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具有开关作用的半导体元件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教版《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具有开关作用的半导体元件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名称 具有开关作用的半导体元件
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陈振源主编
学情分析 班 级基 本情 况 班级专业:汽车电子专业授课班级:高一15班学生人数:24人(小班化教学)
学生基本情 况 学生优势: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表现欲强;学生劣势:较弱的理论基础、在潜意识里抵触被动学习、讨厌死记硬背、两极分化严重;分析结果:需要因材施教,让他们扬长避短,使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教学内容建立在学生对半导体元件有所掌握,但对于半导体元件的综合应用能力还有待提高的基础上进行设计。
教学任务分析 授课类 型 课堂组织形式:小班化与分小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教 学任 务 如何用半导体元件替换电路中开关元件来控制电路通断
教学目标阐明 知识目 标 1、通过图形联想记忆法加深对半导体元件图形符号的理解与记忆。2、能运用图形联想记忆法初步辨别半导体元件的特性。3、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掌握半导体元件如何控制电路通断。
技能目 标 1、体验探究式学习过程2、提高知识迁移的能力3、能掌握半导体元件在数字电路中的开关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 观 通过引导学生自己设计电路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策略制定 整体思 路 本节课先通过另类的图形记忆法来加深学生对所学半导体元件符号和工作特性的理解。然后重点讲解几个具有开关作用的半导体元器件,并演示一个灯泡与开关串联电路,用开关控制灯泡的亮灭。演示结束后把学生按学习层次分组并布置任务:如何用二极管、三极管、晶闸管替换开关元件控制灯泡亮灭。最后每组派代表展示实验结果,分享探索过程,说明不同半导体元件在电路中的受控方式不同,从而加深理解半导体元件是如何作为开关元件使用的。本节课的整体教学思路就是注重技能和实践在教学中的作用,降低抽象知识的学习难度,体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做,做中学”。
教 学方 法 1、任务驱动教学法:使学生在实践环节中更有针对性,带着问题去学习。2、分层次教学法:因材施教,提高学习主动性。
教 学手 段 小班化与分小组的课堂组织形式,拉进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同时也转变了教师角色,教师从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说教者变成了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桥梁。并且在课堂上注重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验素养,为他们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问题呈现阶段1、二极管特性:单向导电性(利用漏斗进行形象记忆)正向导通(开关闭合) 反向截止(开关断开) 2、三极管三种工作状态:放大、饱和、截止饱和状态(开关闭合);截止状态(开关断开)3、晶闸管特点:晶闸管俗称可控硅,它是一种可控功率器件 阶 段反 思
采用图形联想法,把死记硬背的问题技巧化。
二、任务分配阶段 通过演示简单的开关电路,把学生按学习层次的不同,布置三组任务,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把开关替换为半导体元件,来控制电路通断。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选择适当难度的实验,这样既能避免因难度过高而无从下手的尴尬,也避免了因难度过低而不屑动手的弊端,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把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分层次教学法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中找到归属感,融入课堂,找回自信。
三、探索分享阶段 任务:如何把开关替换为半导体元件来控制灯泡的亮灭1、二极管:利用二极管单向导电性控制电路通断(最低难度任务) 2、三极管:通过基极有无持续电流控制电路通断(普通难度任务) 3、晶闸管:通过给门极一个脉冲来控制电路通断(最高难度任务) 通过“玩中做,做中学”的方式,把枯燥的问题有趣化。根据中职生不喜欢大量的文字诉述,但愿意推理和分析,在布置作业时把大量的文字叙述变为引导学生分析判断。
四、学习小结阶段二极管:用单向导电性控制电路通断三极管:通过基极有无足够持续电流控制电路通断晶闸管:通过给门极一个脉冲来控制电路通断
评价表阶段内容得分课前(20分) 物品摆放 人员组织 课堂(60分)任务完成情况 电路作品质量 小组发言情况 课后(20分) 物品还原 清扫清洁 五、拓展提高阶段(布置作业)观察半导体元件符号,说出元件名称
教学反思 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重组与拓展,采用了图形联想法加深了学生对半导体元件符号的理解与记忆。在教学方法上运用了任务驱动法和分层次教学法,通过课堂教学可以因材施教,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了他们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在教具选择上,没有选用传统的焊接电路板,而是采用了积木式的电路搭建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玩在其中,学在其中”。在课堂评价中不仅仅针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而且将学生课前准备与课后的整理纳入评价体系,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验素养,为他们今后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在今后教学设计中将寻找更适合中职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努力做到把抽象问题直观化、把困难问题简单化、把死记硬背的问题技巧化、把枯燥的问题有趣化,使课堂成为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自信心的乐园。
玩在其中,学在其中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