三,能运用图形联想记忆法初步辨别陌生半导体元件的特性。二、学情分析学生优势: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表现欲强学生劣势:具有较弱的理论基础、在潜意识里抵触被动学习、讨厌死记硬背、两极分化严重分析结果:需要因材施教,让他们扬长避短,使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教学内容建立在学生对半导体元件有所掌握,但对于半导体元件的综合应用能力还有待提高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三、教法分析本节课没有采用传统的理论讲解到实验验证两点一线枯燥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用了课前引导→学生按层次分组→布置课堂任务→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分享思考、讨论、分析过程→教师归纳总结这种模式。创新二:采用小班化与分小组的课堂组织形式,调整后的座位拉进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同时也转变了教师角色,教师从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说教者变成了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桥梁。并且在课堂上注重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验素养,为他们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在小班化与分小组这种课堂组织形式下,我在教学方法上选用了分层次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这样就可以因材施教,把学生按学习层次分组,指定完成不同实验,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更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在实验中因成功而喜悦,因成功而自信,避免了课堂无事可做的现象,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四、学法分析对中职生来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提高学习兴趣,学会学习方法。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再来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并能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成为他们发挥创新思维、提高动手能力、展示个人才华的地方,而不再是死板的教室。通过教学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善于思考、勤于动手,注重搜集和处理信息,学会解决问题并能够在与同学的讨论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五、教学过程为了能够符合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要求,充分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五个阶段。1、问题呈现阶段通过另类的图形化记忆法使学生加深对具有开关作用的半导体元件符号的理解并能够学会运用这种方法大致了解元件的特性,为学生自主学习奠定基础。二极管正向导通 反向截止三极管晶闸管与二极管图形符号对比,强调控制极的特点创新三:采用图形联想法,把死记硬背的问题技巧化。2、任务分配阶段通过演示简单的开关电路,把学生按学习层次的不同,布置三组任务,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把开关替换为半导体元件,来控制电路通断。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选择适当难度的实验,这样既能避免因难度过高而无从下手的尴尬,也避免了因难度过低而不屑动手的弊端,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创新四:把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分层次教学法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中找到归属感,融入课堂,找回自信。3、探索分享阶段让学生按照所分配的任务进行分组实验,通过积木式的电路搭建方法使学生“玩在其中,学在其中”。在这个阶段中会安排每组代表上台,分享本组实验过程和分析结果,培养了学生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创新五:通过玩中做,做中学的方式,把枯燥的问题有趣化。4、学习小结阶段通过学生的动手实验,自主学习,学生可能还是无法完全掌握其中的内涵,因此,需要教师由浅入深地讲解,总结半导体元件如何控制电路通断。5、拓展提高阶段观察元件符号,说出元件名称通过布置作业使学生深入思考,并学会利用资源查阅资料,筛选信息。从而完成本节课的难点内容学会举一反三,通过图像了解陌生元件的特性。创新六:根据中职生不喜欢大量的文字诉述,但愿意推理和分析,在布置作业时把大量的文字叙述变为引导学生分析判断。六、板书设计一、巩固半导体元件符号1、二极管:2、三极管:NPN型 PNP型3、晶闸管:二、开关型半导体元件替换模型电路三、归纳总结四、作业布置七、教学反思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重组与拓展,采用了图形联想法加深了学生对半导体元件符号的理解与记忆。在教学方法上运用了任务驱动法和分层次教学法,通过课堂教学可以因材施教,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了他们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在教具选择上,没有选用传统的焊接电路板,而是采用了积木式的电路搭建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玩在其中,学在其中”。本节课在各层次小组的指导时间上需要进一步完善。总之,在今后教学设计中寻找适合中职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努力做到把抽象问题直观化、把困难问题简单化、把死记硬背的问题技巧化、把枯燥的问题有趣化,使课堂成为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自信心的乐园。++ccccbbbbeeeeagkgsB漏极源极栅极g栅极S漏极源极dVTbeccbeVTgk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