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项目八 正弦波振荡电路及直流稳压电源任务二 LC 正弦波振荡电路教学项目 授课任务 项目八 正弦波振荡电路及直流稳压电源 任务二 LC 正弦波振荡电路教师姓名 授课形式 讲授 授课时数 2授课日期 年 月 日第 周 星期 第 节授课班级 教学设备 多媒体教学目标 掌握LC 并联谐振的选频特性; 掌握变压器反馈式 LC 振荡电路组成及特点; 掌握电容三点式 LC 振荡电路组成及特点; 掌握电感三点式 LC 振荡电路组成及特点;教学重点 LC 并联谐振的选频特性;教学难点 LC 并联谐振的选频特性;教学建议 引导学生用示波器观察LC正弦波振荡电路产生的正弦波形,最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启发提问,顺势引出新课; 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动态演示,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推导等效电阻,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对特点的归纳,教师采用填充的方法,学生补充关键字,强化学生理解; 对变压器反馈式 LC 振荡电路、电容三点式 LC 振荡电路、电感三点式 LC 振荡电路,进行对比分析讲解,以问题为导向、以典型电路为导引,详细讲解各个知识点; 最后,以表格的形式,学生自主归纳知识点。教学后记教学过程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教学准备 检查学生出勤,作好学生考勤记录,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课题导入 引导学生用示波器观察LC正弦波振荡电路产生的正弦波形,最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启发提问,顺势引出新课 观察法、 问答启发法新课新授 新课新授 任务二 LC 正弦波振荡电路 LC 正弦波振荡电路包括变压器反馈式、电感三点式和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等 LC 并联谐振的选频特性 等效阻抗: 公式 8-5 概念 谐振频率f0 品质因数Q 幅频相频曲线 特点 ① LC 并联回路具有选频特性。当 f = f0 时回路总阻抗为纯阻性,阻值最大;当 f < f0时,总阻抗呈感性,阻抗随 f 降低而减小,相角为正值;当 f > f0 时,总阻抗呈容抗,阻抗值随 f 提高而减小,相角为负值。 ② LC 并联回路的谐振频率 f0 与回路参数有关。 ③ LC 并联回路的品质因数 Q =ω0L/R 值越大,其阻抗频率特性越尖,相频特性越陡,回路的选频特性越好,同时回路谐振的电阻值 Z0 也越大 “过程提示” 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动态特性进行演示,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推导等效电阻,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对特点的归纳,采用填充的方法,学生补充关键字,强化学生理解。 变压器反馈式 LC 振荡电路 电路组成: 放大电路、选频网络、反馈网络 振荡条件与振荡频率: 条件:晶体管的集电极与基极的相位为 180°,通过变压器的连接,L2 两端的反馈交流电压产生 180°相移,即满足振荡的相位平衡条件。 频率: 特点 ① 易起振,振荡输出电压较大,易满足阻抗匹配的要求。 ② 调节频率方便。 ③ 输出波形失真较大。 电感三点式 LC 振荡电路 组成:电感 L1、L2与电容 C 组成选频网络 振荡条件与振荡频率 条件 若给基极一个对地为正的信号,集电极为负信号在 LC 并联回路中,L2 为反馈元件,其反馈到基极的信号为正,故为正反馈,满足振荡的相位平衡条件 频率 公式 8-6 特点 ① 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简单,易于起振。 ② 由于反馈信号取自电感 L2,电感对高次谐波的感抗大,因而输出振荡电压的谐波分量增大,波形较差。 电容三点式 LC 振荡电路 组成:电容 C1、C2与电感 L 组成选频网络,对交流而言,该网络的三个端点分别与三极管的三个电极相连 振荡条件与振荡频率 条件:给基极一个对地为正的信号,集电极则为负信号,在 LC 并联回路中,C2 为反馈元件,其反馈到基极的信号为正,故为正反馈,满足振荡的相位平衡条件 频率:公式 8-7 特点 ① 由于电容反馈对高次谐波阻抗小,因而反馈信号中谐波分量较少,输出波形较好。 电容 C1 和 C2 的容量可以选得很小,因此该电路振荡频率较高,可达 100 MHz 以上。 改进 频率 公式8-8 “过程提示” 采用对比分析讲解,以问题为导向、以典型电路为导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掌握各个知识点,最后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归纳总结。 问题导向 引导思考 多媒体演示直观教学 图示法 补充法 多媒体课件演示 对比分析讲授 补充法 对比分析 多媒体演示 对比分析 推导法 补充法知识小结 LC 并联谐振的选频特性 变压器反馈式 LC 振荡电路、电容三点式 LC 振荡电路、电感三点式 LC 振荡电路 学生小结、巩固所学知识点布置作业 学后测评 3 预习(任务三) 布置作业 预习任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